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焦虑保研人+佛系法考生的双双上岸之旅

2021-04-18 10:52 作者:青苗法鸣  | 我要投稿

作者简介

Lin,本科就读于中部某双非院校,法学+传媒双学位,综测排名前2%;四六级500+,无雅思托福;国家级竞赛二等奖三等奖,校级荣誉若干,大创校级项目主持人。


保研情况

最终去向:华东政法大学

参营并取得offer: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获得面试机会: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深圳大学、福州大学等


法考情况

已通过(主客观题均超出A证分数线15+)


01

写在前面

2020年可谓是疫情爆发的元年,2月伊始,全国各院校陆续通知延迟或禁止返校,开启网课模式。2020年初我正在进行一项国家级法学竞赛的准备工作,原本的计划是回学校以后再进行法考和保研的相关准备,但疫情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打乱了我所有的计划。


我们学校平时教务系统上显示的排名为GPA排名,而最终决定能否拥有推免指标的排名为综测排名,此为前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无法得知同校其他人的情况,并不能有完全的把握认定自己一定能拿到推免指标,因此在最初的阶段,我的心态并不算好。由于保研的未卜,此时的我对于法考根本无暇也无心顾及,可以说是基本处于“半放弃”状态。

02

关于保研

由于疫情以及教育部的改革,2020年的保研名额迟迟没有下发,整个保研日程都被推后了将近一个月。本就不知自己能否取得保研名额的我,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是焦虑不安,在勉强平复下焦虑的情绪后,我决定做两手准备,即以目标院校的考研资料作为保研的复习资料,同时购买了红宝书慢慢开始背单词。


大约在五月左右,本校的均分排名终于可供公开查询,对于保研资格的不确定也终于得到解答,我开始准备保研,我所做的努力大概是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搜集

都说保研是一场信息战,信息的搜集对于保研来说可以说是十分重要。我自己在保研的最初阶段,由于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就曾经因为信息的问题吃过好几次亏,比如其实我原本对于社科院是特别感兴趣的,但是由于没有看到社科院的夏令营举办通知而错失了机会;再比如我看到厦门大学夏令营的招生信息的时候距离报名截止仅剩不到36小时,而厦门大学要求线下邮寄资料,已经是来不及了,所以说信息的搜集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我搜集保研的相关信息主要通过四种途径:


第一,院校官网或官方公众号。如果已经有心仪的目标院校,那么一定要记得多多刷新官网或者官方公众号,这是保研招生信息的第一来源,是最直接且最不会出错的信息来源。且有的院校在公布招生信息的同时,还会附上宣讲会直播的链接或联系方式,其中会有答疑环节,如果对于目标院校的考研保研招生方式存在疑问的同学,也可以在这个环节进行询问。


第二、保研公众号、微博、论坛。在院校官网或官方公众号看信息固然权威,但往往针对性较强,因此“撒网”的面积不够大,可能会导致机会的错失。这时候就可以通过一些专门做保研信息搜集的公众号、微博或者论坛来获取信息,比如“青苗法鸣”“青法在线”等等。这些主体会将各个院校的保研招生信息进行汇总,可以看到几乎大部分学校的招生信息从而进行挑选。有的公众号还会专门为保研的同学建立一个交流群,在群内每天以PDF的形式更新保研信息。但需要注意的有两点:其一是信息更新的时间可能会有滞后,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两到三个公众号,在以防有所遗漏的同时,也不会因为需要对太多重复的信息进行筛选而耗费时间。其二是信息的内容要进行核对,因为这些公众号、微博、论坛等其实做的都是信息搬运的工作,所以为防止在搬运的过程中有所错漏,大家可以对信息进行二次确认,即点击进入该公众号等提供的信息来源(也即信息最初发布的平台)再次确认信息。


第三、本校一起保研的同学们的群。在这里其实也挺感谢我们学院里的老师的,他们给我们这些保研的同学们建了一个信息交流群,平常看到什么关于保研的信息也会分享到群里供我们参考,包括各个学校历年来的保研情况,也会让我们有所了解。这种信息交流群,如果大家的院里没有组织的话,大家也可以自己建一建,用来交流信息分享经验,我确实从中受益不少。


2.参考资料

第一,观点的选择。大家都知道,法学这种偏文科类的专业,在学术上各个派系甚至各个老师往往有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在我准备的经济法方向,更是有“二分法”、“三分法”、“五分法”、“八分法”等等不同的体系。而保研与考研不同,保研的目标院校往往并非唯一,因此在最初的准备阶段,我在参考资料的选择上也纠结过一阵子。但是在经历了保研的整个阶段后,我觉得这种纠结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其实完全可以选择其中自己最感兴趣的某种观点、或者最想去的目标院校的观点为主,以此为基准来选购相关的资料、教材。在掌握该观点后,对其他的一至两种观点做简单了解,能够初步掌握即可,并不需要对每一种观点都做到如数家珍。


