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忒罗菲昂其人》(中)

2021-04-07 00:16 作者:Kubrum  | 我要投稿

四、忒罗菲昂的敌人们

在海德拉托彻底完成文化洗牌后,它逐步成长为威胁到帝国东南边境的强邻。有时,忒罗菲昂也会和北方的拉韦林托或卡狄弥斯联合起来进攻大陆中部地区。这里在过去是先祖精灵诸邦的圣地和政治文化中心,在帝国早王朝的前中期则成了维勒人、普莱奈斯人和提纳人的领地。这三个族群无一例外都是后来帝国人的组成部分,并在帝国先遣队来到这里时对帝国展示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姿态——拜黑暗精灵的威胁所赐。其中,提纳人在初期表现出了最为独立倔强的姿态。他们既仇恨精灵,也警惕帝国。即使绝大多数米德卡斯山南的人类族群都融入了帝国,提纳人也在帝国文化中留下了最浓厚的个性痕迹。我们甚至能在这些遗存里找到疑似黑暗精灵文化的地方,哪怕他们恰好是黑暗精灵的仇敌。这种有趣的“趋同”也许是当时精灵文化对人类造成深远影响的一个侧面烘托。而这里面又少不了忒罗菲昂和海德拉托的参与。

与早王朝阶段同时期的海德拉托史书记载了不少忒罗菲昂带领他们做出的“丰功伟绩”。海德拉托在各种单独或联合的出征中掳掠了大量东南与中部的人口,涉及之前所提的全部四个族群以及部分帝国核心氏族。如果只是出于利益的掳掠,在大陆上的各种军事行动中也是常见行为。但在对大陆中部的几次联合出征中,海德拉托出身者成为了精灵联军中最残暴的群体——许多提纳人的村镇被屠戮殆尽,以定居点为中心的一定范围里包括牲畜甚至野生动物在内的一切活物都未能幸免,而精灵们没有带走任何奴隶。这种行为被海德拉托的史官称为“不计利益的荣耀”和“无上公平的死亡”,似乎带有某种信仰的性质。在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之后,其他黑暗精灵国家先后终止了与海德拉托的联合行动,并在之后的漫长时光中开始了围绕血手信仰的内部争论。而作为受害者的提纳人在这个过程里选择将针对精灵的仇恨铭刻到自己的文化信仰当中——作为帝国九神一员的提妮娅的形象逐渐接近早王朝后期的样子。提纳人信仰的神明成为一个人首蛇身的女性模样,常常有信徒以她的名义去执行针对精灵的荣誉谋杀。有时这种行为甚至殃及作为帝国公民的高等精灵。这也意味着提妮娅和提纳人对精灵的仇恨是不作细分的。同时也有学者注意到,女神提妮娅的这种形象与过去相比,和黑暗精灵所信仰的血手的一些化身更相似。而她的神职也在这种转变中带上了越多越多的“复仇”色彩。这种转变发展到早王朝末期,提妮娅信徒的祈祷甚至带来了名为“精灵天灾”的神之化身,一位以消灭世间所有精灵为己任的帝国骑士。这位化身偏执到了甚至不能容忍自己的视线内存在精灵的地步,一旦精灵进入他的视线,他便会发狂到不听任何号令并大开杀戒。以至于帝国军团中的精灵士兵或军官的任何行动都只能避开他。

