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考结束了——报志愿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大学?

2023-07-03 16:51 作者:東大秋武ノ東京留学  | 我要投稿

你们有没有真的认真考虑过,为什么教委把我们的知识分成文科理科?这是理所当然的吗?

大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我们为之付出洪荒之力的科学知识到底是如何分类的?

媒体热点放在有个网红老师谈什么不要选传媒学等专业,还被人报社点名批评,这里的核心理由难道不过是拿专业是否需要按求职有利等观点的争论吗?

应届毕业生超1000人马的时代里,这些热点不过是被时代放大而已,底层逻辑的矛盾并不在我们优选什么专业或什么大学,二选一其实你真么选也都是半斤八两,,,

看到有些人发言,说某人说的很实在很现实,所以是正确的,是这样的吗?说出来现实客观存在的问题就算正确的吗?敢说实话的人推荐的专业选项是正确的吗?所以——选传媒学是错误的吗?那血什么是正确的呢?什么叫正确?毕业了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是这样吗?你认为有这样的专业吗?有这样的专业,那为什么大家都在说现在是毕业即失业呢?hh

在一般学生的思维上,纠结专业和大学排名的底层理由——在于求职问题,而求职导向思维的本质在于—如何争取被利用的价值,在初级阶段上也可以说是一种流水线上的螺丝钉思维,但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是人人都有那个抱负或资源等创业精神。

但,到了这个份上,很多东西已经不是我们选什么专业的问题,即便是高考刚结束了不得不填表的时期也同样如此,反而应该越是这种迫在眉睫的节骨眼上,才是某种正面积极的压力,动力来促使我们深思熟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反正——怎么个选法大概率也没有满意的hh

那么回到到底如何二选一的问题——毕竟大环境只能让我们二选一。

第一个关键词——乃是交叉学科,但这并不是所谓的双学位那种单纯1+1思维,单纯双学位那种也没什莫卵用的,反而是两头水专业水平的几率很大。

但_交叉学科,这一概念的地城逻辑就像是GhatGPT的横空出世搅动了世界几乎所有行业和领域一样,我们要深思Chat GPT的地城逻辑可不是单纯的语言模式hh而是辅助和解决科研人员普遍缺乏的横向领域的交叉知识,作为某种界面模式交叉融合多个知识点来为科研人员提示关键词,或创意提示。我个它起个新名字——「智能学際インターフェース」"Intelligent Interdisciplinary Interface",我个人觉得,中文叫智能交叉界面比较贴切。

从这里引出上面问题——为什么教委把我们的知识分成文科理科?这是理所当然的吗?

我们学习专业知识,赞在流水线上当螺丝钉的优势,日后也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想当个螺丝钉都很难,那么分开文科理科的意义是否也改变了呢?——这个问题我献给教委考虑把。

就站在学生立场,毕业后相当个螺丝钉的精神也都磨没了,那你纠结文科理科还是传媒学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想想的理念再美好,现实面前总该二选一吧?

的确如此,不过二选一,也不是一种方式一种选择,比如中国以外的高校中也不少那种大学头两年部分文理科,重视通识教育?日本的叫法也挺杂,比如一般教养科目,liberal综合科目等等,东京大学,ICU大学等个别大学就如此,只有头两年学好通识教育才能有资格争取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当然其次申报时你可以一某个专业为志向并传达给校方,并填写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动机或理由,以及最想学的到底是什么知识,以及毕业后如何学以致用等个人陈述PS志愿理由书,但——你如果在学校安排的,不分文理的,或结合文理任选或规定内任选的科目中无法学到规定的考核分数,大三开始就无法安排志向的专业里学到专业的知识,毕竟给了你两年的学习,纠结的时间,也算是合理,但更重点的是,这种模式会让部分不过分偏科*文科理科的学生学到文科+理科的融合交叉领域的视点和知识点,也就是综合性人才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涵养,毕竟——现实中的诸多课题可不是单纯用文科或理科知识来解决的多,这也毕业一刀切的知识储备更容易为大学毕业后的考研等选择中创作机会,

再回到提问本身——专业还是大学?

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知识的融会贯通,但只知会去背诵融会贯通的概念,而不去深度思考如何实现,如何起步,从哪里开始和切入。

我们身边充斥着无数的断片信息,看到一则新闻,一条信息,一件事情发生,脑子 第一个反应就是给你传达(蹦出)一大堆“东西”,这种在脑子里自然蹦哒出来的“东西”,那个人都不一样,越是阅历丰富的人越多“蹦跶”,关键问题☝️是,脑子如何处理这种“蹦跶蹦跶”的各种短片信息,最有效,最合情合理,科学·逻辑清晰地整合起来,串联起来,精准分类分析处理定位其核心-这就是融会贯通,而能够做到这个,做到各种靠谱程度为止,个人差异较大,如何弥补自身的不足,学什么知识去弥补,从什么知识开始和重点学习最有效?选什么专业好呢?!我的兴趣爱好是什么,什么专业最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和特点?

那么多的断片信息,涉及到的是证实经济社会人文心理医学等等等各种各样专业,如何整合这些断片信息,很好地融合起来?所有知识点同时重点努力学习研究是不现实的,只能选择其中一两个专业最为切入口,纵深理解开始,知识到了某种深度,再去思考横向关联-拓宽知识面。

我们所学到的各种知识点,点到点,连成线,连城网状,网状链接密布到某种程度,就会变成知识面;而这个知识面在更广义上讲还是一个“点”,各种知识面“点”之间的重叠,重叠中的各种互溶的过程就是去掉知识里的“杂志”的过程,也就是形成精华的过程。这种面“点”的重复叠加和融合到了某种程度就会形成知识面的厚度(高度),升级,升华,步入另一个高层面-新次元。

这一切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去选择无数的路径,来来回回折腾半辈子…

至于,猴急的人就是强调“不输在起跑线上”,很多人急着花钱买各种“敲门砖”,什么专业无所谓,喜不喜欢无所谓,能去敲门战队的就好-学历!

可惜,人生,生涯规划不是短跑赛…但人生中的徘徊中少不了运气成分,也不排除机会主义,金钱投机取巧的捷径……注定这条人生之路上的迷宫里徘徊着无数的精疲力尽的迷茫的人,再不能爬起来的“失败者”,也有踩着别人肩膀“跳墙”的人…

好不容易弄到手的“敲门砖”,还要及时战队排队,轮到敲门的时候,敲了的精疲力尽也不给开门,后面排队的人就开始排挤你…好不容易挤进门槛,面对的又是一个活生生的996,各种让人精疲力尽的职场后黑的狼性文化!… 小绵羊们如何在狼群里生存下去?原来一切又要从头开始…

大学的生活和学习是为了学会今后面对没有正解的难题,面对未知事物时所需的“科学deal”的角度,手法等,而不是“计算”方法…因为复杂的现实问题不太可能用学校里学到的“公式”里套出来,套也套不出套路!

结论来说,一定要在国内读大学,优先选择可以放大和突出自身特点,有点的专业,如果着同时符合你的兴趣爱好那就更好,如果不是,还是优选可以放大和突出自身特点,有点的专业,而不是单纯兴趣爱好!

至于大学的排行什么的,只能说尽力而为了。加油!!


高考结束了——报志愿是优先考虑专业还是大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