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本论原文解说(84)资本的积累过程—简单再生产(上)

2023-06-11 14:00 作者:去思考一切  | 我要投稿

本章内容震撼力极强,建议平复心情,少为西方工人默默流眼泪,多多学习原文,打好理论基础。

1. 姿势生产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它的第一阶段是资本家在市场上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以下简称买);第二个阶段是进行生产,生产的结果是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以下简称生);最后一个阶段是资本家把这个(批)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出售,实现为一个更大的货币额。

“这种不断地通过同一些连续阶段的循环,就形成资本流通。”


2.资本家能够实现积累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卖出包含有剩余价值的商品,因此,有些经济学家就抓住了这个片面的环节认为: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为了研究的纯粹性,马克思假定资本家可以正常地出售他的商品。当然,同样的,也假定买是可以正常进行的。

我们当然知道,这种假定在现实的西方姿势生产关系的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在西方国家中,一方面是大量堆积无法出售的商品,一方面是大量买不起商品的普通劳动者。但是这并不对这里的结论有所影响。


3.直接榨取剩余价值的产业资本家,“是剩余价值的第一个占有者,但绝不是剩余价值的最后所有者。”在现实的西方社会中,还有商业资本家、银行资本家、土地贵族以及西方ZF等其他瓜分剩余价值的角色。因此,剩余价值会分成各个不同的部分,并且表现为商业利润、利息、地租、税收等。

因此,在这里,我们只把产业资本家当作所有分赃人的代表,由他的积累,代表西方全社会的积累。


4.此外,只要积累在进行,资本家就是在不断地重复生产过程,即重复“买-生-卖-买-生-卖。。。”的过程。


5.因此,本篇的研究前提有三条,即2、3、4三点中黑色字体的部分。

以上,是本篇的导论部分。下面进入第21章。


6.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怎样,生产过程必须周而复始,无论什么社会都不可能生产一次,永远消费。因此,我们必须把生产当成再生产的其中一次来理解。

在后续内容中,所谓“生产”,主要是指一次“买-生-卖”的过程;所谓“再生产”,是指不断重复的这种生产过程。

(在视频中,有少数时候我们会口误混淆二者,但是读者朋友们要注意区分)

稍加注意我们就会发现,现实的西方社会经济运行绝不是消费者与生产者在市场上做一次一锤子卖买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循环往复,市场交易只是反复运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现代西方庸俗经济学,即是以孤立地看待这个环节中的一次偶然交易为基础。


7.由此可见,生产即是再生产;生产的条件即是再生产的条件。任何一个社会如果不能把一部分产品当作再生产的条件,即生产资料或新生产的要素,它就不能进行再生产。例如如果今年使用了一定数量的煤炭,在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二年也必须在同样规模上生产煤炭。

马克思在这里回应了斯密把年产品分解为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错误(这个错误我们在前面的视频中曾经分析过),斯密由于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他只考虑到了年产品再生产过程中价值的补偿问题,却没有考虑到实物补偿的问题,因此犯了这个错误。(这是第二卷的内容,不是本篇的重点,如果看不懂可以略过)


8.生产具有姿势生产的形式,再生产也就具有同样的形式。因此,一个资本家必须不断重复这个生产活动,必须不断地生产出剩余价值。这个不断重复过程中的资本的周期果实(即m),取得了来源于整个资本的收入的形式,而不是来源于可变资本的剩余价值的形式。


9.“如果这种收入只是充当资本家的消费基金,或者说,它周期地获得也周期地消费掉,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就是简单再生产。”

即是说,一个英国资本家一年用100镑生产20镑m,他在这一年把m正好消费完,第二年再次投入生产的资本还是100镑,这种生产就叫简单再生产。

虽然简单再生产只是原来规模上的重复(每年100镑规模没有变化)但他揭示了以前在单个生产过程中看不到的特征。

10.在前面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是:资本家带着一笔货币雇佣工人,英国工人在生产中把代表自己工资的那一部分商品生产出来,又生产剩余价值部分,资本家占有全部,最后以工资的形式返还给工人一部分。

