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年最爽的一部剧,怎么就烂尾了

2020-03-17 13:52 作者:浪潮工作室  | 我要投稿

宅在家的这一个月,除了工作、做饭、看新闻,就是刷剧了。

短时间内接收从各路媒体推来的疫情消息,差点没把人给整崩溃。

直到我看到这个:

《梨泰院Class》最开始在某短视频平台火起来,就是因为这个耳光。

看多了韩剧里柔柔弱弱、长发飘飘的女生,《梨泰院Class》里女生的行事风格让人神清气爽。

认准的事情就去做,认准的人就去跟,遇到让自己不开心的事情,就直接怼回去。

没错,赵以瑞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智商高,情商高,家境好,门门功课第一,聪明又漂亮,还是Ins网红。性格干脆果断,不按套路出牌,但又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总之,普通人可望而不可求的世俗成功,在她眼里那就是小菜一碟。

世上还有比这更爽的事吗?

在其它地方可能没有,但在《梨泰院Class》里还有,那就是触底反弹,然后升级打怪的逆袭剧情。

再悲惨的小人物,也能逆袭

《梨泰院Class》用了整整两集的时长,交代男主角朴世路的学生时代:因为替同学出头被迫退学,父亲意外身亡,自己深陷牢狱有了案底。

这种剧情和角色设定,要么变成《悲惨世界》里那种社会新闻,要么变成《基督山伯爵》式的复仇戏码。

但在《梨泰院Class》里,男主的悲惨人生还有巧妙的设计——可以惨,但是也不能让他太惨。既惨,又能像爽剧那样,照顾好观众的小心脏。

因此,朴世路这个“史上最惨韩剧男主角”,即使没钱,主角光环也不会少:

高中没有毕业,在远洋航船上工作几年之后,就在梨泰院这样的地方开一家店;

男主角的店就算被举报,两个月不能营业,也可以经常和朋友去酒吧;

不会做营销,不会搞网红店,就有赵以瑞这个外援;

以及普通人根本羡慕不来的投资眼光:

不过,我觉得朴世路这个角色身上最大的爽点,还不是触底反弹的开挂人生。

有一句话叫“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过这么头铁的人,撞了南墙之后,不仅没有回头,还能越走越远。

剧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新来的狱友看到男主角在监狱里也看书学习,说:

“我们这样有前科的人别人是不会雇佣的。”

朴世路的回答是:

“因为出生贫穷,因为没有学习,因为有前科,所以你说不行,但是,不要拿你的理论来说服我。”

所以即使面对信奉弱肉强食的长家会长,愣头青男主角在气势上也一点没输。

虽然,这两个人实际的阶层和身份的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即使是在剧里。

其实,《梨泰院Class》是一部很强调“身份”的电视剧:

长家会长第一次出场,周围人的反应就说明,这个人处于金字塔顶端;

穷人家的小孩在学校被欺负是因为出身低微,身边的人都沉默不语,因为霸凌者是富二代;

女主人公赵以瑞被同学的母亲找麻烦,选择怼回去,老师强调人家是区长夫人,这么做会带来麻烦;

长家的长子,警告男主人公 不要接近自己的心上人,也是在强调“身份”——即将继承家业的富二代,和高中没毕业的小老板;

赵以瑞愿意花精力去应付的“傻瓜”,是“检察长的女儿”、“圆形毛织品社长的女儿”,她对剧中的男二号说:“我愿意和你来往是因为我知道你是富二代”。

尽管才20岁,但是女主角赵以瑞身上有着介于青少年和成年人之间,看透世情的老成

《梨泰院class》里,其实每个人都懂的社会规则和潜规则,男主角也懂。 

但在剧情的安排下,他不愿服从这套规则,不愿被阶级身份绑架,最后竟然也能成功了。被生活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的我们,看着简直不要太爽。

韩国社会,跃迁没那么简单

但真实的世界,尤其是真实的阶层跃迁,没这么简单。

韩国有一个纪录片叫《我的家在考试院》,里面有一个细节提到——

有一些常年住在这里、没有地方可去的人,不一定就是因为懒、坏、好吃懒做沦落到这里。这些人以前可能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一次失业或者一次错误的投资,人生可能就从此一蹶不振了[1]。

阶层的向下滑动,可能没你想的那么难。但阶级的向上流动,就很难了。尤其是在今天的韩国社会。

前几年,韩国的论坛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儿,叫 “2030勺子阶级理论”。这个话从那句“含着金汤勺出生”来的,意思就是父母的财产决定家庭的地位。

韩国年轻人自嘲,根据爹妈有多少财产,自己可以分为“金勺、银勺、铜勺和土勺。”

2017年一项针对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中,超过一半的韩国大学生选出的成功的第一要素也是“父母的财力”[2]。

