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物理的哲学边界
每次沉浸于前沿物理的理论冲击的时候,总感觉物理学在不断逼近哲学的边界,尤其是主客体界限的模糊愈发明显,甚至有时候冲击着作为存在基石的因果定律,如何去理解这种普遍存在于前沿物理理论领域主观决定客观的反直观结论一直让人颇感困扰,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认知起了冲突!
从个体来说感受到的从来都不是心想事成,倒不如说更多时候是心想事不成,那么凭什么前沿物理发现和得出的基础定律这么的胡说八道呢?在我看来“心”想事成的“心”从来不是你的心、不是我的心、不是某个个体的心,你算个什么东西,我TM又是个什么玩意儿呢?前沿物理中概念上的“心”、“意识”,以我自己不负责任的认知是这样的:此“心”乃是全人类的“心”,甚至是全部意识的总集,包括但不仅限于阿猫阿狗、猪马牛羊、阿米巴原虫,以及其它和你我存在于同一个宇宙但却素未谋面的“外星人”,但凡是个意识体大约都包含在了这个“心”想事成的“心”里面
而且说句实在的,意识和物质的边界超级模糊,磐石遇力而裂,流水随风而动,算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吗?如果算是的话,那石头和流水都算是有主观意识的吗?如果不是,那区分的边界在哪里呢?这里可以参考“主观——反常识;人性——反常规:诺奖思”这一篇同样属于《哲学随便思辨整理一下》文集中的文章,如果“心”的范围以此为凭据划分,便会发现“心”的界限并非是一点清晰的固定点或离散值,而是一个连续范围的“阈值”,从这个角度去观察和理解我们锁生活的宇宙的话,认识世界的根本矛盾便是“离散”和“连续”的矛盾,这二者的对立统一大概才是The World的运行底层逻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