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伟大的赛车】马自达787B

1991年的一个六月的下午,日本东京这座城市仿佛正在午后的小睡中,街道上很少有车,几乎没有几个人在走,一副安宁祥和之景。
然而在日本的每一个电视上,每一个频道都在播放相同的画面,屏幕上,一辆橙绿涂装的赛车在欧洲的萨尔特赛道上飞驰,转子独特的轰鸣声响彻赛道现在的它正处在第一位,在它的身后有三辆紫色的捷豹赛车在追着它…而那些在电视机前的日本人,一个个都屏气凝神注视着它,这是日本赛车,第一次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领跑全场。而那台赛车,就是马自达787B

马自达787B是马自达用于参加1991年的WSC 和JSPC的赛车,搭载一台R26B 2.6L四转子发动机,由两个一开始在RX7和757赛车上使用的13B型1.3L双转子发动机拼接而成,每个气缸三个火花塞,最大马力700匹,最大扭矩603牛.米,其实这台发动机在万转的时候可以爆发出930马力,但是为了赛车的稳定性考虑,最终还是把马力限制在了700HP,这样一来,就比自己的对手少了几十匹马力(奔驰捷豹730 保时捷780)。



而在其他方面,相较于787,马自达也做了很多地方的改进,比如使用了双叉臂悬架,碳陶瓷刹车盘,还有碳纤维和金属复合而成的驾驶舱,使得车身变得很轻,只有830KG。从各方面数据来看,这绝对是马自达参加勒芒所用的终极战车。

其实在1991年以前,马自达的顾问Jacky lckx就向FIA为马自达求情,请求给予马自达一点规则上的宽限,最后,FIA同意让马自达不需要加重车身,而维持原来的车重参赛。(1990年规则大改,所有的老C组赛车都要加重到1吨的车重来参加1991年的比赛)
到了1991年的WSC首战也就是铃鹿430KM。马自达的赛车的单圈速度其实没怎么提高,只是比原来的787快了零点几秒,正赛也只是拿到了第六,而到了这一年的勒芒,奔驰,捷豹等大厂虽然都推出了自己的新C组赛车(分别是C291和XJR14),但是他们不确定新车是不是可以完赛,于是还是用之前规则的老车也就是C11和XJR12参加比赛,在排位赛中。马自达787B的最快圈速是55号的3分43秒503,落后最快的奔驰12秒,也比新C组头排标致905 LM要慢7秒,比同是3分43秒的捷豹要落后零点几秒,而另外一台18号787B和56号老车787则更慢只能排在第17和24位,到了正赛马自达的赛车最终以第19 23和30位起步,但是由于在它前面的标致在开赛4小时以后就故障退赛,而奔驰在成为了领先者以后又在夜里接连发生故障,最终在比赛结束前3小时全部退赛,而这时候在之前一直和捷豹展开拉锯战并最终在第175圈超过捷豹的马自达就变成了领先者,而后方的捷豹却因为被加重,在圈速上也只能和787B打个平手(正赛最快圈马自达3分42捷豹3分44)已经没有能力追赶马自达,最终马自达以362圈,领先第二名两圈的成绩获得冠军,马自达也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在勒芒夺冠的亚洲车厂,而捷豹则包揽2 3 4 另外18号787B获得第六,而56号老车787则是第九。


之后马自达787B也参加了后续的几个分站的比赛,这台车的表现相对于之前的赛车确实是有了很大的改善,平均完赛成绩大概在第六名左右,而在JSPC倒数第二站比赛中也是斩获了第三第四的高排名。
而对于那个冠军的争议,我想说,其实马自达确实是值得尊敬的,从一开始为了拯救自己开发转子,到这一次787b夺冠,足足努力了20多年,而从当年竞争对手实力来看,能夺得这样一个冠军真的不容易,只是,那170kg的重量成为了唯一的瑕疵…
1992年,随着新规则的全面实施以及MXR-01的出场,马自达787B也成为了历史,但是那一个来之不易的冠军。也让它在赛车历史的洪流彻底成为了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