这样,我们虽然知道工人即要生产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还要生产属于资本家的那一部分。但是,这里还有其他规定是看不到的。


11.在上述情况中,我们既然认为资本家是带着一笔货币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这实际上是把他当作贾宝玉看待,即他一出生在这个场合就含着这笔货币出现了。

现在我们要从再生产过程来看看,他付给英国工人工资的那部分货币从何而来。


12.在“买1-生-卖-买2”这个过程中,买2所使用的货币,正是“生”这个过程中英国工人生产出来的商品被卖掉以后得到的,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看到资本家一次支付的工资,在再生产过程中,就被表现为:

英国工人用昨天的或上星期的劳动(这里是指用上一次生产中的劳动)来支付自己今天或下星期的劳动。


13.如果用全英国社会的角度看,折就更明显了。英国工人街机今天消费的生活资料(由于它同时具有价值形式,因此它又可以叫做生活资料基金或劳动基金),是英国工人街机昨天生产出来的。由于整个社会不是这样直接分配劳动产品,而是以姿势生产的面纱遮掩起来,这就看不清了。在姿势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是:

英国工人街机生产生活资料(基金)——英国资本家占有这部分生活资料(一开始就属于他们,英国工人甚至没有经手)——英国资本家卖出这部分生活资料取得货币——英国资本家以工资形式把这些货币中的一部分返回给英国工人(注意,这部分作为工资的货币对英国工人而言只是票据,只是凭证,工人凭这个凭证去领取他的生活资料;就这一点而言,部分庸俗经济学把“货币当作凭证”倒是“说对了”)。这是运动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英国工人领取(其他英国工人生产的)生活资料的同时,又把这些凭证返回给资本家阶级,资本家阶级又通过这些返回来的凭证支付英国工人下一次的劳动(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购买劳动力,这里为了按常规理解使用了支付劳动的说法,不影响)。


从英国工人的视角把整个过程再简化一下就是:英国工人生产生活资料——生活资料归英国资本家占有——英国工人从英国资本家处领取凭证——用凭证换取他自己生产的生活资料——把凭证返回英国资本家。


14.什么掩盖了这个过程呢?“产品的商品形式和商品的货币形式”。

假设全英国社会只消费小麦而又没有货币,这个过程就表现为:英国农业工人生产小麦——小麦归资本家占有——英国工人领取凭证——用凭证换回一部分小麦——把凭证返回给英国资本家。


15.由此可见,可变资本不过是英国工人——再生产自己这个街机——的生活资料基金的历史的表现形式。“这种基金在一切社会生产制度下都始终必须由劳动者本身来生产和再生产”。

什么意思呢?让我们用两个例子来比较一下。

在奴隶制社会,奴隶的生活资料也是奴隶本身(再)生产的,奴隶主占有了所有的生活资料,并且为了不至于让奴隶死亡,为了不至于没有奴隶而再也不能养尊处优,奴隶主而必须返回一部分生活资料给奴隶,让他们活下去,并且自我繁殖。

在封建制社会,农民的生活资料也是农民本身(再)生产的,农民留下其中的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基本口粮,其他的大部分则上交给领主(或者以实物地租、或者以货币地租,或者直接以徭役地租的形式直接占有劳动)。


16.姿势生产是不是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是不是以前好逸恶劳的奴隶主现在变成了每天夜里辛苦操劳的英国资本家了?是不是以前是农民养活了地主,而现在英国资本家发凭证给英国工人,所以是英国资本家养活英国工人了?


17.历史唯物主义对多数USSR工人和学生来说是熟悉的,他们能背诵它的精髓,条条款款,然而他们多数人对历史不熟悉,因此历史唯物主义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就是课本上令人昏昏欲睡的条条款款。






资本论原文解说(84)资本的积累过程—简单再生产(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