上述的这种转变伴随着帝国与黑暗精灵各国的攻守反转。当时的帝国已经基本完成了对今天西部三省以外大陆上几乎所有角落的统合。大陆上各个氏族的名称,除作为羁縻而保留高度自治权利的布列托尼人之外,在当时的各种功能性文书中几乎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作为人类与高等精灵全体的公民认同。而黑暗精灵各国仍然深陷互不信任的漩涡中。帝国在这种大好形势下重创了正好位于山南的卡狄弥斯专制国,成功确保了米德卡斯山脉南北两端的交通。然而紧随其后的就是来自北方海上的入侵。一群被当时的帝国称为诺尔西亚人的群体,或者用我们今天的语言对应的大白话,也就是“北方人”乘船席卷了整个山脉以北的土地。这些金发碧眼的人类蛮族就像帝国人的祖先那样侵蚀、占领自己踏足的新土地。而在对精灵的处置上,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先祖精灵文化分支的北地精灵直接销声匿迹,仅留下一些断壁残垣在山北诉说着它们曾经的辉煌。帝国建立后北上的人类后代则稍好一些,他们大都逃回山南,剩下的成为了金发蛮人治下的臣民。就这样,帝国永远失去了米德卡斯山脉以北的土地。

来自北方蛮族突如其来的入侵让在对付黑暗精灵上耗费了大量国力的帝国猝不及防。许多军团被紧急调回本土和山脉隘口以防备“北方人”,只有提妮娅信徒们在化身骑士的率领下无视了后撤的命令孤军前进,在卡狄弥斯境内不知所踪。这样迫不得已又伤筋动骨的战略变动让帝国内部长期紧绷的一些弦最终断裂了。帝国下层民众在一些地区公然拒绝军团入驻和为帝国机构提供税收,提妮娅信徒开始到处恐吓甚至谋害精灵公民。一些不满于变动的帝国将军和官僚也蠢蠢欲动。在第一纪656年左右,瓦列留斯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马库斯三世在如厕时被谋杀,早王朝时期最后一个王朝覆灭。这也标志着帝国陷入了持续近二十年的空位期。将军们和自行裹挟起来的民军开始互相争斗,边防军团则孤立无援。“北方人”的一些部族在这种时候开始大举南下,让山南的帝国领土乃至黑暗精灵国家都面临着他们的威胁。

“北方人”的南侵大致可分为两次。第一次入侵中,一位名为英格尔的酋长率领自己的部众担当先锋,第一个攻入了帝国首都以及作为第二首都的塞普提乌姆。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山北的艾利希王公之一,著名的艾格林家族,其祖先就被认为是这位英格尔的兄弟。英格尔的部众洗劫了帝国的名城,对早王朝时期的帝国文化遗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之后,他率部东进,将目标定在了黑暗精灵身上。这个草率的决定让他和族人们付出了惨重代价——在他们进发到拉韦林托与海德拉托的边境后,我们再也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信息了。今天我们只知有艾格林家族,却从未听说过由同样的语法可以拼出名字的英格林家族。尽管缺乏直接证据,我们依旧可以大胆推测,他们成了忒罗菲昂的手下败将——同时期的黑暗精灵各国都留下了抵御金发人类入侵的记录,而最大程度地保存了国力、同时又特立独行的海德拉托甚至在记录中留下了这样的字眼:“我们的奴隶有了更丰富的多样性,可以期待配种实验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了。”也许这就是以英格尔为代表的众多“北方人”在海德拉托的下场。

第二次南侵由一位原名已不可知的酋长发起。他自称受到了托纳尔,也就是北方神话中的雷神选中,因此改名为图诺尔。这种在北方延续至今的神选者文化保留了相当多的原初内容,其中一种就是被神选中后往往会获得特别的使命,需要神选者用自己的余生来完成它。图诺尔在大约第一纪673年时开始南下,而在此之前他声称已经完成了雷神交给他的使命——让“北方人”的各个部族停止内斗,亲如兄弟。这场声势浩大的入侵完全不同于英格尔发起的类似打秋风的小打小闹。尽管图诺尔团结的一众部落依旧会劫掠,但很多时候他们的表现更像征服者而非强盗。这可能是这群入侵者在十数年内吸收了精灵与帝国在北方留下的遗产的结果。

