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忧郁症治疗的新选择——正念

2022-08-20 00:08 作者:知了静观  | 我要投稿


本文引自华人正念减压中心官网,经正式授权使用。


前言


当我们遇到挫败或事情不如意时,难免会闷闷不乐,有忧郁的情绪,因此忧郁情绪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之一。

但如同天气,一天的阴雨并不会造成重大影响,连日暴雨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灾害。

如果忧郁的情绪过为严重,持续的时间过久,无法拉回甚至失去控制,就要小心可能是忧郁症上身了。





【忧郁症】


忧郁症的反刍思考

忧郁症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不断地反刍思考,所思考的内容几乎都是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怀疑、攻击或否定 。

当然患者也会努力思考如何帮助自己,好摆脱这强烈的痛苦。

然而,即便是用力思考如何帮助自己这件事情本身,对患者而言,都经常会幻化成另一种负面的反刍思考,例如:从「我要怎么帮助自己?」 ,迅速落入「为什么我又这样了?」 、「为什么总是没办法让自己更好!」 等等。

在不知不觉中,又陷入另一个恶性循环。


忧郁症的身心分离

忧郁症患者总是不断地思考,思考的内容很大部分是懊悔过去,经常会想「如果当初我不要怎样怎样,今天就不会这样了!」; 也经常会想「怎么办,未来的生活要怎么活下去?」 思考着过去与未来,但就是没能停留在当下。

于是身与心严重分开,甚至分离,严重者甚至会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仿佛行尸走肉般。








【正念】


正念是什么

正念减压(MBSR)课程创始人卡巴金博士(Jon Kabat-Zinn Ph.D.),给正念下的定义是:「时时刻刻非评价的觉察,需要刻意练习」。

正念在学习觉察,练习的方法很多,例如:呼吸觉察、身体觉察、情绪觉察与想法觉察等等。

然而所有的正念练习,都指向一个方向,就是帮助我们大量地训练自己人在心在,渐渐调整身心分离的现象

此外,正念也训练我们用一种开放、好奇和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各种情绪与想法,而非惯性地回避或自我攻击。


正念如何协助忧郁症的反刍思考

忧郁时,我们深信自己一定哪里不对劲,不断地检讨自己,希望借此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加以改善。

这是常见面对并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行动模式(doing mode),重点是放在未来。然而根据正念认知治疗(MBCT)的研究证实,这样的行为模式运用到忧郁症患者上,会刚好适得其反,就好像掉到水里,越用力越下沉。此时,如果采取温和友善的正念练习就会很有帮助,因为正念练习本身是同在模式(being mode),重点是不费力地把注意力带到现在,放松地留意当下,越练习就越能浮上水面,防止被想法溺毙。


正念如何协助忧郁症的身心分离

正念在医学上是属于心身医学(mind-body medicine),本身就是在训练身与心的连结,例如正念呼吸觉察的练习,将注意力温和地放在呼吸上,持续地与当下的每一口吸气与吐气同在,运用呼吸一而再、再而三地和当下的身体连结。除了呼吸觉察之外,在正念减压(MBSR)课程中,还有好多身体觉察的练习。这些练习不直接切入想法的分析与讨论,而是进行大量对身体友善的练习,协助忧郁症患者直接重新拉近身与心的距离,进而重新自我连结。


更多正念练习的效果

在正念减压的课堂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忧郁症患者有这样的体悟:「想法只是想法,它未必是事实」。

问题不再是想法本身,而在于对想法死抓着不放的现象。

如此视野的转换,有助于培育出的稳定能量,让患者在面对强大的忧郁情绪风暴时,能够转换那种过度认同想法的惯性。

愿意对脆弱的自己多一点的温柔与友善,愿意允许负面的情绪,愿意接受没那么好的自己,而非只认同正向的自己。

于是渐渐学会和困难情绪共处的技巧和能力,而非满脑子只想切割所有负面感受。





【忧郁症患者的新选择】


八周的正念减压的训练(MBSR),虽然不以治疗忧郁症为名,但对非急性期的忧郁症患者,确实有很好的疗愈效果。

因为正念减压课程大量培训我们觉察身体的能力,非常巧妙地直接跨过控制不住的大脑思惟。训练注意力温和地放在当下的身体上,也善巧地抑制了忧郁症不断反刍思维的惯性。几周下来,能系统性地学习与忧郁情绪和平共处的能力,培育对自己温合开放而不严苛强迫的态度,让我们从根本处调节自己,找回掌控感与内在的平静。



重 要 说 明

本文为华人正念减压中心所有,让我们一起尊重知识产权。

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忧郁症治疗的新选择——正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