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悠悠球比赛理解和鉴赏 - Episode 2

以下仅代表个人的观点看法
若各位持有不同意见,也不必争论
因为这个文章也只是其中一种方法
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方法去理解

之前文章里已提过一些基本的比赛鉴赏
招式和音乐的搭配
但其实之前写的时候其实漏了很多细节,希望以后有机会细说
在阅读此文章之前,请回顾一下前面的内容,
否则可能会读不明白此文章



在前面的文章已经简单的介绍过音乐与招式的搭配
这篇文章将会介绍什么是比赛主题

在开始这文章之前,首先要很诚实的跟大家说一下,比赛主题在现代的比赛中占的比重实在不多,而且非常难表现,不仅编排费时,所占分数比例也不多,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即使很多即使超一流的玩家也不会放太多心思在这个上面,因此比赛主题在现代的比赛中实在很少见。
反倒是比较久远比赛视频里面,还没明确表演分定义规则之前反而能看到一些主题不错的比赛视频。
加上近这些年,大多数人也不太留意这个区域,甚至很多人都不清楚原来还有这个东西。但作者认为作为比赛鉴赏的一部分,这是很有必要介绍的。从长远来说,这也是未来比赛的一个方向。

那什么是比赛主题呢?如果连这个都弄不清楚的话,那么就更不要说要鉴赏和理解了。作者曾经问过一些玩家,其中不少还是全国决赛的选手,但他们的理解也不太准确。
很多人理解的比赛主题无非就是“玩得快,就是速度主题”,“全套走线,就是走线主题”,这些要是说比赛主题的话,作者认为这些更偏向于是招式风格而非比赛主题。
比赛主题是和招式无关,是属于比赛编排的一部分。可以说比赛主题其实是跟招式难度和招式类型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比赛主题
比赛主题由造型印象,音乐,趣味性,关联性,故事性和其他等组成。
注意:
① 不一定包含全部组成部分,可能只有其中部分组成
② 这里的音乐是是否贴近主题,并不是搭配音乐节拍
③ 故事性是比赛主题里面最难的一部分,大多数比赛主题都未能带有故事性
造型印象
造型印象主要是根据比赛的主题而打扮,其他的还有动作和表情
音乐
音乐应该根据比赛主题的风格或内容而选
趣味性
通过整套编排,给观众带来趣味
关联性
通过悠悠球招式或者动作与主题产生关联
故事性
整套编排带有故事内容
其他
其他一切与比赛主题有关的活动

造型印象&音乐

我们用两个视频来举例吧
这两个是比较典型的比赛主题视频,但由于年代久远,其中有很多的不足,后面会讲解原因,这里只是为了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比赛主题。
第一个视频,衣服穿的是空手道衣服,音乐用的是《Kung Fu Fighting》,一首功夫为主题的歌曲,其比赛主题已经很明显了,是跟《武术》有关的主题。
第二个视频,衣着打扮和戴得黑超都是黑客帝国的造型,音乐用的是《Mona Lisa Overdrive》,一段黑客帝国电影里非常经典的插曲,因此比赛主题也可以很明确的是《黑客帝国》了。
注意:比赛主题 ≠ cosplay
音乐 ≠ 主题曲

上文已经介绍过,比赛主题主要有造型印象,音乐,趣味性,关联性,故事性和其他组成。那么,上面两个视频是否存在这些内容呢?
上面已经解释过了其中两项,造型印象和音乐了,这两项其实都比较能突出主题了。那么剩下的趣味性,关联性,故事性呢?
关于趣味性,这里不作讨论了,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的是关联性和故事性,这两个也是比赛主题的核心。
关联性
第一个视频里,选手尝试通过一些武打动作增添趣味性和关联性,但他这些动作都是跟悠悠球自身没关的,换句话说,并非通过悠悠球招式来与比赛主题产生关联。虽然是和主题有关的动作,但作者认为这种关联算是强加关联,算是一种比较低端的关联方式;而第二个视频里,作者似乎看不出除了服装音乐外,更多与比赛主题有关联的东西了。
还有一种可以和主题产生关联的方法,就是做的招式和歌曲歌词相对应,但这两个视频也没有展示到这点。
故事性
这两个视频并未能体现出故事性的表现。
因此上面两个比赛编排并不是很好的比赛主题的编排,甚至有点是强行加上主题感觉。
首先这两个视频都是属于比较早期的视频,当年的比赛规则里并没有说明表演分的定义,更没有比赛主题的概念。可能在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两个视频的比赛主题都比较不成熟,但在当时算是一种比较前卫,能在茫茫大海之中不断探索,为后人铺路借鉴,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这里放这两个视频只是为了能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比赛主题。