这时候的帝国内战也已临近尾声,早王朝末期的名将奥鲁斯·昆塔利乌斯成功整合了原帝国境内的大部分势力。但即使如此,他也很难和蛮族大军正面对抗。他的统帅,同时也是皇位宣称者之一的卢基乌斯·萨尔佩总督,此时作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与黑暗精灵合作对抗“北方人”。他派出使者联系与帝国接壤的三个黑暗精灵国家,即卡狄弥斯、拉韦林托和海德拉托,主动提出和解建交的意愿。前两个国家拥有“奋进者”背景的第一代僭主此时都已离世,新上任的僭主在立足未稳之下轻易地便同意了帝国人抛出的橄榄枝。国力未受重创的拉韦林托甚至出现了新僭主试图拉拢帝国势力来打压国内异己的状况,这也为这个国家后来接连不断的内斗与衰落埋下了伏笔。只有忒罗菲昂治下的海德拉托展示出了只接受短期停战的强硬姿态。这个脆弱而前所未有的联盟收到了预期效果。帝国人和黑暗精灵在付出不小的代价后成功击溃了图诺尔率领的北方联军。图诺尔逃回山北依附剩余部族中最为强大的艾利希恩部落,他的后代是如今艾利希王公之一的图诺尔松家族。

在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后,忒罗菲昂立刻脱离了这个联盟,海德拉托再次进入沼泽庇护下的孤立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他已经撕毁了与萨尔佩总督之间的停战协议,但直到八十年战争之前,海德拉托都少有大举入侵帝国的行为。从这一时期的记录来看,我们并不能说这是忒罗菲昂良心发现了。恰恰相反,进入帝国中王朝时期后,海德拉托发展出了自己的海军。这支海军兼有精灵传统海军和莫吉拉人航海技术的痕迹,可以确信是他们与大陆东北沿海的自由之地艾勒斐洛基斯进行技术合作后的成果。依靠这支海军,海德拉托开始了遍及整个南方海域的官方海盗行为。而忒罗菲昂在这一时期也开始了性格上的转变。我们所知的、阿基劳斯阁下熟悉的那个权力狂的一面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神学上的思考者与血手的狂信徒。我在此猜测,或许在统治海德拉托的过程中,忒罗菲昂感受到了此前从未感受过的意义与满足,而他将这种获得感当作了神的眷顾,因而最终成为了与过去的他完全相反的人物。

 

五、哲人王忒罗菲昂

帝国中王朝时期的第一个王朝由卢基乌斯·萨尔佩,也就是著名的卢基乌斯一世建立。这个有着疑似提纳人背景的王朝可以说在与黑暗精灵和“北方人”各势力之间纵横捭阖且游刃有余。“北方人”的入侵永久地改变了大陆上的局势——他们先夺取了米德卡斯山脉以北的所有土地,而后又有一些部族进军大陆西北部,将作为帝国羁縻的布列托尼人赶到了今天仅剩的一些聚居区。萨尔佩王朝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这样严峻的外交形势,这些皇帝大部分时候都采取了开国之君卢基乌斯一世的外交策略,也就是联合黑暗精灵国家来与肆虐北方的金发人类对峙。国力衰弱的卡狄弥斯与内部不和的拉韦林托就此开始与人类合作,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了整个中王朝前半期。这种情形下,地处大陆东南方的海德拉托显得尤为格格不入。在忒罗菲昂的带领下,这个国家朝着我行我素的方向孤独地前行,连与大多数黑暗精灵盟友之间的交流都几乎断绝了。

    可以确定的是,大致在中王朝早期,海德拉托经历了一场叛乱。叛乱的主要发起者正是忒罗菲昂用自己的方式培养起来的军队中坚,一群平民军官。尽管他成功地平定了叛乱,但也由此陷入了一段时间的迷茫状态。一位不知名的史官在记录中留下了如此话语:“僭主在是否要成为真正暴君的选择中犹豫不决。最终他战胜了自己,他在自私与开明中选择了后者,他证明了自己在面对欲望时的坚定和信仰上的虔诚。”

