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大纲)23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完整课程——(对啊网出品)

2023-02-22 14:46 作者:白书捞  | 我要投稿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概述


3素质教育概述 P4 - 05:42


1、定义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已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素质教育概述 P4 - 09:47


2、特点

全体性:教育公平公正,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一视同仁;

全面性:德、智、体、美、劳(幼儿可以没有劳)全面发展;

基础性:针对基础基本的知识,非某一专业、职业、学科的专业性的特定知识;

发展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

主体性:以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者起引导作用,由受教育者的自主能动地进行学习;

开放性:拓宽教育教学的空间与途径;

未来性:着眼并符合未来社会需要;

合作性: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进步,而非竞争。

素质教育实施


4素质教育的实施 P5 - 00:53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生动、活泼)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重点。

简答题格式


4素质教育的实施 P5 - 19:42


第一步总:

首先判断事实对错,表明立场态度。

符合/不符合××的要求,值得学习/应引以为戒。

如遇正误兼有,则:

符合××的要求,值得学习;但不符合××的要求,应引以为戒。

第二步分:

知识点+阐述+材料分析

首先……其次……(然后)……最后……

×老师的做法符合/不符合+阐述对应观念+材料事实。

第三步总:

总结理论和材料

综上所述,该老师的行为符合/不符合规范,值得我们学习/应当引以为戒/需要注意分辨。

教育观简答模板


4素质教育的实施 P5 - 24:01


×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得区别对待。材料中………,所以该教师做到了(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


4素质教育的实施 P5 - 24:20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并重。材料中……,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4素质教育的实施 P5 - 24:26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材料中……,所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观。


4素质教育的实施 P5 - 24:33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勤于思考。材料中……,所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观。


4素质教育的实施 P5 - 24:39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观,教师应当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善待学生的质疑,支持学生自主探索,大胆操作。材料中……,所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观。

二、“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儿童观


5“育人为本”的幼儿观概述 P6 - 01:01


幼儿是发展中的人

幼儿是独特的人

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

幼儿是权利的主体

儿童观简答模板


5“育人为本”的幼儿观概述 P6 - 06:56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强调,幼儿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幼儿,幼儿正处于发展之中,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被塑造与自我塑造的潜力。材料中……,所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


5“育人为本”的幼儿观概述 P6 - 07:27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强调,幼儿是独特的人,教师要关注并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材料中………,所以…………………………………………………………………把幼儿看作独特的人


5“育人为本”的幼儿观概述 P6 - 07:27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强调,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育对象,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把幼儿看作学习的主人翁,允许幼儿主动探索、自我教育。材料中……,所以………………………………把幼儿看作学习的主体。


5“育人为本”的幼儿观概述 P6 - 07:32


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强调,幼儿是权利的主体,幼儿作为权利主体,拥有权利和成人一样彼此平等,具有相同的价值。材料中……,所以……………………………………………………把幼儿看作权利的主体。

三、教师观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6教师观概述及教师职业认识 P7 - 00:44


(1)复杂性

教育目的全面性,教育任务多样性,教育对象差异性。

(2)创造性

因材施教,教育方法上的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3)主体性

工作主体,课程开发者,教育研究者,教学引导者,主体能动性。

(4)示范性

言传而身教,以身作则。

(5)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教师的劳动没有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教师的影响不止在校内。

(6)长期性

教育周期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

(7)间接性

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8)劳动方式的个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育教学活动由教师个体劳动完成,教师的劳动成果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


6教师观概述及教师职业认识 P7 - 09:59


(1)传道者: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2)授业解惑者

(3)示范者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管理者

(5)家长代理人和朋友、知己的角色

(6)教育研究者、学习者

(7)心理调节者

(8)课程开发者

$$$$$$$$$$视频外个人补充$$$$$$$$$$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要有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探究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合作,做事、做人;

不仅要向学生传播知识和社会规范,更要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与个性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求课程与教学必须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转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成为课程积极的开发者和建设者。积极参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培养开发课程,评价课程,主动选择和创造性的使用新课程教材的能力。

(3)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尊重:不体罚学生,不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赞赏: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和专长;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的善意;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新大纲)23年幼儿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素质》完整课程——(对啊网出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