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丰田C+Pod:日版五菱宏光?

2022-04-21 09:48 作者:没钱改装的羊  | 我要投稿

0421更新:一定要说这台车比五菱宏光mini好的地方,唔,大概就是当地法规是不允许它上高速公路的。

短短一年内,丰田便向市场投放了两款“小型电动移动体”。早在2019年6月举行的“丰田电动车普及挑战说明会”中,他们就已经说过,这些产品,是为了应付日本社会的各种变化(出生率下降、人口老龄化、农村人口减少、加油站减少等)。另外,布局丰田的“EV森林”,这些被冠名为C+的移动体,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C+Pod,它的尺寸跟原付小型车(注:原付小型车,是指那些带有动力装置,发动机排量超过20cc但低于50cc,或者电机出力超过0.25kW,低于0.6kW的小型车辆)相当接近。但因为得到了国交省的支持,所以它可以乘用车的身份登记。得益于此,C+Pod可以坐两个人,动力性能不需受限制,不过这也意味着你也必须要有车牌才能驾驶这款车。初期,这款车仅面向地方政府以及法人,而就在昨天,C+Pod也正式以长期租借的形式面向一般消费者销售,起售价165万日元,按照完稿前的汇率计算,约为9万1852元9毛2。

严格来说,C+Pod属于K-car中的“超小型Mobility”分类,也是该分类中的第一款车型。

参考官方数据,安置于后方的电机,为C+Pod带来12.5ps/56Nm的输出数据。它的最高时速为60km/h,不可以跑高速路。另外,9.06kWh的电池,可以为它带来最大150km的续航里程。充电时间为5小时(200V)/16小时(100V)

C+Pod只有1290mm的车宽,所以这个方向盘显得尤其大,意外的是,这个盘子带有四向调节功能。
座椅加热是高配才有的功能。
只有1/3的车窗可以手动开启。

参考日本媒体对这台“车”的实际体验,虽然车身尺寸比K-car还要小,但1550mm的车高,使得车厢内不会有任何局促的感觉,一个人开,空间还是相当足够的,整个坐姿也算是自然。实际的动力表现,其实会跟搭载NA发动机的K-car非常相似,至于驾驶感受……车身动态还算安定,但在某些情况下(譬如带点下坡的弯道中),还是会让你稍感不安。

不会吧你不会对它的动态表现有期待吧……

值得一提的是,C+Pod不带助力转向,也没有制动力辅助,但因为车子很小一台而且重量较轻(690kg),开起来倒也不会让你“铁木真打仔”。另外,行驶时隔音表现也不怎么样,电机的呼啸声还挺扰人,毕竟它是一款严格控制成本的产品,只要具备最小限度的功能,能够遮风挡雨就可以了。

另外一款,便是面向步行领域的C+Walk T。率先发售的是站立式版本(参考丰田的官网,还将提供乘坐式以及可以与轮椅相结合的各种延伸版本),充电时间约为2.5小时(100V),最大续航里程14km。

《前轮驱动》,电池安置于转向柱后方。前方轮胎为10寸,后方为6寸。
C+Walk T的另外两种形态。

C+Walk T暂时还不可以在公共道路中行驶。所以目前为止,它主要还是面向“室内移动空间”——譬如机场、工厂等进行销售。当然,丰田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它推广开来,在公园以及人行道这些室外区域投入使用。

左右两根握把根部均设置有“电门”,制动方式则跟普通自行车一样。红色按钮为倒车键。

参考日本媒体的体验报告,C+Walk T并没有任何驾驶难度,你可以通过“电门”自行调节车速,也可以预先设定车速限制(2-6km/h,熟练者模式可以提高至10km/h)。

暂且不去聊那些个远大的“EV森林”,单就这两款移动体来说,虽然目前很难去预判它们是否会对未来出行带来积极的影响,但至少,丰田展示了一些有趣的概念。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大概我们人类最终会进化成没有脚的奇怪生物吧

——脚什么的,只是装饰而已!

丰田C+Pod:日版五菱宏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