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个不嫌贫爱富的姑娘,为何没有好下场?

1、父执的拜托,让铁面御史很为难
这一年,御史陈濂奉命巡按江西。
他刚抵达赣州府,便遇到了一桩棘手的案子——书生骗奸少女致死案。此案原本已经定案,凶手鲁学曾被问成绞刑关在死牢,早已呈文上报,正在等待批复,跟陈御史没什么关系。
然而,陈御史还没有到江西,就接到了父亲的同年顾佥事的拜托,请他来赣州后迅速结案,早点将罪魁祸首处决。
原来,那个被骗奸致死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顾佥事唯一的女儿。
顾佥事是陈御史的父执辈,陈御史不能不给面子,自是一口答应。不过内心却疑窦丛生:顾小姐并非市井女子,而是官宦之家的千金,平日只在深闺内宅,极少抛头露面,哪有机会和条件,被人骗奸呢?但这个疑问不好问顾佥事,陈御史将这个案子放在了心里,来到赣州后,便打开了案卷,仔细阅读后却发现了疑点。
陈御史年少聪察,最喜欢辨冤析枉,陈御史当即决定重审此案。
经过问询嫌疑人和证人、细心推敲、微服私访,迷案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这不仅是一桩命案,也是一个有关道德、婚姻、信任的故事,见证着人性爱欲情怨。而作为证据的那两股金钗钿上,落满了一个孤独少女的纠结矛盾与绝望悲凉——

2、案件始末:一个不嫌贫爱富的姑娘,竟然死于非命
顾佥事和鲁学曾的父亲本是同僚好友,他们早早为儿女定下了娃娃亲。不料后来鲁家父母先后去世,家境逐渐衰败下来,到后来已经是饥一顿饱一顿了。
顾佥事爱女心切,不愿意唯一的女儿成婚后受苦,便有心悔婚。他跟妻子孟夫人商量,孟夫人却是重情重义,很不情愿。但丈夫是一家之主,孟夫人拒绝不得,便去问女儿阿秀的想法,没想到阿秀坚定地说道:
“妇人之义,从一而终;婚姻论财,夷虏之道。爹爹如此欺贫爱富,全没人伦,绝难从命!”
母亲说,你爹爹说,鲁家太穷了,大概连聘礼都出不起,到那个时候会主动退婚,我们怎么办?
顾小姐当即表示,如果鲁家不能来求婚,她也坚决不嫁别人。若是父亲执意逼迫,那自己宁愿以死明志……
孟夫人心疼女儿,便趁着丈夫不在家,偷偷让家中仆人老欧去请鲁公子,让他黄昏时分来后门相会,准备将自己多年积攒的私房钱给鲁公子,让他速来求婚。
老欧来到鲁家,不想鲁学曾却不在家,去城郊姑妈家借米去了,家中只有一个做饭的老婆婆。老欧将孟夫人的话告诉老婆婆,老婆婆不敢耽搁,当即来到姑妈家告知鲁学曾,让他赶紧去顾家。

鲁学曾很高兴,可一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破旧,便跟表哥梁尚宾商量,要跟他借件衣服。这梁尚宾本就游手好闲,一听这事儿顿时有了想法。他对表弟说,我借你衣服没问题,但现在天已经晚了,官宦人家不知深浅,你还是在我家住一天,明天白天再去吧。
鲁学曾觉得表哥说得有理,当即点头住下。而梁尚宾却借口自己有事,换上一件新衣服,冒充鲁公子如约来到顾家。
梁尚宾出身小户人家,举止不似大家公子,孟夫人虽然有所怀疑,却觉得人穷志短,也就理解了。她热情接待了梁尚宾,并留他住下。随即将自己的银子和首饰拿出,让女儿阿秀亲手交给“鲁公子”——这是她全部的私房,万一这鲁公子拿走后被人哄骗诱惑,不来求亲,母女二人岂不是悔之无及?她让阿秀出面,相信鲁公子一定会被爱情打动。
阿秀虽然害羞,但母亲说得也有道理,便带着东西来见鲁公子,对他再三叮嘱。梁尚宾别有用心,他也很会说话,三说两说便哄得阿秀上了床……
第二次一早,梁尚宾带着钱物告辞离开,回到家又故意拖延了两天,才将衣服帽子借给鲁学曾,并对他说,咱是正大光明的,干嘛要听夫人的安排从后门进?就从正门进。
鲁公子对表哥的话深信不疑,穿上新衣服后,来到顾家大门前求见,此时距离孟夫人的交代已经过了三天。
孟夫人和顾小姐听说鲁公子又来,不觉大惊。等到请进来一看,发现不是一个人,盘问之下,这才意识到上次那个是假的。阿秀知道后,简直要崩溃了。沉默了一会儿后,她隔着帘子对鲁公子说,公子你实在不该在乡下耽搁,辜负了我们母女的一片心意。三天之前,此身还属于公子,而今我没法再嫁给你了!便是金钱财物,我也无法再帮你。只剩下金钗两股,金钿一对,聊表寸意。请鲁公子另外结亲吧,不要再以我为念了。

