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的泰坦尼克——兴登堡号飞艇的陨落

Hello大家好我是小狐,欢迎来到狐思乱想!
泰坦尼克号大家都知道哈,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算得上是航海史上一场重大的悲剧,那别的船沉了也没这么轰动,为啥它沉了就这么轰动呢?这是因为泰坦尼克号是英国白星航运公司旗下的,3艘奥林匹克级别的游轮之一,这三艘游轮分别是奥林匹克号、泰坦尼克号和不列颠号。泰坦尼克号在它服役期间,是全球最大的海上轮船,号称永不沉没、梦幻之船。所以它本身就像轮船界的一个明星一样被媒体贴上了各种标签,没出事之前就已经很出名了,结果最后还真的撞上冰山了,船上当时一共2224人,包括船长爱德华-约翰-史密斯在内最后遇难人数一共是1514人。不过今天,咱们不讲泰坦尼克号,它的故事大部分人都知道,咱们今天要讲空中的泰坦尼克-兴登堡号空难!

这个飞艇看起来就像红警里面的基洛夫飞艇,它在红警里面的表现是攻击力高,血厚耐打,只要飞到对方基地上面,游戏基本上就结束了!红警里面的基洛夫飞艇的原形,其实就是照着它这种飞艇设计出来的,像这样的飞艇一共分三种,分别是硬式飞艇、软式飞艇和半硬式飞艇。这种飞艇飞行的主要原理跟气球一样,就是靠储存比空气轻的气体,然后它就能飘起来,所以飞艇基本上不需要什么燃料,只需要一个发动机驱动几个螺旋桨就可以长时间飞行。这种飞艇曾经被大规模用于海上巡逻,远程轰炸和民用交通工具。

最著名的就是德国的齐柏林飞艇舰队,在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齐柏林飞艇舰队可是德军的终极武器,飞艇一出,可以说是无坚不摧,战无不胜!那有人会问了,飞艇看起来就笨拙,体积大,飞的还慢,飞机一打不就给打下来了吗。当时的情况可不是你想象的样子,一战刚开始的时候,飞机的性能还特别差,基本上就是靠飞行员座位前面的一挺机枪来造成伤害,当时的飞机也可以装载炸弹,但是装弹量特别少。德军的齐柏林飞艇就不一样了,首先在炸弹装载量上就完爆当时的飞机,其次德国的飞艇舰队一般都是晚上出来,再加上当时的飞机几乎不能在夜间飞行,下面敌方基地的照明灯就像这些飞艇的灯塔一样,所以飞艇只需要朝着有灯光的地方飞,然后扔炸弹就完事了,等天快亮了它们就开始返航,飞机也抓不到这些飞艇,所以当时这种飞艇一度特别受德军的欢迎。
今天咱们要讲这个是史上最大的飞艇【兴登堡号】,它有多大呢,一架波音747飞机的长度是70米左右,这个兴登堡号飞艇的长度足足有245米,比3架波音747飞机加起来还长;高41米,重220吨,简直就是飞艇界的泰坦尼克,而且他的长度也只比泰坦尼克号短20米左右。【兴登堡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器,代表了当时航空交通技术的最高水平!

当时能乘坐兴登堡号飞艇的人,那可是非富即贵,可比在埃菲尔铁塔上的全景餐厅吃一顿饭还奢侈。一张德国到美国的兴登堡单程票价在当时是400美元,相当于今天大约7000美元,折合人民币5万多元。而且根据当时坐过兴登堡飞艇的人描述,这个飞艇在飞行的时候那是相当的平稳。就是那种你立起来一根铅笔,铅笔都不会倒的平稳。这种平稳程度在当时绝大部分的飞艇中间都不可能达到,但是兴登堡号就可以。兴登堡飞艇里面有15个摩天轮似的隔舱,分别装着16个巨型气囊,每个气囊里都充满了氢气。氢气是重点,圈起来咱们一会再重点讲!
乘客能够活动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前下方的这个区域,乘客区分上下两层,上面的一层主要是给乘客居住的小房间,两侧是公共舱室,甲板两侧是长方形的倾斜窗户,专门供乘客观赏窗外景观。下面一层有洗手间,一个让工作人员使用的餐厅,还有一个吸烟室。每个进出吸烟室的乘客都会被工作人员严格检查。因为周围的16个大气囊里可是都充满了氢气,一个火星就能把整个飞艇给点着了!

