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永恒——《one 辉之季节》
最近我在推一款98年的游戏《one 辉之季节》。这是key社之前,麻枝准主导,麻枝准和久弥直树编剧的文字类游戏,从中能看到非常多日后key社游戏的影子。我之所以会选择这款游戏,仅仅是因为被封面吸引了,和key社麻枝准都没关系。推到现在,我也也确实很喜欢这款游戏。
我喜欢的主要是游戏的画面和音乐风格。樋上至的绘画并不正确,很多地方也明显看出来十分奇怪,但整体确实给我一种很可爱、很有风格的感觉,所以我还是喜欢。音乐有很多既视感,如果你有过一些类似的游戏经验,很容易就能感到相似的旋律,但主题曲(应该是)还是令人印象深刻。想必这首曲调会在我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象。
何为永恒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作的主题。本作理论上有一个揭秘线,就是水上瞬线,但其实并未揭露太多底层设定。我想这是因为永恒世界的具体设定其实并非本作的重点。调性上来看,本作依旧是讲述角色相知恋爱的文字冒险类游戏,并非少年漫,因此对作品中永恒世界设定对理解,更多应该聚焦于角色与作品主题,而非其实际在各线中的表现——毕竟编剧的变化与个人线主题的变化,也会影响到永恒世界的表现形式。那么,本作的永恒世界究竟是什么呢?还是让我们回到角色。
一言以蔽之,永恒就是“死”/“静止”。主角在经历了家庭分崩离析后,认为世界上没有永恒,因此想要去往永恒的世界。这里实际上就是对主角失去生欲的隐喻式描写。故事用很大篇幅描写了主角妹妹去世的过程,从中我们能很明确地感受到死亡的来袭。主角经历了这一切后想要抛弃这个世界,前往不会前进的、静止的世界。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理解为死亡的世界。然而,长森出现了,她对主角说:“永恒是有的,永恒就在这里。”
这句话中有一个要素似乎总是被忽略,那就是“这里”。长森对主角说,永恒是有的,而且永恒“就在这里”,这意味着长森将主角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个世界,而非那边那个永恒的世界。然而,为什么主角在看到永恒世界的时候,又会和年幼的长森对话呢?我认为是因为主角虽然被长森留了下来,却始终无法排除永恒不存在的想法——长森终究无法实现真正的永恒。这里我们要提到长森在故事中的定位了。虽然青梅竹马在那个时代经常作为正宫出现,但长森与主角的关系其实有所不同——长森与主角缔结了永恒的盟约,这种盟约是以静止不变的永恒为代价的。长森与主角的关系必须始终维持不变,因此他们之间实际上很难更进一步,这或许也是为何长森线会是那种走向。然而,我们都知道,长森不可能永远留在主角身边,永远维持一样的关系,总是会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会很轻易就消失不见。现实世界的长森无法维持与主角的盟约时,主角就不得不前往永恒世界了。他依旧不得不选择死亡。
三线为一组
接下来,以三线为一组,分析一下本作六条主要线路。按照渐入佳境的原则,首先分析麻枝准的三条线。
麻枝准的三条线有两个共同的特色,一个是选项非常反其道而行之,另一个是女主角的心理年龄普遍比较年幼,甚至到了让人怀疑是否能作为恋爱对象的程度。其中,最显然的就是椎名茧,我在主角与茧谈恋爱的时候十分震惊,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违法行为,我始终以为茧只有不到十岁。茧线的主轴是茧的成长,但遗憾的是,即使是成长,茧也只是在学校这个温室里成长而已,直到最后其实也只是从上不了学到能上学,变成了一个正常人而已。茧线的转折也较为生硬,无论是缔结恋爱关系,还是一年后忽然坚强起来,对我而言,茧始终无法捉摸,令这条线显得十分莫名。我觉得椎名茧线水准是最差的。