说完这番话,顾小姐便回到房间自尽而死。大错已经铸成,孟夫人悲痛万分,她将金钗钿交给鲁公子,说你快走吧,我们的缘分尽了。
不久,顾佥事回到家,听说是鲁公子将女儿逼死,当即怒不可遏,便将他送官,人证(仆人老欧)物证(金钗钿)俱全,被逼打成招,定了死罪。
孟夫人虽然知道这鲁公子无辜,无奈她并不知道之前那个假公子是谁,是怎么回事,而且这事儿是自己瞒着丈夫办的,害了女儿的一条命,她也不敢多说……
3、陈御史破案,好人大团圆
陈御史阅读了案卷后,首先审问鲁学曾。鲁学曾说自己真的没有诱骗顾小姐,并且自己只去了一次,顾小姐说了几句话莫名其妙的话就自尽,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当然,他承认,自己没有按照孟夫人的吩咐当晚去,而是听了表哥梁尚宾的劝告,也为了等表哥的衣服,晚了三天才去的——最后这句话,让陈御史若有所思。
再传唤证人老欧,他却老眼昏花,坚持说两次都是这个鲁公子,陈御史又犹豫了。
不久,陈御史扮做一个卖布的货郎,故意来到梁家附近叫卖,说自己有急事,要将手中的布匹贱价出手——但绝不零售。周围人都没有那么多钱,梁尚宾问讯起来,觉得太便宜了,便将银子和从顾家得来的首饰一股脑拿出,将这些布匹都买了过来。

陈御史回来后,将几件首饰给顾佥事看——正是顾家之物。
陈御史当即派人将梁尚宾抓捕,再将老欧带来,他认出了梁尚宾是第一天来的——人证物证俱在,梁尚宾已经无可推脱,被问成死罪。
梁尚宾原本娶妻田氏,但田氏是贡元的女儿,知书达理、貌美如花,她看不上丈夫的人品,二人婚后感情一直不好。当鲁公子含冤入狱时,梁尚宾不小心在家说漏了嘴,气死了母亲,田氏也坚决与他离了婚。
梁尚宾深恨妻子,被抓后,便说还有顾家的其他财物都在前妻手中。田氏得知后,便带上休书,主动来到顾佥事家求见孟夫人,跟她诉说情由。孟夫人看到田氏,想起了死去的女儿阿秀,便将田氏认为义女。再后来,又劝丈夫将田氏嫁给了鲁学曾。顾佥事没有儿子,鲁学曾继承了顾家的全部家产,后来连科及第,做了大官,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姓鲁,一个姓顾——结局真是太完美了……
4、所有人都有错,只有她承担了最惨重的后果
可是,谁还记得那个绝望而死的顾阿秀?
阿秀当然有错,可她真是一个好姑娘。她与鲁公子除了一纸婚约,并无爱情。只不过她恪守传统道德,坚信女子一定要从一而终,所以才坚定抗拒父亲的嫌贫爱富。然而,便是这样一个恪守道德的女子,怎么意志力就那么薄弱?被梁尚宾冒充顾公子三哄两骗就上床了?你忘了你信仰的道德中,还有“男女授受不亲”吗?
可是,阿秀有错,别人就都无辜吗?

梁尚宾不用说了,他本就是处心积虑想要骗钱骗色的,但他最终能够得逞,是众人不约而同为他铺垫好了机会,准备好了条件。
首先是嫌贫爱富的父亲顾佥事,如果他能尊重女儿的意见,听妻子的劝,遵守婚约,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其次母亲孟夫人也是糊涂愚蠢,夜深暧昧,怎么能让女儿独自去见未婚夫呢?
最糟糕的是未婚夫鲁学曾,有点虚荣,一定要借新衣服可以理解,可怎么就那么听信表哥的话?人家孟夫人明明让他黄昏后过去,梁尚宾说晚上去不好,他就深信不疑?连田氏都知道梁尚宾人品不好,他竟然对表哥言听计从。他实在是辜负了阿秀的忠贞和顾夫人对他的信任——他若是当晚便去,别管新衣旧衣,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了。
是的,这悲剧不过是顾家的悲剧,是顾阿秀的悲剧,鲁学曾不过蒙受了一段不白之冤,之后就因祸得福,不仅娶了美貌表嫂,还继承了顾家的全部家产,幸福美好的过了一生。顾佥事夫妇又有了女儿女婿,还有了个“孙子”得以传宗接代,过得也挺好……
这么多人都有错,唯有阿秀承担了最惨重的后果。这个不肯嫌贫爱富的姑娘,最终却没能有好下场,让我们不觉深深叹息:早知如此,还不如听从父亲的话,做个嫌贫爱富的女孩呢,是不是?
这个故事出自《喻世明言》,名为“陈御史巧勘金钗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