    忒罗菲昂最终选择赦免了幸存的叛乱者,并订立了一条新的法律。新法律规定,僭主必须允许自己的部下保有取而代之的选项,战争状态仅在僭主和反叛者双方对抗时生效,而其中一方取得胜利后,必须赦免另一方的幸存者。这条法律和之前的所有法律一样在血手祭司面前宣誓生效,因而“每一个真正的黑暗精灵都必须去捍卫它”。我们今人所熟知的血手信仰中许多信条的细节,就是在这种动态的对抗与弥合中逐渐成型并固化的。

    在这次心灵的犹豫挣扎中,忒罗菲昂似乎舍弃了自身的某些品性。如果说过去的他是将血手当作随心所欲改造国家的工具,那么在与反叛军官们的对抗与交流当中,他应该是逐渐把血手真的视为了自己的心灵寄托。今天的宗教学者们对忒罗菲昂的这种心态褒贬不一,有的派别甚至认为他的这种变化反而是倒退回了先祖精灵们的样子。不过对于忒罗菲昂赦免反叛者的判断,学者们倒是出奇地一致表示赞赏。

    此后的海德拉托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伴随着与艾勒斐洛基斯的专项合作,海德拉托发展出一支兼具精灵传统海军与莫吉拉人海军特征的海上力量。这支舰队既有类似于先祖精灵时期精灵海军的某些奇特武器,又有莫吉拉人船队的强大续航能力。忒罗菲昂经常亲自率领舰队出海进行海盗活动,受害者从帝国人、高等精灵到南方对岸的人类或精灵船队,甚至非海德拉托出身的黑暗精灵船只也不能幸免。但值得注意的是,忒罗菲昂亲自参与的海盗行动反而极少造成人员伤亡——他似乎把航海与劫掠当成一种具有宗教意义的行为,而非获利手段。同行的船员甚至被俘虏的受害者都记录下了他将劫掠所得的一切财物都献祭掉的过程。一艘帝国商船的乘员在经历劫掠后留下的日记中提到,他目击的几次献祭上,忒罗菲昂偶尔会留下一些航海所需的消耗品,除此之外他们抢来的一切物品都在一个孤岛上被付之一炬。忒罗菲昂为首的一众精灵还会围着火堆念念有词,具体内容则因当事人不懂精灵语言而无从知晓。这位当事者在忒罗菲昂的舰队上围绕着那座孤岛辗转来回,最终又到了海德拉托的一个隐秘港口。为了不沦为奴隶,他伺机煽动同行的被俘者一同逃跑。最终他成了海德拉托奴隶主们的漏网之鱼,并带着这些情报回到了帝国。

另一点引人遐想的是,帝国立刻出动兵力寻找那座孤岛以及海德拉托的沿海据点,却一无所获。这很可能并非帝国的军人们无能,实际上,中王朝前半期的帝国军团是以高素质且多元化的兵员而著称的。对于这无功而返的现实,一些对魔法有一定研究的学者认为是海德拉托掌握了某种不为人知的改变地貌或扭曲凡人认知的法术,并将这种技术的来源认定为艾勒斐洛基斯的黑暗精灵法师们。

