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升降沉浮的基本概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首先观察到很多植物都有春生、夏长
中药升降沉浮的基本概念。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首先观察到很多植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性,在它们的生活周期中,有着升降浮沉的自然现象。进而发现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运动都有这一类似现象,大而五星七曜,小而一草二木,无不存在升降浮沉或升降出入的运动形式。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从而升降浮沉就成了人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一种思想武器。
不仅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如此,人体脏腑也是处在不断的升降出入的气机运动之中。在正常情况下,肺主肃降,肝主升发,胃气主降,脾气主升。从而维持气机升降的协调乙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一旦失调,就会出现气机紊乱,产生-千系列的症状,这些症状也可通过升降出入的形式表现出来。如肺气上逆而为咳喘,胃气上逆而为呕吐,脾气陷而见脱肛;肾气不固可见遗泄等。
药物对机体的作用,针对人体上下表里的不同部位和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也有升降浮沉四种趋向。如升提举陷的作用就是升,下降平逆的作用即为降,上行发散之机为浮,下行泻利之效属沉。由于升和浮、降和沉,它们在作用趋向上有其相似之处,所以常常把升浮,沉降分别相提并论。升浮的趋向是上行向外,沉降的趋向是下行向内。
药物的这种趋向性能,是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得到的反应而概括出来的。这种反应就是药物的临床疗效。凡能改善病机或病势向下、向内的药物性能都属升浮,如黄芪,升麻益气升阳,桂枝,细辛散寒解表等。相反能够改善病机或病势向上、向外的药物性能都于沉降,如杏仁、苏子止咳平喘,龙骨、牡蛎潜阳敛汗等。由此可见药物的趋向性能主要是针对病机和病势的趋向起作用的。
同其它药性理论一样,升降浮沉也有它们的阴阳五行属性。根据阴阳学说的特点,升降浮沉也可以用阴阳两个方面加以概括。由于升浮药物的作用趋向是向上向外,故其性属阳,而沉降药物的作用趋势是向下、向内,故其性属阴。升降浮沉的五行属性,主要以四时的五行属性为依据,药物的趋向性能与四时的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它们的五行属性是:春升属木,夏浮属火,秋降属金,冬沉属水,长夏性平属土。药物的趋向性作用通过它与五行配五脏的关系来调整脏腑气机的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