不要说像男主角这样中途辍学了,今天的韩国年轻人想考上好大学,过上安安稳稳的普通人生活,都需要拼尽十二分努力。中间需要拼脑力、拼体力,还要拼爹妈的财力。

高中阶段不仅要在学校上课,很多孩子下了课之后还要去补习班。这些补习班费用高昂,加重了家长的负担。

《纽约时报》曾有一篇报道专门介绍韩国的补习班学校。文中将这种制度称之为“韩国教育体系的中流砥柱”[3];在这个地方,学生起码会待到晚上十点,如果是高中生,每天只有五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3]。

而早在2013年,韩国的补习班老师就已经超过了学校里的普通教师[4]。

 因为孩子的教育支出过高,一些人根本来不及为自己退休之后的生活做打算,这导致了韩国45%的老年贫困率[4]。

家长负担重,学生的担子也不清。

EBS有一个纪录片专门讲述韩国准备高考的孩子。其中有个细节特别让人印象深刻:一个学生因为长期不停地学习,手都磨破了,还坚持用腕部的力量继续学习。 

2014年,一项针对30个国家的调查中也发现,韩国学生的幸福感最低、压力最大;而导致他们压力大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学业压力”[5]。

有些学生,甚至会因为学业压力过大自杀;尤其是春季开学季3月,是一年中韩国10-19岁的未成年学生自杀人数最多的时候[6]。

备考过程疲惫不堪,考试本身也是体力消耗战。

跟中国高考时长两天,一天考两门的量相比,韩国的大学入学考试本身就让人崩溃得多——需要在一天内完成五门考试,从早上8:40到下午17:40。

即使成功考上大学,未来还是前途茫茫,因为找工作的压力也很大。 

在纪录片《考试的背叛》中,一个大四的学生说:“最主要的是精神紧张,然后是漆黑的未来,这最让我不安。因为不安,精神上就会开始疲惫无力。”


脱离现实背景,爽片还剩下安慰

但这些韩国社会普遍遭遇的困境,在《梨泰院Class》的剧中都不见了——掩盖了真相的警察会良心不安;坐了冤狱的主角有机会翻盘;理想主义者能够感化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帮他实现理想;不出预料,坏人会得到惩罚,好人也会有好报。

不只是主角,就算是配角在这里面都有光环。

被富二代欺负的高中同学,长期被霸凌不仅没有留下心理阴影,还可以忍辱负重,和男主角一起复仇。而且内心依然是一个阳光大男孩。

现实是,韩国曾经发生过更为严重的校园霸凌。2017年9月,韩国釜山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校园霸凌案。五个女生把一个女生拖到一处工地上,进行了长达1个小时40分钟的殴打,女生浑身是血跪在地上的照片疯传韩国。

而经受过霸凌的被害人,常常一生都伴随着抹不掉的心理阴影。

像剧中人那么幸运,太难了,

所以,尽管是一部以高口碑开头的剧,在脱离现实的设定下,还是免不了以低口碑结尾。

尤其是在情节拖沓、男女主角人设崩塌时,这部剧又重回韩剧老套路:

女主角天使面孔魔鬼身材干啥啥都行,再加上这么飒的性格,在观众眼里是要做一番大事业的,可她却为男主角的拒绝烦恼不已。

尽管编剧让这个角色说出这样的台词

男主角这么就更扯了,喜欢了女二号吴秀雅十多年,某个瞬间,突然就看到忙前忙后为他拉投资的以瑞了。感情线这么混乱,男主角的复仇商战线就更别说了——赵以瑞绝对是今年最厉害的女主角,这个剧我站她!

其实这个剧烂尾太正常了。已知:“男主角朴世路不能改变自己的初衷”,以及“他是一个一文不名的小人物”,那么“如何完成复仇逆袭”?

于是编剧给了男主角赵以瑞这个大杀器,并且让她强行一心一意只为男主角办事,就算中间被拒绝N次。

说白了,还是编剧的能力配不上这个剧的野心。不过也别忘了,这毕竟是个韩剧,其它都是浮云,谈情说爱才是正头。

即便如此,我还是能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花费整个周末,看完这部像是“奶头乐”的爽片韩剧。

明明知道里面的故事是编的,这样的光环不会降临在自己头上,还是乐此不疲地为剧中人振奋或紧张。 

因为虚构的故事可能是一把刀,刺破虚假的现实;也可能是一杯糖水,给现实中疲惫不堪的人一点点甜。

起码,故事里的人物,都有一个公正的结局。现实这么糟心,人总要留点希望给自己。


参考文献:

[1] EBS.(2019).我的家是考试院.

[2] 李到擎.(2018).中韩90后一代青年的阶层上升和流动意识之比较研究.浙江大学

[3]The New York Times.(2014).An assult upon our children.

[4] The New York Times.(2013).Asia’s College Exam Mania.

[5] Reuters.(2014).South Korean children finish last in happiness survey.

[6] Koreaherald.(2015).South Korea still has top OECD suicide rate.


今年最爽的一部剧,怎么就烂尾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