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高考Ⅰ卷作文练手 随想002
前言:坐标江苏苏州,选科政史地,高一。本次新高考两篇作文题粗略看相似度还是比较高的,我自己很喜欢这样的题目,几个概念给的清晰,用马哲分析的时候也比较容易一些。拙作一篇,不吝赐教。

题目:“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概念:(百度百科)
本手—— 源于中国文化精髓围棋,意为掌握一般分寸的合乎本分之著手。特点就在于:这步棋走的时候,功用不明显,但若不走,需要时又无法补救,为了防患于未然,不能只注意眼前的利益,必须舒展宽裕地下出本手来。
俗手是围棋术语。是指无特殊创意的围棋下法。从表面上看,俗手与正常下法所差无几,但实际上是错着,是不高明的下法。俗手的特点是,它看上去有利于己方,其实对对方更加有利。这种下法容易被低水平的棋手屡次采用而不知其非,故称“俗手”。
妙手,围棋术语,也称“妙着”、“妙棋”。出人意表的佳着。如耳赤之妙手、古今无类之妙手皆属于此类。

分析:常见立意为,打好基础,下好本手,戒骄戒躁,避免俗手,以此为基,追求妙手。这与材料给出的立意一样。我认为要注意地是,现实世界不是棋局,要联系现实而不是纸上谈兵,那么要注意三种手段在实际面临事件时与下棋时的不同功效。
从联系发展来看,本手,妙手,俗手的定位不是不变的,而是根据事态的进展不断改变原先手段的定位。原本为妙手的一招,可能变为损害大局,置自我于死地的俗手。原本为本手的一招,可能实际过于保守,失去机会,变为俗手。事态紧急时,面临抉择所要带来的风险,并没有余地给你老老实实,防患于未然。
从整体部分看,本手,妙手,俗手从不同的整体和部分来看,实际的功效是不同的。往往在部分中看作妙手地一招,在整体中就显现为俗手,反之亦然。可见,不能过分强调整体的效用,从而致使部分中处处本手,实为俗手。不能过分强调部分的独立,从而致使即使作为决定性作用的部分,处处妙手,但对整体而言是一招大的俗手。
简单从两方面分析一下,已经足够我进行立意了。

正文:棋布错峙思定慎,蠹居棊处俗换妙
“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想当初,王翦因带领秦军出征而求房屋地产,是为了提防秦君的多疑。出兵前求爵位官职,小肚鸡肠,自讨苦出,诈似俗手,却救王翦一命,实为妙手。念今朝,武汉疫情一发千钧,危若朝露之旦又可有计算本手之暮。两难之境,当顾全大局,若不封城便为今日伦敦之景。故而,一时棋招,不为一时之定性,一盘棋局,不为部分之制约。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初学一技,定当筑好基石,可却不代表不应打出妙手。“863计划”出台于中国科研落后的年代,为应对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技术升级,我国在优势领域把握机会。可当初若采用本手,由于经济科研实力限制而不发展高技术,那我国科研现状又会如何?一盘棋,输了再下,一场仗,败了还能再打吗?现实比定量的棋局更鼎镬刀锯,打出一时的俗手,暗藏了高瞻远瞩的妙手。
可见,妙手不在乎一时之间,时机转瞬即逝,若不当机立断,就只能“只是当时已惘然。”之空叹。空间亦如此,妙手不受尺寸之束,大局当务之急,若不舍小为大,便只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短见。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上海封城,损失惨重,有言此策已成俗手,理应变更。可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即使如此,也好过举国上下,十病九痛,尸居余气。毛泽东认为:战争中有些战役的失败不足以促成战争的失败,“因为这些失败不具有决定意义。”一招妙手,于一地之胜败,不足以为言,其能有益于国家否,方相之术也。现实比定时的棋局更间不容发,打出一地的俗手,实质是无可奈何的妙手。
揆诸当下,回归现实。新时代之新青年,值朝气蓬勃,涉世未深之际,是为学徒,临百年未有,熙熙攘攘之残局,是为尖兵。切不可躺平只顾自身,定当陟遐自迩,脚踏实地打好本手。更不可佛丧只顾眼前,定当趁热打铁,及锋而试打出妙手。躺平,佛丧如此俗手勾魂夺魄,我们更应该有“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坚毅。
殷鉴在前,眼着将来。将百年之共和国,应以青年力聚为打好本手之基石,更应长风破浪,逆水行舟,打出长远之妙手。哪怕为一时之俗手,会被冷嘲热讽,轻眼相看,待我们百年再看,谁会被镌刻在历史的青石碑之上。蠹居棊处俗换妙,真正的妙手造福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