    这一时期的忒罗菲昂在史书上名句频出,并经常被后世的人们误冠以黑暗精灵全族认知之名。想要破除这种误解也很简单,因为像“水不同于土、火或者风,它是流动的无主记忆,而大海就是整个文明记忆的具现”这种话,很难想象会是卡狄弥斯之类的内陆国家居民会有的认识(除非海德拉托这样的沿海国家对其建立过某种文化上的统治)。从这句话我们至少还可以推测,忒罗菲昂对水的这种认识和其主导的海盗行为之间很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由于血手信仰更多是对信徒的信念和行为进行要求,对于世界本身的解释极少,这就使得在如何看待世界的问题上,血手的信徒们有着极其宽广的操作空间。忒罗菲昂在这一时期的许多表现都为我们展示了,黑暗精灵在认识和解释我们世界时能够有多么天马行空的可能性。如果说过去的忒罗菲昂是靠权谋和恐怖来建立自己的权威,那么从这个时期开始,他对海德拉托的自由民们采取的是一种更为宽容的姿态,一种将自己视为悬置于神圣与凡俗之间的媒介的立场。海德拉托的精灵们有了更多的行动自主权,并且也愿意将这位僭主视为指导他们的顾问般的存在。忒罗菲昂领导的海盗舰队就是由这样一群自愿接受指导的成员组成,因此它完全不同于海德拉托或其它国家的陆上军队。海盗船上充满了节日一般的、狂欢与庄重并存的奇特氛围。

这一时期的忒罗菲昂可以说是从受人敬畏转为了受人爱戴,尽管这种宽容与尊敬仅存在于他和自由民们之间。对于奴隶来说,中王朝时期的生活与过去的区别并不大,但他们有了一个在自由民和军官群体中的话事人,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狄奥喀德斯。在提拔狄奥喀德斯的问题上,忒罗菲昂遇到了一些阻力,但他试图关心海德拉托所有群体的想法还是以一种非常扭曲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一些将军不相信他们的僭主会这么仁慈,虽然这种怀疑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但忒罗菲昂对狄奥喀德斯的辩护被史官大笔记录了下来,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诡异而又敏锐的思绪:

 

“没错,狄奥喀德斯曾经是奴隶。是卑贱的、无力的、只配被你我踩在脚下的虫子。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了解过这些虫子。我是说,真的虫子!看看蚂蚁群那惊人的分工和特化吧,像极了我们祖先的样子。然而蚁群中真正弱小的是谁?是蚁后啊。在座的各位小时候也许有把蚂蚁当作玩具的,那小小工蚁的武器也是能让小孩的细皮嫩肉吃上苦头的。然而蚁后却没有任何一样武器,它靠工蚁们供养才能养尊处优,却用戏法迷惑了工蚁才能统治。各位,不要小看虫子。每一个卑微虫子的挣扎都是这世间协奏曲的音节;不要高看蚁后,靠他人供养的下场就是连自己都不能保护自己。各位如果不想做蚁后,不妨让狄奥喀德斯上来试试,像个兜虫一样接受对手吧。”

 

在这之后,狄奥喀德斯经历了数次来自自由民军官要求的擂台决斗。虽不至于全胜,但也立于不败之地。他被纳入军官团队,并在陪同忒罗菲昂的各类行动中一路高升,最终在八十年战争前成为海德拉托地位最高的将领之一。

中王朝前半期的海德拉托与早王朝时期产生了极为显著的差异。也许是因为早先颓废的享乐主义已经被连根拔起不留遗存,也许是因为外交环境趋于缓和。总之,海德拉托全国的神经都已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绷。在转变后的忒罗菲昂治理下,海德拉托走上了自立甚至孤立的道路,而这种孤立又不排斥来自外界的主动接触——只要外人能突破沼泽与魔法的重重阻碍。

 

六、八十年战争前的大陆局势

中王朝晚期的八十年战争是帝国乃至整个大陆历史上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几乎卷入了大陆上的所有势力,我们的主角忒罗菲昂和他担当僭主的海德拉托也不例外。事实上,忒罗菲昂领导下的海德拉托在八十年战争期间几乎成为了黑暗精灵一方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到八十年战争前一段时间,帝国正处于洛提阿王朝统治时期。在著名的暴君法比乌斯皇帝死后,帝国西部爆发了“小帝国人动乱”。拥有西部公民血统的皇室旁系成员塞普提缪斯·洛提阿·阿图拉努斯乘机要求元老院为他加冕,以安抚西部公民的愤怒。帝国就此进入洛提阿·阿图拉努斯王朝,或者说“西部洛提阿王朝”时期。

