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读书笔记 Chapter.2(1)

2023-07-03 01:28 作者:哈斯哒  | 我要投稿

老书重读,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边复习边做点小笔记。

chapter 2:唯名论革命和现代性的起源

中世纪晚期的神学危机:虽然现代文明直到十七世纪才逐渐对自己有所意识,但是现代性显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虽然现代性认为自己是全新的,从未设想过的东西,但是就像俄狄浦斯所发现的那样,万事万物都有其起源,没有人是幸运儿,而现代性思想的起源则与导致中古时代崩溃的精神危机密切相关。

中世纪最早可以追溯到基督教文明和异教哲学在公元1-2世纪的亚历山大里亚城,在这里,各地的哲学和古代思想互相融合和冲突,而随着君士坦丁大帝治下的的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奉为国教,这一融合过程也被官方力量给强行推进,随着一系列早期大公会议,互相冲突的基督教思想被强制融合,但是显而易见的,这种融合并非真正让基督教思想合而为一,在基督教内部,启示强调神的全能和道成肉身,而哲学则强调理性主义和理性宇宙的观念,而随着亚里士多德哲学从阿拉伯世界重新传入基督教世界,一种新的,试图调和两者矛盾的经院哲学在公元10世纪后开始逐渐兴起。

经院哲学中最为经典的模式便是实在论,其大量借鉴了新柏拉图主义化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认为种和属这种抽象的共同属性是最终的实在,并认为个体存在者只是一种特例,而更为重要的是,共相也被视为神的理性,自然和理性在其中互相映衬,最终形成了一种三段论逻辑,所有造物和神之间都存在一种理性结构,因此逻辑和自然神学转而可以取代启示,圣经的地位在这种传统的模型下变的不那么重要,因为人是一个存在自然目的的自然存在者(因为共相),受到自然法的支配(因为理性)

这种对理性和启示的融合尝试最终还是宣告失败了,随着亚里士多德主义的不断发展和阿威罗意与阿维森纳的评注被引入欧洲,一种新兴的世俗知识分子在脱离了基督教会的情况下诞生了,这种新的团体和伊斯兰的隐秘联系让刚刚经历了十字军失败的基督教感到了深重的威胁坎特博雷大主教以官方身份在1277年正式谴责了亚里士多德主义,因其否认神的最重要属性是其全能的绝对自由,而这种看法也反应在了司各脱的著作,并最终由威廉的奥卡姆引发了唯名论运动。

奥卡姆主张“启示告诉我们,神是全能的,它可以做一切不产生矛盾的事情,因此只是因为神意愿,一个事物才可能存在,也因此,创造只是一种纯粹恩典的意愿,只有通过启示才能理解创造,而也因此,神创世后不受制于他创造的法则。”也就是说,在这种论证下,不变的自然秩序和理性消失了,因为神的绝对全能让这种秩序的可靠性消失了,除非通过启示,不存在任何关于神的知识,奥卡姆也就此摧毁了自奥古斯丁以来,基督教试图综合理性和启示的所有努力。他同时还指出,神不可能创造出共相,因为如果共享存在,那么神只能摧毁共相本身才能摧毁它的某个个例,这限制了神的绝对全能,神不必需要任何事物预先存在,就可以维持某一个体事物的存在。

“于是,神创造出共相将包含一种自相矛盾”ockham I Sent.d.2.q.6

也正因此,奥卡姆破坏了存在论层次上的实在论,也破坏了逻辑和科学的可能性,因为如果共相不存在,那名词就变成了无价值的符号,而语言也就因此丧失了效力,因为它无法揭露任何存在的本质。而在奥卡姆看来,所谓的共相仅仅只是一层层洋葱一样的符号堆叠,这种堆叠不指代任何的实际事物,仅仅只是用来理解世界的一种虚构,而符号的堆叠又可能会歪曲掉最真实的个体本质,因此在奥卡姆看来,唯名论的指导原则就是剃刀原则

“如无必要,勿增共相”(这一原则还存在许多不同的翻译和表达版本,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一表述才是最具备价值也最贴合奥卡姆原意的,勿增实体并非指不要增加任何东西,而是不要增加可能会掩盖个体真实性的共相。)

而同样的,奥卡姆也用“科学假说”替代了“三段论逻辑”因为每一个个体存在都依赖神的自由意志,如果不进行假说研究,我们就不可能获取关于受造物的知识,就这很有,这种对现象研究的新观点成为了现代科学的神学基础。

“神甚至不必以人的形式派遣他的儿子,这位救世主本可以是驴子或石头”

有趣的是,这种激进的全能也十分可能导致出很严重的异端问题,如果神是绝对自由的,完全不受任何约束的,那他也完全可能推翻圣经的启示真理,或者今天惩罚恶人,明天惩罚罪人,虽然奥卡姆试图通过区分神的绝对能力(potentia absoluta)和常规能力(potentia ordinata)来避免这种异端,但是显而易见,如果要维护这种绝对的全能,就必然会导致出这种危险的异端,而他也同样否定自然神学(也即理性主义的经院哲学),因为他认为理性虽然可以证明神存在,但是他甚至都无法证明神只存在一个,这种异常激烈的观点展现了其对哲学理性的高度不信任。

....


《现代性的神学起源》读书笔记 Chapter.2(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