比赛主题 ≠ cosplay
前文已经提到过这个问题,比赛主题不等于就是cosplay。因为读到这里,部分读者可能会把比赛主题就误以为就是cosplay加上一段相关的音乐,就是有比赛主题了,因此非常有必要解释一下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并不是只有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才能做比赛主题。体育、跳舞、文化等等一样可以做比赛主题,最重要的是,你要能体现这个主题,详细内容下文再说。
那么比赛主题和cosplay到底区别在哪呢?
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玩家玩的东西跟所选的主题是否真的有联系,也就是上文说的关联性。
假如只是穿个服装,放个歌曲,玩的跟主题毫无关系,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行为只是一种表面行为,就如同只是披着虎皮的羊,只是一种角色扮演的行为,不能算是一种比赛主题。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体现关联性和故事性呢?
通过悠悠球招式或者动作与主题产生关联,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做起来是很难的。这里,我们还是用视频来举例比文字叙说来得好理解。

同理的,这个视频年代也是比较久远的,里面的走台编排确实不好,但里面的关联性和故事性还是不错的,即使到现在也值得大家学习。
因为这个视频年代比较久远,咨询过一些比较年轻的玩家后,发现他们不一定了解这个主题内容,因为他们没接触过。
所以在讲解这个视频之前,希望大家先看一个视频。但如果你觉得你对这个主题非常了解,那么你可以不看。

相信看了视频之后,大家都可以看出这个视频的比赛主题其实很明显是《超级马里奥》了,同样地,我们从造型印象,音乐,关联性,故事性一步步进行分析。
造型印象
从玩家的穿着打扮,可以看出是超级马里奥的经典造型
音乐
音乐使用的是超级马里奥的经典游戏音乐主题曲
关联性
模仿马里奥造型动作和游戏剧情动作就不说了,都是一些非结合招式的关联。
而招式关联主要有两个
① 众所周知,头顶砖头是超级马里奥游戏的一个非常经典元素。在视频1:33时间段,玩家造出顶头招式,配合超级马里奥顶头的音乐,造出了招式结合主题的效果。
② 在超级马里奥游戏当中,马里奥吃了星星后背景音乐也会随之改变成另外一段专属的吃星星音乐。在视频1:40的时候,玩家造出了一个星星图形的招式,随即背景音乐也马上跳到游戏里面的吃星星音乐。这个动作和游戏呼应,也很容易让观众看明白其意思,从而将招式融入了比赛主题当中。
故事性
如果前面看了后面那个马里奥游戏视频的话,就会发现比赛视频里的音乐是相对是游戏里的1-1至1-4关卡。
个人认为,这个比赛视频表达的就是从1-1关到1-4关的一个剧情。在超级马里奥游戏里面,4个小关卡就是一个完整的boss关,所以比赛剧情还是比较完整的。
我们可以看到,比赛视频1:26时间段里,玩家通过“下管道”的动作,其实也是在表达这个剧情;加上上面说的“头顶砖头”和“吃星星”,都是在表达游戏通关时候的剧情。
这段视频在编排上与主题的关联性和故事性都做得非常不错,值得借鉴。

其实关于故事性是非常难编排的,能举的例子十分少
故事不需要长,只需要能表达就可以了
这里再放一个视频让大家感受一下
但这个并不是悠悠球视频,而是花样滑冰
这个是娱乐环节,类似悠悠球的AP组
但也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里面通过变身展现溜冰动作
从早上起床到变身
也展现了月野兔的一天生活

今天举了很多例子都是关于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的,那有没其他例子呢?
悠悠球中能举的例子实在不多
非要举的话也不想找 Shu Takada 这种融合街舞主题的视频
因为不能很好的解释这个内容,会误以为比赛主题就是跟跳舞有关
这里再举一个跟文化有关的一个主题
还是花样滑冰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虽然故事性不强,但是很充分的展示出文化主题
日本阴阳师

音乐 ≠ 主题曲
读到这里,很有必要解释清楚,比赛音乐不一定需要使用“主题曲”,除非你的比赛主题有特殊要求。
主题音乐其实首要选择的音乐是否适合所选比赛主题的风格,而并非一味的使用“主题曲”。举个例子,你要做一个篮球的主题,不一定要用《灌篮高手》的主题曲;你要做一个中国风的主题,不一定要用中文歌曲。最重要的是所选的音乐是否真的适合所要表达的内容。

我们用这个视频举例,玩家的穿着和开始弹尤克里里的动作,都给人一种在夏威夷的感觉;而他的音乐听起来也像是在海边弹着尤克里里,边弹边唱的感觉。
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恋のマイレージ》,不管从音乐风格还是歌词,都非常贴近比赛主题的感觉,这首歌大概的内容是夏天在海边恋爱的事情。

结语
可能有人会说,比赛主题排那么好有什么用?
占比赛里分数太少部分了,排不排都一样。
这样的说话也不是没有其道理
但是世界一些优秀的玩家已经开始留意到这点
开始有意识的排更好的主题比赛
未来的比赛方向是否更会着重在编排上呢
作者不能保证,但作者认为肯定是会的
试想一下,人总有一天会到达一个顶峰
假如大家的技术都达到了某一个程度,不相上下的话那怎么区分好坏呢?
无疑就是从编排上着手了
也许现在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操作的东西
但若干年后,可能会变得重要
而我们现在只要了解一下看看就好
因为这个真的很难,基本上没有几个玩家能够做到
但作为欣赏角度,作者还是很希望大家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