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学园 | 病历分享
更多优质文章、名老中医免费直播、中医临床验案、书方药学习库,尽在“甘草学园”——纯粹、专业、平等、开放的中医学习交流社区,与中医同道共成长。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原文链接:https://www.igancao.com/aq
作者:谢江强
章女士有低血压,经常容易眩晕,有一次栽倒在自己家的厕所里,头被磕破了,幸亏被她儿子及时发现。来我这儿看诊的时候是因眩晕刚出院1周,希望用膏方调理。我看过以后认为是气虚体质所致,告诉她只要坚持服用膏方,体质纠正了,难治的低血压就会改善,并且眩晕能得到控制。
章女士的儿子正在某中医药大学读大四,看了我开的方子之后问道:"既然我妈妈是气虚体质,补气养血的药多用一些不就可以了吗?您的方子里面有麻黄附子细辛汤。这个方子来源于《伤寒论》,好像没有补气的作用呀!"
我微笑着说:"麻黄附子细辛汤,确实不是补气的。它来自于《伤寒论》,这本书和《金匮要略》一起被称为方书之祖,作者是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伤寒论》里面的方子历经千年而不衰。给你妈妈开的这个方子,除了补气养血之外,还使用麻黄、桂枝、附子、细辛等药物以振奋心肾的阳气,进而达到升压的目的。对于低血压这个病症,气虚体质不能仅仅要补气,还要温阳兴阳,只有阳气充足了,才能充养神窍,才能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眩晕。"
章女士吃了3料膏方,眩晕次数明显减少,春节期间一家人去了趟海南旅游,这在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就怕晕倒。现在眩晕如果发作,章女士要在床上躺一会儿就可以恢复,血压也基本正常了,一家人非常开心。
注意事项
感冒、发热、腹泻等急性病忌服;忌服萝卜、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孕妇忌服。组成】
中药煎剂:生黄芪200克、当归100克、桂枝100克、淫羊藿200克、川芎100克、制附子30克、生麻黄10克、细辛30克、龙眼肉100克、茯苓100克、炒白术100克、陈皮100克、山茱萸100克、炙甘草60克。
胶类药:龟甲胶50克、鹿角胶100克、阿胶50克。
调味药:生姜汁100毫升、蜂蜜100克、饴糖100克。药物加减方法:睡眠欠佳者,加炒酸枣仁150克、首乌藤200克;食纳欠馨者,加生山楂100克、炒麦芽200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20克、肉苁蓉100克;眩晕、呕吐者,加天麻100克、姜半夏100克。
【制备方法】
1.将中药饮片放入砂锅中,冷水浸泡约1小时,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30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出。
2.将药渣添冷水继续煎煮,先用大火煮开,再用小火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第1次的药汁中。
3.同上煎煮法煎煮第3次,水烧开后用小火煎煮15分钟,煎出药汁约300毫升,倒入前两次的药汁中。
4.把阿胶、龟甲胶、鹿角胶放入黄酒中浸泡去腥,待膏溶胀后,倒入煮好的清药汁中。
5.煎煮浓缩药汁,沉淀,离火待用。
6.将生姜汁、蜂蜜、饴糖冲入浓缩药汁中,用小火煎熬,不停地搅拌,熬至黏稠状。
7.离火,自然冷却。用洁净干燥的搪瓷罐、瓷罐、砂锅存放。若用砂锅存放,砂锅底最好抹一层麻油。存放于冰箱中。此为1个月左右的膏滋量。【功效】健脾兴阳,通脉升压。
【适用人群】尤其适用于脾虚气弱之体位性低血压、体虚眩晕的人群。
【用法用量】温水兑服,1次1匙(约15毫升),第1周早饭前空腹服用1次,从第2周起早饭前、晚睡前各服用1次。
I 原创声明
本文为甘草学园论坛医生原创,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
授权后转载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
I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甘草学园公众号、作者姓名。
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