下面就开始讲重点,兴登堡号飞艇在开始设计的时候,本来选择的不是氢气来给飞艇提供浮力,他们的首选是氦气,原因很简单嘛,因为氢气容易燃烧,比较危险,氦气不会燃烧,所以飞艇上使用氦气是最安全的气体。但是在建兴登堡号的时候,氦气还是一种特别稀有并且十分昂贵的气体,当时没有办法大量生产氦气,而且当时只有美国能产出部分氦气,美国当时还出台了一项政策,禁止氦气出口。所以面临种种制约,德国工程师们被迫重新设计兴登堡号,改用氢气升空,虽然用氢气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但是好处也是大大的!首先氢气便宜,只要是个工业国家都可以大量生产氢气,其次是氢气提供的浮力要比氦气大,这样一来同样体积的气体,氢气就可以多带好多东西,就增加了载人数量。而且氢气也不是第一次被使用在这种飞行器上,早在飞艇技术成熟之前的各种气球式飞行器中,使用的都是氢气。危险性是有的,但是只要设计合理,小心操作,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着火爆炸这种问题的,再加上德国飞艇公司有长时间使用氢气飞艇的经验,所以最后兴登堡号还是选择了使用氢气。开始的时候,兴登堡号的表现非常良好,光是1936年一年的时间,兴登堡号就完成了17次横跨大西洋的往返旅行,其中10次飞往美国,7次飞往巴西,都没出过问题。
直到1937年5月3号的晚上,兴登堡号离开法兰克福飞往莱克湖,没人知道,这将会是它最后一次航行。原本计划3天以后飞艇在莱克湖降落,但是等到5月6号到达莱克湖的时候,正好赶上当地出现雷暴天气,所以为了避开雷暴,飞艇推迟了降落时间,在空中盘旋了几个小时避开雷暴,晚上7点左右的时候兴登堡号才准备降落,当时飞艇距离地面高度是200米,一切按部就班,飞艇停的位置也很精准,7点21分的时候地面工作人员抓住了从飞艇上抛下来的降落绳,4分钟之后,飞艇尾部突然发生爆炸,然后仅仅36秒的时间整个飞艇就变成一团火球坠毁在地面上!

整个事件发生的速度之快,以至于让一名现场播报员语气瞬间失控,短短36秒,长245米高41米的兴登堡号就化成了一团火球,整个空难事件飞艇上死亡35人,幸存62人,除此之外还有一名地面工作人员死亡。那有人会好奇幸存的62个人是怎么逃出生天的?这就和飞艇的设计有关系了,飞艇上乘客和人员活动的位置主要是靠前下方的这个位置,而且这次空难的爆炸点刚好还是在飞艇的尾部,再加上当时兴登堡号本身就是处于降落状态,距离地面只有200米高,当时飞艇从爆炸到地面还是有一个缓冲过程的,然后大部分的乘客都从上下两层甲板旁边的窗户跳出来逃生的,要是正常飞行时的高度,估计还没等飞艇掉到地面上,上面整个气囊就全烧完了。就算有这么多的幸存者,这次的空难事件还是成为了那个时代航空界最惨重的灾难之一,影响力不亚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同时兴登堡空难事件也成为了飞艇时代终结的一个标志!

兴登堡号1931年在德国腓特烈港开始建造,1936年完工,以德国陆军元帅保罗-冯-兴登堡命名,图片上是当时正在建造的控制间,里面包括总控室,导航室和观察区,负责人员在这个控制间里飞艇的各项指标,以及切换释放氢气的开关。关于兴登堡号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一直是一个谜,没人确切的知道最初的着火点,也不知道火源是什么。所以就产生了很多关于爆炸原因的推论,有人说是人为的阴谋论,也有说是氢气泄露的机械故障,总之就是说法不一,感觉当时的雷暴天气可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影响。
关注分享,素质点赞~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