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港股打新,看这一篇就够了!

2021-07-16 09:59 作者:金融系船长  | 我要投稿

从网易到百度,从腾讯到爱奇艺——诸多已经在美上市的知名中概股企业,在近两年纷纷选择了回港上市。

这也使得一个非常火热的词进入了投资者们的视线当中:

 【港股打新】 

2020年,众多在港上市的生物医药、物业、消费类公司都实现了上市首日股价大幅上涨,吸引了众多资金参与到港股打新;很多微博大V、自媒体也把港股打新吹得神乎其神,什么“闭眼打新吃肉喝汤”、“包赚不赔一年翻倍”…… 

很多人看着A股中签跟买彩票中大奖似的概率,一听大V的这通乱吹,就一股脑儿地蜂拥进了港股市场。大部分人对A股打新很熟悉,毕竟A股打新非常简单,无脑买就完事儿了;但对港股打新只能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话,给大家介绍一下港股打新,并通过我们的研究看看收益到底如何,以及我们对于是否要参与港股打新的一些建议和风险提示。 

港股打新 vs A股打新—大有不同

1.参与打新的“门票”

打新,意为参与新股申购,采取抽签方式,如果幸运中签,就买到了新上市公司的股票。 

对于A股打新,大家基本都比较熟悉了。只要你的股票账户中持仓资金达到一定数目,就可以参与打新。每天动动小手点一下“一键打新”,接下来只需要沐浴更衣拜佛烧香虔诚祈祷“中签”就可以了。 

A股参与打新需要你的证券账户里20个交易日内平均股票市值在1万元以上,沪市深市不通用。 

也就是说,你得先持有股票大概一个月左右,才能参与打新。1万元的门票,不算太贵。 而港股打新是真真正正的“零门槛”。只要你有钱,开通账户立即就可以参与打新。 

但是,一小部分港股新股在打新的时候需要缴纳一定的手续费。此外还有一些其它费用,我们后面会说。

2.中签

基本上所有A股的股民都会参与到“打新股”的活动中吧。 

毕竟,A股只要中签基本就等于白捡钱。自证监会规定“公司不得以高于23倍的市盈率发行新股”以来,几乎能确保每个成功中签的投资者都能盈利。 

但A股的中签率实在低得可怕,历史数据统计来看基本在0.005%-0.03%区间。 

在这一点上,港股打新和A股截然不同。 

证监会同样规定了港股上市公司的新股分配制度,但是这个制度更偏向中小投资者(散户),公平分配。公司要尽可能优先保证让所有认购者都能分到1手新股,再分配超额的部分。 

港股打新的1手中签率,大多集中在8%以上,个别股票的中签率甚至能达到100%;即使是比较低的中签率,也有个千分之几,反正比A股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仅凭这一点,就足够签运不佳的A股股民们趋之若鹜了。 

(这里解释一下“1手”:A股沪市打新,申购单位至少为1000股=1手,超过1000股必须是1000的整数,也就是2000股=2手,以此类推;港股没有明确的规定1手必须是多少股,看具体每支股票的规定) 

A股中签率的惨淡,主要是因为A股实行“先中签、后补款”的打新方式——即使证券账户里没那么多钱,只要保证中签之后转入相应资金就可以了。几乎每个A股股民都会参与到A股打新当中,中了就是纯赚,不中也没损失,免费彩票当然不刮白不刮了。 

但港股的打新是“先缴费、再抽签”的方式——证券账户中先要有足够打新的资金,才能申购新股,有点类似保证金或者押金的形式。这也直接致使港股打新的人数和A股打新的人数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不过由于最近两年的港股打新热潮,港股市场涌进了一大批A股股民。港股打新申购人数从19年年初的10万人次左右,到20年年底一跃增长到近360万人次……打新的中签率下滑得非常厉害。 

2019年发行的164支新股,1手中签率平均达到60%左右;而2020年发行了144支新股,这个数字只有33%了。 尤其是一些比较热门的新股通常被称作“肉签”“肉股”,大家认为买进这支新股就能保证“吃肉”,因此这些肉签的1手中签率也是连年下降。比如今年的大肉股【时代天使】,被认为是正畸行业的龙头,所处赛道发展前景也十分辽阔,吸引了100万+人次申购,1手中签率只有可怜的1.5%了。 

当然,即便如此,还是比A股强太多了。 

3.破发

A股打新,不说一定能大涨,至少95%以上的股票发行首日是红的。

港股的新股,上市首日不限涨跌,破发(跌破发行价)不是什么稀罕事。 

以2021年上半年的惨状为例,港股自春节后全面演变成地狱模式,新股首日破发率接近50%。大家比较熟悉的“奶茶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首日跌了13.54%;而跌得最狠的一支,发行当天跌了将近100个点……

4.杠杆

港股打新是可以加杠杆的。 

加杠杆是港股打新非常常见的一个操作。银行给大公司/热门公司会提供最高20-30倍杠杆,普通公司一般10倍左右。当然,加了杠杆就会有手续费外加利息,以及更高的风险。 

此外,港股打新一般使用港币,内地投资者需要开通香港账户,将手中的人民币兑换成港币后,再进行打新操作。这就使得我们在承担港股市场波动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外汇市场的波动。 

我们将港股和A股打新的主要区别整理成了一张表格,大家可以根据这张表格对比来看。

我们对最近一年内港股新发行的130+支股票进行了数据测算,利用控制变量法模拟出了不同打新方式下的期望收益对比。下一篇文章我们将会重点给大家讲解一下,港股打新能否像A股打新一样,闭眼无脑打新就可以赚钱?

 敬请期待。

我是金融系船长,一名基金主理人。我们团队从2009年开始协助家庭做资产配置,在2012-13年,2018-19年A股估值中枢以下的位置都成功帮助很多家庭将足够比例的资金配置到股票型基金中,在2015年泡沫前后进行了大幅减仓,保留了收益,并在2016、17年暂别A股,进行港股配置,收获了港股周期的收益。 

2020年开始,我设立家庭理财账户【超越哥伦布】和【陪伴哥伦布】,帮助更多投资者更简单地资产配置。

港股打新,看这一篇就够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