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上岸 北大宪行23考研重点学员资料使用经验分享 24北大法学考研 宪行专业卷
一、写在前面的话
1.本文目的
本文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大家更高效的使用自己手头的各项资料,同时给大家分享一下比较有效的备考策略,充分利用暑假以及之后的冲刺阶段的宝贵时间。
2.分享前提
我在本文中提到的“资料使用”的方法都是围绕去年我手头的资料来展开的,如果今年有新变化的话,大家可以自己调整哦。
3.考生认知
备考pku法学硕士一定要保持“自主性”,无论是资料、课程还是经验贴,都是在帮助每一个考生自己设计并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的“原材料”。在录取名额只有极少的个位数的情况下,纯粹“标准化”的“答案”往往只能处于“平均水平”,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努力了却依然不尽如人意”。
所以,希望大家在充分吸收、重视现有资料、课程和经验贴的前提下,有意识的融入自己的尊重考察规律和目的的个性化思考,尽早形成独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或者“亮点”。
4.资料定位
正因如此,在分享各类资料和课程的使用方法前,我们需要对它们做一个基础性的“定位”。注意,以下都是我个人的看法哦,大家如果有更适合自己的定位当然是更好的。
(1)专业卷资料
专业卷资料的定位会随着备考阶段而改变。
在前中期,北大法学考研之家(以下简称:kyzj)的专业卷资料是很适合帮助我们尽快梳理出“北大法学考研”每科科目独特的“知识地图”的。学硕考研很大的难点就是每个学校和科目的考察范围非常的个性化,而考研之家的资料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快速的对本专业形成认知并且为绝大多数的考点提供高质量的参考答案。
到了中后期,就需要根据考察规律自己整理各类时事热点了。至少对于X行专业,我暑假之前主要的复习资料就是kyzj的讲义和课程。不过因为X行专业卷特别注重考察老师的新发论文和当年时事, 所以中后期就主要是自己整理。
每个专业都有各自的“考察规律”,考生在借助资料构建好基本的知识体系后,就需要根据规律进行个性化复习。所以,在中后期,专业卷资料应该发挥多大的作用,在复习中占据什么地位,就需要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来决定了。
(2)综合卷资料
首先,一定明确(至少我认为)综合卷承担的筛选功能是弱于专业卷的。理解起来比较抽象的一点是,虽然综合卷分差也会挺大的,但是这个分差的取得不像专业卷一样需要在“理论”等内容上进行实质的提升才能取得,而是可以通过一些更加省时高效的巧思取得。换言之,只要方法用对了,综合卷可以用相对比较少的精力取得一个好看的分数(前提是基本知识点都是复习过的,大家可以放心的是,kyzj的综合卷资料在考点覆盖上是可以充分信任的)。
其次,基于上面的这个功能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给综合卷资料一定定位:综合卷资料是帮助我们快速掌握考点和要点的“应试性资料”而非追求过深的“理论理解”。我觉得一个综合卷备考的策略谬误,就是把综合卷当成专业卷一样学习,将“理论深度”作为评价综合卷质量的标准。
这个就是把综合卷功能错误定位后的结果。我觉得好的综合卷资料应该是:(1)考点要点尽可能的全覆盖,(2)同时以丰富作答素材为目的,在“高考察可能性”的知识点或者一些总则性、通用性的知识点(比如原则、目的等万用的基础理论)上,进行理论的拓展。
综合卷备考是非常讲究策略的,在非常时间紧张和每题篇幅有限综合卷上,基本上不太有空间进行理论的详细展开。即使考生储备了大量的综合卷特定科目的理论,可能也只能腾出一两句的作为展开空间。
所以,通常情况下在每题的开头用一两句话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或者点名题目的时事背景,比如X法表达自由那一题可以交代一下互联网言论治理的背景、民诉“简易程序”可以简单写一下该制度修法动因、刑诉“不起诉种类”可以点一下“合规不起诉”制度建设。然后在去展开讲义上常规的基础知识点,效果就会挺不错的。
当然,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也稍微关注一下综合卷科目的时事,只需要知道有这么一件事就行。当然,kyzj在后期也会发类似于热点提要的资料视频,我觉得背后的功能就是我上面说的这个,大家一定要需要充分利用哦。
(3)公共课资料
很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不要让公共课资料或课程的学习时间接近甚至大于专业卷或综合卷的学习时间。主次要分清。
