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天原创诗词0179《神童有感》
神童有感
2019年8月22日1229初成
琴棋书画育神童
洗衣做饭情意浓
以爱之名行专制
望子成龙为己荣
《那个14岁上大学、17岁读博、24岁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样了?》
从奥数神童到数学家
在数学界,存在着一个有趣的现象。
一般来说,“奥数神童”与“数学家”鲜有交集,许多鼎鼎大名的数学家,年幼时并非奥林匹克竞赛的佼佼者;而奥赛冠军可能到了更高阶段的数学研究领域,就销声匿迹。
考奥数与做科研,其实在本质上有着差别,一个像是短跑选手,要求短时间内的爆发程度与冲击力;另一个则像是马拉松,要在长期的耐性与积累后,才迎来胜利。
但用陶哲轩的导师、沃尔夫奖获得者埃利亚斯·施泰因教授的话来说,陶哲轩是非常少有的、能够同时擅长奥数与科研的人。
“努力、勇敢、热爱与坚持,都比聪明更重要。” 数学家陶哲轩这样总结成功的奥秘。
感谢如此明智的父亲,陶哲轩的人生或许因此产生了质的改变。反观同时代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三大天才神童——宁铂、谢彦波与干政,几乎都在成年人的期待下,朝着“最小高材生”的方向一路狂奔,结果,有的出家为僧,有的精神失常……早期智力的先发优势,并未让他们笑到最后。
跟那些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被成年人推动着前进的神童相比,陶哲轩无疑是幸运的。
他按部就班地上了幼儿园、小学、中学…… 每到一所学校,父母都会和校长商量,给陶哲轩全面的科目安排与正常的校园生活,但只要孩子愿意,他随时可以优先学习任何高阶的课程,并按照自己的想法跳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