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家务·化学】1-5-09本章复习——『数理化自学丛书66版』
【阅前提示】本篇专栏出自『数理化自学丛书6677版』,此版丛书是“数理化自学丛书编委会”于1963-1966年陆续出版,并于1977年正式再版的基础自学教材,本系列丛书共包含17本,层次大致相当于如今的初高中水平,其最大特点就是可用于“自学”。当然由于本书是大半个世纪前的教材,很多概念已经与如今迥异,因此不建议零基础学生直接拿来自学。不过这套丛书却很适合像我这样已接受过基础教育但却很不扎实的学酥重新自修以查漏补缺。另外,黑字是教材原文,彩字是我写的备注。
【山话嵓语】『数理化自学丛书』其实还有新版,即80年代的改开版,改开版内容较新而且还又增添了25本大学基础自学内容,直接搞出了一套从初中到大学的一条龙数理化自学教材大系列。不过我依然选择6677版,首先是因为6677版保留了很多古早知识,让我终于搞明白了和老工程师交流时遇到的奇特专业术语和计算模式的来由。另外就是6677版的版权风险极小,即使出版社再版也只会再版80年代改开版。我认为6677版不失为一套不错的自学教材,不该被埋没在故纸堆中,是故才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将『数理化自学丛书6677版』上传成文字版。

第五章氧化物、碱、酸、盐
本章提要
1、物质的分类(参看第255页附表2)【山注,传送门CV20862412[第1册第5章第8节后半篇]】

2、有关物质概念的定义
(1)混和物:由不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2)纯净物质:由同种分子组成的物质。
(3)单质:纯净物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组成,它们不能再被分解成几种更简单的物质。
(4)化合物:纯净物质的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组成,它们能够分解成两种或两种以上较简单的物质。
(5)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除氧以外的其他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
(6)成盐氧化物:经过直接的化学反应能生成盐的氧化物。
(7)不成盐氧化物:不能直接生成盐的氧化物。
(8)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但不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9)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但不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又称酸酐。
(10)两性氧化物:能和酸或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11)两性氢氧化物:遇碱表现出酸的性质(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遇酸又表现出碱的性质(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氢氧化物。
(12)碱:物质的分子由一个金属原子和一个或几个氢氧根所组成,并能跟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13)酸:物质的分子由氢原子和酸根所组成,并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14)酸根:酸分子里除掉了能被金属原子置换的氢原子外的剩余部分。
(15)含氧酸:酸根中含有氧元素的酸。
(16)无氧酸:酸根中不含有氧元素的酸。
(17)盐:由金属原子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18)正盐:分子里只有金属原子和酸根的盐。
(19)酸式盐:盐分子的酸根里,含有一个或几个能被金属原子置换的氢原子的盐。
(20)碱式盐:盐分子里,除金属原子和酸根外还含有一个或几个氢氧根的盐。
3、各类化合物分子式的写法和命名

4、各类物质的相互反应(参看第257和258页附表3(一)(二))【山注,传送门CV20862412[第1册第5章第8节后半篇]】
5、各类物质的共通性质和一般制法(参看第259页附表4)【山注,传送门CV20862412[第1册第5章第8节后半篇]】
6、几个有关物质变化的概念的定义
(1)水化反应:物质跟水化合的反应叫做水化反应。水化反应是属于化合反应类型的。
(2)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在溶液里复分解反应进行到近乎完全的条件是:(a)生成容易挥发的气体,(b)生成不溶性物质,(c)生成水。
复分解反应连同前面讲过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化学里最基本的四类化学反应。
(3)中和反应:酸和碱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属于复分解反应类型的。
复习题五
1、写出下列分子式所表示的物质名称,并指出各属于哪类化合物:
【山注,B站专栏公式代码\begin{eqnarray}&&Na_2S,Na_2SO_3,Na_2SO_4,Na_2O,NaOH,H_2O,CO_2,\\&&HCl,H_2CO_3,H_2S,Fe(OH)_2,Fe(OH)_3,CaCO_3,\\&&Ca(HCO_3)_2,KHSO_4,KHS.\end{eqnarray}】
2、写出:两种碱性氧化物,两种酸性氧化物,两种两性氧化物,两种不成盐氧化物,两种可溶性碱,两种不溶性碱,两种含氧酸,两种不含氧酸,五种正盐,两种酸式盐和两种碱式盐的分子式和名称。
3、分别写出由下列物质制取氯化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金属镁,(2)氧化镁,(3)碳酸镁,(4)硫酸镁,(5)氢氧化镁。
4、(1)怎样由氧化铜制取氢氧化铜?怎样由氢氧化铜制取氧化铜?(2)怎样由碳酸钙制取二氧化碳?怎样由二氧化碳制取碳酸钙?(3)怎样由硫酸铜制取氯化铜?怎样由氯化铜制取硫酸铜?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如果是复分解反应,应考虑到复分解反应进行近乎完全的条件]
5、怎样区别:(1)碳酸钠和氯化钠,(2)盐酸和氯化钠,(3)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6、为什么下列反应方程式都是错误的,说明理由并改正。
【山注,B站专栏公式代码\begin{eqnarray} &&(1)Cu+H_2SO_4=CuSO_4+H_2↑\\&&(2)Cu(OH)_2+2NaCl=2NaOH+CuCl_2\\&&(3)Cu+ZnSO_4=CuSO_4+Zn↓\\&&(4)2NaOH=Na_2O+H_2O\\&&(5)Zn+2HNO_3=Zn(NO_3)_2+H_2↑\\&&(6)CuO+H_2O=Cu(OH)_2\\&&(7)2HCl+Na_2SO_4=H_2SO_4+2NaCl\\&&(8)CuO+2NaOH=Na_2CuO_2+H_2O\end{eqnarray} 】
7、现有下列四种化合物:氧化钠、硫酸、氢氧化镁、三氧化硫。在这些化合物里,哪两种化合物放在一起就会发生反应?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在天平的两个秤盘里,各放重量相等而且盛有等重量盐酸的烧杯。如果向一个烧杯里放进1克重的锌,向另一个烧杯里放进1克重的镁,反应一直进行到锌和镁完全溶解在酸溶液里为止,这时两个秤盘将会发生什么情况?为什么?[提示:1克锌、1克镁和盐酸作用放出的氢气哪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