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姜白石,22岁写《扬州慢》成宋词巅峰,南宋词宗,江湖清客

2022-11-18 12:29 作者:呓芜子  | 我要投稿

我,姜白石,22岁写《扬州慢》成宋词巅峰,南宋词宗,江湖清客

姜夔[kuí]


00:41


(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德兴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 〔宋代〕


00:55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01:04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02:03


姜夔的词风:

如仙人般,清冷孤绝。

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

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姜夔《踏莎行》

留存84首词,首首上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姜夔的评价:

继苏东坡(苏轼)之后,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号称“四绝”的文艺全才。同时又称姜四无,少年失怙无父母、今年四次科举失败无工作、中年漂泊江湖无房产、老年遭遇火灾积蓄全无。

上天给他了极高的天赋,就给了他多坎坷的生活。


02:05


宋绍兴24年出生江西鄱阳

其父姜噩,绍兴30年进士

汉阳(湖北武汉)县令

在姜夔14岁那年病逝,寄养婚配姐姐家

《扬州慢》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悲慨与忧悯弥散期间

李贺20出头写的

杜甫20岁写的


02:54


夔第1次参加科举落地不中


03:11

22岁的姜夔匹马入扬州,彼时的大宋历经靖康之耻,偏安江南数十载。北方金人,刀兵不断。杜牧笔下春风十里,繁华如烟的扬州城已经十世九空。姜夔看到的是冰冷空寂,野麦满城。

草木本无情,姜夔写下:


就连扬州城的草木都厌倦了战争。

在姜夔的眼里,这座空城似乎有了生命。所有的荒芜都在诉说往昔的繁华。

杜牧诗里的: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如今这二十四桥犹在,但这轮幽独冷月,却已然暗哑无光了,哪儿还有玉人吹箫其上呢?

所以姜夔写道: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姜夔一生时常以三生杜牧自诩

为杜郎庆幸没有活到现在

亲眼看到扬州城的衰败破落。

他20出头的年纪,着青衣,骑白马,游历江淮,看过大好河山,闻过丝竹声乐,饮过醉人的好酒,经历了惨败与生死离别,尝过了身世孤苦的滋味。但人生依旧像一张并未完全展开的洁白纸张,充满了鲜活期待。

《扬州慢》下笔是空茫苍凉的↓

收笔却是缱绻忧伤↓

虽有黍离之悲,却也有少年情怀。

接下来的十年里,姜夔旅食于江淮、湘中一代。

10年4次科举全部落榜,即使他写下了《扬州慢》,在南宋文坛有了一定名气。

任他姜夔如何晓音律,精诗书,工书画才华横溢,但在考场上他就是一无是处。

这些采血在应试中都是毫无用处的附庸。

那本就是读书人不做官就没有出路的年代,偌大一部《宋史》除了《乐志》中稍有提,就再也没有这位大词宗的只言片语了。

处江湖之远,未踏庙堂之高。

南宋的张炎《词源》中的评价:

清雅的姜夔词,想必是不愿将功名之事,写入其中的?

江夔写词是万万不肯落在实地的

因为在现实里他已经陷入泥沼,挣扎不止了。

年过三十尚未立业,告别汉阳写下:

《探春慢》

乘船东下浙江湖州,奔赴安稳生活。结识南宋大诗人萧德藻(萧德藻、陆游、范成大齐名的文坛大佬)

萧德藻对江夔的才华极为赏识,将自己的侄女嫁给江夔,引荐给文坛名士,移居湖州,叫到身边承担开支。

人生转折点,与萧德藻的结识,认识诗坛大佬杨万里。

杨万里的评价:

并把姜夔安利给了曾官至参知政事的范成大

大理学家朱熹喜爱姜夔所作的乐曲。

姜夔与辛弃疾梦幻联动,隔空唱和,互为知己。虽为布衣,但其朋友圈里不乏权贵名流。

在寓居湖州期间,姜夔曾卜居弁山白石洞下,朋友都戏称他为“白石道人”

姜奎以诗答曰:

这既是姜夔的自我调侃,也暗含了姜夔的心思。若是自己能像那白石仙人一样吃白石就能活,也不需要寄人篱下了吧。

姜夔的词曲集,便都以“白石”命名

自号“姜白石”

江夔的词虽然以清冷骚雅著称,但他也不乏有大气之作。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 · 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李白之大气:

黄河之水天上来

晏殊之大气:

苏轼之大气:

此心安处是吾乡

姜夔之大气:

不因他未曾见过辽阔的风景而逊色。若他将整个心灵世界至于笔端,短短的一阕词也可以自称宇宙。


09:27


萧德藻年事已高,被子侄从湖州接走,姜夔失去依靠。举家迁往杭州,张鉴包揽姜夔的生活开销,友人的惺惺相惜。

即使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是赤心相对亲如兄弟。


10:10

4

3岁的姜夔给朝廷献上了《大乐议》《琴瑟考古图》期望得到赏识。结果不理想。


10:21


又奉上了《圣宋铙歌鼓吹12章》,受到了重视,破格允许他到礼部参加进士考试。尝到了第5次科举失败的滋味。

他的灰心化如一首花团锦簇的词,更显流落寡欢。《浣溪沙》


我,姜白石,22岁写《扬州慢》成宋词巅峰,南宋词宗,江湖清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