二、资料的具体用法
1.分类
我觉得kyzj的资料可以基本分为两类:必要型 + 拓展型。
Ps:这里只说的是综合卷哦,专业卷依各个专业的特点而定。
(1)“必要型”
个人觉得包括:X法冲刺、行政法冲刺、民法强化(请求权基础部分)、民法冲刺、民诉冲刺、刑法强化(刑分)、刑法冲刺(刑总)、刑诉强化、刑诉冲刺。
当然,也包括对应的划重点视频和课程视频。
(2)“拓展型”
自然就是各个科目为提到的诸如“基础”、“强化”资料了。
注意:可能因为记忆偏差而有部分“必要资料”被遗漏哦。
(3)使用差别
“必要型”基本上都是要掌握的,甚至作为自己综合卷的背诵依据。其中,民法冲刺可以根据自己的备考情况个性化使用。当然,如果对于“三阶层”不是特别熟悉的考生,还可以看一下“刑法基础”。
“拓展型”则主要是作为自己知识拓展的依据之一,以补充功能为主,是否使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使用,根据自己的掌握程度和时间决定哦。
2.“使用”的时间线
注意:同样主要是综合卷哦。
(1)暑假前
1.民法:可以看一下民法强化中的请求权基础部分 + 民法冲刺
2.刑法:不了解三阶层的考生,可以这个阶段看一下刑法基础
3.刑诉:这个阶段把刑诉强化看了
4.X行:因为我是X行专业,所以综合卷备考不太清楚哦。但我感觉可以先不看。
5.民诉:可以先不看
6.当然,推荐自己统计一下上述科目的考点,总结一下规律。
(2)暑假
1.民法:建议开始练习民法案例分析,然后围绕案例分析复习民法
2.刑法:建议把刑法强化搭配柏浪涛一起复习,然后练习刑法案例分析
3.刑诉:复习刑诉冲刺(如果已经出来的话)
4.X行:其实依然不着急,等冲刺出来了开始复习
5.民诉:可以先不看,等冲刺
6.要法考双考的考生,以上科目都可以把对应的法考课听一下。但是一定要以综合卷为主,不要本末倒置。以辅助综合卷为目的,复习法考。
(3)开学后
1.民法:继续练习案例分析,不过可以在模拟卷中一并练习
2.刑法:复习刑法冲刺(刑总),案例分析同上
3.刑诉:基本复习完了,可以逐步开始背诵
4.X行:冲刺出来了就可以开始边复习边背了
5.民诉:冲刺出来了就可以开始边复习边背了
6.法考:这个阶段可以查漏补缺,等众合或者其他机构的“考前聚焦”出来后去听这个课,效果很好。
7.11月份或者更早一点,可以开始模拟练习
3.“使用”的小技巧
(1)考点和要点的覆盖是最基础的。
(2)在平时复习综合卷过程中,对于一些原理、目的、功能等等原理性的知识点标注一下,练习一下自己在具体知识点中适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这样等考试的时候,就可以比较流畅的在开头等部分点明原理,形成优势。
(3)关注一下综合性的法学学术公众号,平时学习专业卷时事的过程中,顺带了解一下综合卷科目的时事,这样在考试的时候,也可以在开头顺便“点出”。
只要知道学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综合卷考生不用去专门学习。更多的借此复习一下综合卷相关的基础知识。因为,至少去年出的题目,我觉的综合卷也有一定的“时事”命题导向。不过,只是在考点选择上有时事倾向,但是答案设置依然是非常基础的要点,不会为难考生。当然,如果能像我说的一样“点明”背景,自然是能和其他考生形成差别的。
(4)制度性内容可以结合法考总结的图表等等辅助记忆。
三、写在最后的话
考研是一段目的明确的生活。它只是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去“平衡”的相对重要的“利益”之一。除此之外,诸如友谊、师生等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个人爱好等等都是需要我们去平衡的对象。
考研的成功是由多种要素综合决定,有的时候最后反思下来或许反而是人际关系等问题的处理失当才导致整体的备考状态低下。所以,希望大家认清考研是生活的实质,不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因为这种压力而对生活中其他的法益“选择性失明”。
最后,引用张翔老师在论文中写的一条基本权利原理:将整个基本权利体系看作内在冲突而在总体上必须予以维护的价值体系。
考研在我们这个特定的人生阶段是最重要的“价值”之一,但是诸如人际、家庭、爱好等等价值也都是需要我们去维护的价值。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将更多的经历投入到升学事项上,但是对于其他的价值,我们同样需要去“平衡”而非不假思索、条件反射式的“牺牲”。这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事情,也是隐藏在“考研”这样一个阶段性任务背后的人生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