七濑留美线同样存在女主角心理年龄较小的情况,而且线路中对七濑留美的捉弄在我看来似乎有些太过了——在虚构作品中纠结这些似乎有些奇怪,但本作毕竟是个现实背景的故事,我印象中是不存在被图钉扎了后一两天就能恢复的超人恢复力的。在结构上,七濑留美线也显得较为琐碎,前期的人气选举,中期的校园霸凌和后期的公主梦,虽然能看出试图统合在最后一点公主梦上,但还是显得相对琐碎,没能很好地连接起来。同时,七濑留美线对主题的诠释也显得流于表面,公主梦仅仅停留在少女的幻想层面,未能升华到其他命题如梦想、生命力等,力量稍显不足。不过,线路中对局部事件的描绘较有感染力,这或许也是日后麻枝准仗以横行江湖的一大技巧。
长森瑞佳线受到的批评比较多,本人也对长森线颇有微词。作为一个看了封面的长森就通了游戏的玩家,我很希望在长森线能看到更多发糖故事,具体到线路中,只能说虽然有,却不足量。
我理解中长森线的具体逻辑,在之前论述主题的时候已经有过阐释。本质上,长森线应该是一个不怎么长森的路线,也不怎么永恒的路线。总体来说,就是长森小时候许诺永远陪伴在主角身边,将主角留了下来,代价是两个人的关系从此静止不动,而在长森线中,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诺言被打破了,由此催生了主角的一系列行为。不过,在具体剧本中,麻枝准未能对主角的行为做出足够有说服力的解释,导致长森线的实际观感非常差,长森也好像是一个无底线包容主角的弃妇。实际上,长森线的内容应当包含更广阔的范围,如毕业后两人的交往,也能通过其他线长森的表现加以侧面补足。长森线未能发挥第一女主角的效果,对整个游戏的完成度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接下来分析另外三线,就是久弥直树执笔的川名岬、里村茜和上月澪三条线。总体来说,这三条线的观感要好于麻枝准的三条线,其优点主要在结构上的完整和相互呼应,并且男女主角之间也更加平等。
上月澪线与椎名茧线类似,讲述的都是类似成长的故事,不过相比之下,澪更像是秋之回忆1里的美奈裳,虽然同样比较幼小,却并不给人太过小孩子的感觉。同时,澪线以男主角与澪的约定作为暗线,在形式上呼应了长森与主角小时候的盟约,给故事增加了厚度。澪线在客观上的劣势是作为残疾人,没有声音的表现,有些时候显得太过弱势,但比较好的是主角也更加包容,不像麻枝准线路中有时候过于崽种。
里村茜也是本作的人气角色。里村茜的故事由于涉及到永恒世界,看起来和主线息息相关,但实际上永恒世界本身也只是一种舞台装置而已。里村茜与青梅竹马的关系,同样能够一定程度上对应长森与主角的关系,里村茜也能够作为侧面展示长森处境的角色。不过,故事对里村茜心态的转变,其实刻画得有些唐突,并未很可信地将茜对主角从排斥到喜欢的转变描写出来,在中后期会存在一定的出戏。澪由于一开始就比较有亲和力,就不具备类似的问题。茜线评价能够比澪线高,主要是在结构上更多回应了永恒世界这一主题,对其的挖掘更加深入,其本身线路的行进方式其实还稍有瑕疵。
最后是整部作品中最好的川名岬线。川名岬线也承续了久弥直树3线稳固的结构,其在本质上虽然与常见的男主救赎女主的文字冒险类游戏框架近似,但学姐因失明而无法走出学校的设计,显然比椎名茧要强得多。学姐以盲人身份登场,是川名岬线最核心也是最成功的地方,可以说,川名岬线的优秀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其成功发挥了学姐的设定。学姐本身是上位者,但盲人又让其具备了被救赎的空间,一上一下反而较为平等。同时,盲人伤痛的无可挽回和严肃性,又避免了剧情过于轻浮,也让一些转折更加可信。此外如主角在图书室试图模拟学姐盲人状态等情节也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总结,我个人很喜欢这部作品,但如果做推荐,我恐怕会有所犹豫,因为本作的画面似乎并没能得到广泛的接受,麻枝准负责的几条线的剧情也确实水准较差,再加上莫名的永恒世界,大部分人恐怕并不能像我这样沉浸在游戏中,获得快乐。或许在决定是否游玩本作之前,你可以去看看标题洁面。如果你像我一样,看到游戏标题界面的长森,感觉内心有某个地方被触动了,那就可以去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