塞普提缪斯一世面对的是西部已经与他产生隔阂的半个亲族,以及对西部这些被称为“小帝国人”的族群抱有极大偏见的庞大内地公民群体。对此,他采取的手段是拉拢国内的精灵公民以增加自己的支持者。塞普提缪斯一世迎娶了精灵元老的女儿艾格妮丝,并通过这位妻子颁布了许多废除前任皇帝苛政的法令。然而这并不足以弥合帝国内部的裂痕。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在日后将大半个大陆拖入深渊的主意——战争。

之前我已提到,黑暗精灵中的卡狄弥斯和拉韦林托这两个国家和帝国有过持续半个中王朝的合作关系。然而在前者的国力得到恢复,后者的亲帝国派僭主被推翻后,两国和帝国的友好关系便宣告结束了。其中卡狄弥斯位于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直接掐断了帝国与北方的艾利希王国之间的联系。两国的商队和使节不得不从西北绕道,途经危险的大森林区,冒着被木精灵袭击猎头的风险往来。卡狄弥斯的新僭主厄莉斯还一反常态地主动联系其它黑暗精灵国家,告知他们卡狄弥斯所处位置的重要性,号召他们一同保卫卡狄弥斯的独立。海德拉托最后一个收到了来自卡狄弥斯的求助信息,而早已神学家化的忒罗菲昂立刻就答应了同胞的请求。除了严守中立的艾勒斐洛基斯和态度不够坚决的共和制佩涅罗佩外,所有黑暗精灵国家都因为防范帝国这个目的而联合了起来。日后八十年战争的其中一个阵营已然形成。

战争的另一个重要阵营,同时也是战争的发起者,也就是帝国自身,正因通向北方的交通要道被断而一直在讨论是否要对黑暗精灵开战。这个议题从洛提阿王朝建立之初一直持续到皇位落入旁系,期间亦和精灵爆发过或大或小的局部冲突。这一时期帝国的盟友正是过去帝国与黑暗精灵联合对抗过的“北方人”。此时的“北方人”早已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的四个部族与留在山北的帝国遗民相互交融,最终以艾利希恩部落为首建立了我们所熟知的艾利希王国,成为帝国在北方的坚实屏障。而通向北方的要道被黑暗精灵阻断,让帝国与这一盟友之间的联系几近断绝。帝国内的主战派大都同意必须与艾利希联合作战这一前提,而能否与北方盟友恢复联系,对方的状况是否能够支持一场大规模战争,这些都是未知数。

在塞普提缪斯一世之前,帝国曾与艾利希成功取得过两次联系。然而第一次,帝国使节看到的是城市居民在一位学者鼓动下大举叛乱,王公们疲于奔命的乱象。第二次,使节看到的是端坐在王座上的贝索林家族成员——这位名叫薇妮芙蕾德的领主自称是女武神的神选者,受命惩罚背弃传统的艾利希恩家族至高王,因为他竟敢放弃自己祖先的姓氏,改用帝国式的地名命名法,称自己为“武登菲尔德”家族。鉴于艾利希王国如此频繁的内乱,帝国发动战争的打算只得一再延后。而到塞普提缪斯一世这里,情况发生了变化。

与内政上的仁慈相反,塞普提缪斯一世对外表现得十分强硬。他通过经西北方的道路得知艾利希王国情况稳定的概况后,便直接要求卡狄弥斯的僭主让出通往北方的道路。而在外交使团到达卡狄弥斯的同时,塞普提缪斯提前调遣的军团也已经到达两国边境。在摆在面前的二择一选项当中,厄莉斯僭主不出意料地选择了拒绝。使团紧接着便拿出宣战布告,宣告了这场战争的开始。而塞普提缪斯皇帝的算盘,在这之后才为众人所知晓,却早已过了阻止他的最佳时机。


《忒罗菲昂其人》(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