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以无限自由表现自身
必须以科学的手段去把握精神中的那些存在,这是为了防止进入一种脱离现实的虚空的精神状态,以这种状态去把握的世界也一定是虚空的。
精神时常以它的无限自由来表现自身,正因为它在实在性上的表现是虚空,所以人们一直以来把它排除在物质实在之外。
对感知、认知、理知三种知性方式的规定,是我们把握精神结构形式的基本现实途径,其中知觉与认知的相互作用是一重要环节。
感知属于知性与感性连接的部分,认知属于知性内在的部分,理知则属于知性与理性连接的部分。
在这三种知性功能中,感觉中的感知是最普遍的,人们时时都以这种认识功能来与外在事物打交道,它也是一切精神事物运转的唯一动力来源。
感知作为认知的外部体现,在对外部反映的过程中体现着自身的现实存在,而认知在感知中的体现都是从感觉中形成的,并以感知有一定的重合。
我感觉过某种事物,比如看电视节目中对宇宙的介绍,使我通过感觉中的视听功能获得了现知宇宙的基本信息,于是使得我形成了对宇宙的认知。
这种对宇宙的认知是否就可以认为是宇宙本身的样子?又应该以怎样的方式认识到宇宙本身,因为人类借助于社会工具而形成的观测能力还很有限,所以人类对宇宙万物的认知也一定是有限的。
人类认识的过程就是从感觉开始形成感知,通过知觉完成认知,并在需要的时候,调动理觉形成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