第二,资料类型的选择。除了观点的选择,在资料类型的选择上也可能会有所纠结。我的建议是,如果战线足够长,可以采用“教材+机构总结的资料+论文”相结合的模式,但是如果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那么可以直接背诵机构总结的资料或者自己整理的笔记。首先是关于教材,教材的版本即与考研的要求相似,往往会在院校官网上公布,需要的同学自己在官网查看名称、作者、版本并进行对应和购买即可。其次是关于机构总结的资料,机构总结的资料往往是根据学校来定的,比如以中国政法大学为第一目标的同学可以参考“魔方笔记”、“小月河考研”等;而以华东政法大学为第一目标的同学可以参考“韬奋考研”、“震川考研”等;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为第一目标的同学可以参考“中南录”等。但是还是如前文所说,如果实在不知道哪个学校是第一目标,或者觉得每个学校都可以都想尝试的话,那么建议是选择其中一个机构的资料即可,实在不必为兼顾所有的院校而给自己的记忆力增加太多的负担。再次是关于论文,如果有心仪的院校或者老师,可以去知网上搜索该老师的文章,如果没有,则可以搜索心仪的专业方向内的“大牛”的文章进行阅读。在进行文献检索时,也不必过于追求数量,更重要的是质量。我的建议是采取两大标准,即“前沿”和“经典”,“前沿”即可以将检索结果按照时间排序,阅读最新发表的两三篇论文;“经典”即可将检索结果按照引用率排序,阅读引用率最高的两三篇论文。


3.面试准备

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的夏令营、预推免、乃至推免,几乎大部分院校都选择了远程面试的方式,在我接到面试通知的诸多院校中,除南京大学的预推免采用的是线下面试的方式外,其他院校都是采用线上远程面试。而据我了解,在正在进行的考研复试阶段,虽然有些院校已经开放了线下面试,但绝大多数北方的院校、尤其是北京,也采用的是线上远程面试的方式。而在我写下这篇经验的前一天,北京还发布了“严控进京人士”的通知,可想而知,在疫情的持续下,线上远程面试依然可能在2021年的保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第一,硬件设施。如果采取线上远程面试,则在硬件设施方面即涉及到主机位、辅机位、和网络。一方面,关于主机位,主机位通常是以电脑为主,最好是台式或者笔记本,因为平板可能会遇到误触、或者临时需要键鼠操作而来不及的情形。首先是关于摄像头,虽然如果使用笔记本电脑是自带摄像头的,但是还是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购买或者租赁一个好一些的外接摄像头,我自己使用的摄像头是“罗技C920pro”。我在购买这个摄像头的时候还曾经因为它当时疯狂溢价而感到心疼,但是买回来面试之后我就非常庆幸自己买了它,因为笔记本自带的摄像头的像素往往不太好,虽然笔记本屏幕不大也看不出什么,但事实上在面试的时候,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就是在一个大会议室里,我的脸被投影在一个类似于平时上课时放PPT的幕布上,而上海财经大学则更加夸张,老师们坐在一个阶梯教室里,我的脸被投射在正前方的巨大屏幕上,如果这个时候还是“渣像素”的状态,我觉得可能很难想象自己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到底是个什么模糊的剪影。其次是关于麦克风,虽然我自己购买了外接麦克风,但是其实如果使用的是收声比较好的摄像头,那么不需要麦克风也行,比如我使用的“罗技C920pro”以及和我模拟面试的同学使用的“罗技C930E”都是属于收声很好的摄像头,那就可以省点钱不用再购买麦克风啦。再次是关于环境,建议大家在家的话就选择书房,在学校的话可以选择教室或者会议室,最好是要背景干净周围没有很多遮挡物或者其他无关于面试的东西的环境,且切记中途不能有其他人出现。有条件的话可以再购买一个补光灯,随便买便宜的大概十几二十块的就足够了。另一方面,关于辅机位,辅机位通常是以手机或者平板为主,通常要求能够看到手、桌面、背景。因此可以购买一个高的三角支架用来固定手机或者平板,放在斜侧面约45°的位置最佳。以手机为辅机位的同学记得把声音和闹钟关闭,同时在面试期间拒接任何来电。最后,关于网络。对于远程面试来说,网络真的特别特别重要,不要使用公共网络和信号不稳定的Wifi,辅机位请使用4G/5G流量,主机位实在不行可以用手机开热点。


