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锐美观的“维内托”级
声明本文章转载于搜狐平台,原作者【小老赵的日常】于2017-07-26 14:39:00发布
由海军工程监察长普列塞设计的“维内托”级为一战后意大利开工新建的唯一战列舰,也是意大利最后一级战列舰。其外型新锐美观,布置紧凑,既重视火力与防御,又具备较大的航速。3座最大射程42.8千米的381毫米三联装炮塔两座在前、一座在后,舰首楼一直延伸到后炮塔。

尾甲板中心线有一台飞机弹射器,载水上飞机3架。为避免炮口火焰损伤后甲板上的飞机,后主炮塔位置升高。4座152毫米三联副炮塔安排在前后主炮塔两旁,而12座90毫米单管高射炮则布置在司令塔到后烟囱的两侧。全舰各部位装甲最大厚度为:舷侧装甲带350毫米、甲板207毫米,主炮塔380毫米,司令塔260毫米,装甲总重13545吨,约为排水量的32%以上。船舷水下部分采用普列塞式的水下防御结构,在内侧与船体中心线还有纵隔壁,中部动力区与炮塔下部设三重船底。4台蒸汽轮机分设在8个锅炉舱的前后各左右两个机舱内,总功率130000马力,4轴推进,航速30节。舵的安排较特别,除中间大面积主舵外,在两舷内外推进器间各有一枚小型副舵。由于在地中海海域活动,意大利战列舰的续航力都不大,“维内托”级可搭燃料4000吨,以14节仅可航行4700海里。在迪里亚斯特建造的首舰“维内托”号与安萨得公司热那亚船厂建造的“利托里奥”号分别在1940年4月与5月入役,其标准排水量已超过40000吨.
1937年意大利退出国际联盟,加上法国又在建造更强大的“黎塞留”级战舰,意大利海军决定改造2艘“杜伊里奥”级战列舰,同时再建造两艘“维内托”级战列舰,即“罗马”号与“帝国”号。1938年9月在迪里亚斯特开工的“罗马”号到1942年6月才入役。而1938年5月在安萨特公司热那亚船厂开工的“帝国”号则一直没有完工。


因为文章较长,所以分开投稿。这里为《记二战中的意大利战列舰》的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