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579“猎人”,以保时捷为名的轻型全地形轻型军车

在1953年初,联邦国防技术和采购办公室寻找一种轻型越野军车,以替代联邦德国陆军装备的吉普等车型,保时捷公司作为参与项目的3家公司之一提出了保时捷579“猎人”,这是二战之后第一款直接以保时捷为名的汽车,它的设计思路与二战德军广泛装备的“桶车”类似,具有优秀的越野性能。

保时捷579空重约1000千克,车长3.7米,宽1.6米,轴距2.06米,它有一个浴缸式的一体式防水车身,早期版本车体就像个澡盆且没有车门,驾驶员和乘客直接跨上车内,车顶用折叠帆布棚遮挡,包括驾驶员在内可以搭乘4人。

该车的发动机改进自保时捷356跑车的发动机,安装在车体后部,起初为1.5升水平对置4缸风冷汽油机,后来进一步改进为1.6升汽油机,它可以输出约50马力,匹配5速变速箱,4轮驱动,驾驶员也可以在公路行驶状态下断开后轮的动力连接,车辆最大公路速度100千米/小时。

这款车并不强调两栖行驶能力,早期部分车后部安装了螺旋桨,具备一定的水上行驶能力,后来取消了这一配置,不过防水的车体仍然漂浮,可以用外力牵引等方式渡过一些平静的水域。

军方在1956年获得了6辆原型车用于测试,期间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车轴断裂、启动电机故障、噪音大等,还有一些设计上的不合理,例如挡风玻璃太小、脚踏板距离太近等。保时捷579经过改进优化后确实算得上一款优秀的轻型全地形车,这款小车放在今天也不过时,但当时保时捷公司却存在重大问题。

从二战中走出来的保时捷公司尚未恢复元气,暂时不具备大规模量产军车的能力,况且该公司在跑车等领域有建树,一些商用气息也影响了保时捷579,例如它的发动机“吃不惯”低质机油。

保时捷公司在此项目上花费了180万马克,预计生产型的单车成本也不便宜,因此联邦国防军并没有开出大订单,只购买了几十辆用于测试。根据保时捷新闻中心的网络报道介绍,该公司总共建造了71辆保时捷579,其中国防军获得了50辆,其他的进入了民间市场,公司因为“财务”和“市场”的原因终止了项目,在2018年左右,存世的保时捷579大约有50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