第二,自身准备。其实不管是线上面试还是线下面试,打铁还需自身硬。我的建议是可以找一个自己保研的方向相同且靠谱的同学,提前一个月的时间开始每天和你定时定点开腾讯会议等应用面试,一切标准以真正面试的要求为准。对方发问、追问,哪怕是刁难,自己作答,然后再角色对调。这样真的非常有用!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模拟面试的时候,隔着屏幕都不敢看对方的眼睛,说话也是磕磕巴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模拟后,到真正面试的时候已经可以脸不红心不跳的盯着摄像头侃侃而谈了,最明显的成效大概就是在优秀营员/预推免成绩单出来的时候,双非本科背景的我甚至在众多双一流的学生中斩获了好几个院校的第一名。

03

关于法考

由于疫情原因,司法部将2020年的法考时间向后推迟了一个月。如前文所述,对于法考我基本上已经是“半放弃”的状态了,准备工作也是十分佛系,但真正上考场的时候对于题目也并没有处于很无措的状态,反而是以一个相对轻松的状态完成的。


1.资料选择

第一,客观题。我知道有很多同学是跟老师,按照心仪的老师挑选教辅,但是如果是像我一样佛系或者懒人的考生,那我还是建议跟机构。如果是对自己的规划没有信心、懒得定期关注教辅,或者觉得自己可过可不过的佛系同学,可以购买学习包。之所以这么说是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来的,我购买的是“方圆众合”的学习包,也是在双十一大促的时候购买的,价格上比平时便宜了不少。学习包的好处一就是会定期将新出的教材发过来,可以说是替我做好了时间规划,好处二就是有一个“不过包退”的协议,如果当年度没有通过客观题的话,则购买该教材的钱就原路退回,售后也很方便。


第二,主观题。客观题的通过我本身是没有期待的,因此也就没有提前特意购买主观题的资料。出于性价比最高的想法考虑,我选择了用公众号的资料,除了各个机构的公众号可能会出一些背诵版的资料外,也有一些专门搜集各个机构的资料的公众号就很不错。


2.其他准备

既然已经是佛系考生了,所以其实我并没有做特别多的准备工作。


第一,客观题。在客观题阶段,由于民法典的新鲜出炉,我主要是跟了民法的精讲,同时兼顾了一下刑法,大概是在三四月的时候,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这两门大概吃透了,之后因为准备保研也没有特意准备。法考关于商经的部分其实不深,而我正好是准备经济法方向的保研,因此对于商经的部分基本凭借我的保研准备就足以应付。其他诉讼法、理论法其实主要还是凭借前三年来的积累,所以真的建议大家平时上课的时候好好听课、多多做题。在专业课阶段如果能够将这些知识吃透,虽然可能当时自己不觉得,但是等到真正需要用到知识的时候还是会发现其中的好处的。


第二,主观题。由于十月是几号才结束保研,所以在主观题阶段,我花费的时间大概就是半个月左右。我建议在这段时间里,主要是查漏补缺和熟悉题型的阶段。我个人对于民法的知识掌握的不太牢固,因此又用五天时间快速过了一遍民法的重点知识,然后用了四五天的时间熟悉了一下诉讼法和理论法的内容,最后的六七天则是一直在模拟系统里做真题和模拟题。模拟题的系统我首先去司法部的官网上摸了一下系统的结构,然后在“竹马法考”上用他们的模拟系统做历年真题。一定一定要进行模拟做题,首先是时间的分配。可能是一直以来的文科生习惯,我是一个非常容易写多的人,我第一次模拟的时候,写一个大题就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做了好几套卷子之后,对着官方答案和自己的回答,才慢慢回过味来掌握了法考的答题技巧。其次是系统的操作,司法部新更新的系统是可以进行法条的查询的,这点可以说是非常好用,但是“竹马法考”的系统可以复制法条至答案框内,但是真正考试时候法条是不能够复制的,因此如果查到了相应的法条还需要自己打上去,这一点要提前做好准备,以免时间不够。


以上差不多就是本“焦虑保研人+佛系法考生”双双上岸之旅的全部经历了,一定要跟大家说明的是,任何成功都是需要努力的积累的。虽然我法考的备战时间并不长,但那也是因为有了前三年的认真学习打底,并且每天的复习也都是保持高效率的完全投入12小时以上的。同时也想和所有为保研而焦虑的学弟学妹们说,我知道焦虑不可避免,因此不会劝你们放宽心不再焦虑,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焦虑基本上是心路历程的必经之地。但我觉得对于这种焦虑也不必觉得茫然无措或者无所适从,带着这种焦虑慢慢的把自己的日程排满,在准备阶段让自己充实起来,真正把努力落到实处,最后在真正面试的阶段,焦虑反而会逐渐减少,变成一种适度的紧张,刺激你的大脑,让它更高效的运转。


希望大家最后都能如愿以偿,祝好。


焦虑保研人+佛系法考生的双双上岸之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