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被某些学习视频浪费时间。
我的高三是看着某些学习视频,清醒的堕落,满怀希望的日渐绝望。不是说那些学习视频没用,而是说你真正缺少的或许不是学习方法,或许是勇气,或许是清晰的方向。
你应当批判性看待任何事物。
个人经历感受
除了现在正在经历高三的学牲,我作为最接近高三和高考的大一新生是有一定话语权的。我的高三就是在反复的清醒与堕落中度过。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我去看那一个个学习方法视频,被各种新鲜的学习思想和方式吸引,它们给我了希望,让我知道有多种途径去抵达梦想的彼岸。不过也给了我绝望,在徘徊幻想中我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实践这些高人学习经验的勇气,也没有能力。高考前几周,我鼓起勇气向学校申请回家自学,并欣喜于我终于有他们视频所说“超车”的机遇去实践他们给的那些方案。
结果我“失败”了,这是大部分人不愿说出的结果。我几乎一事无成的或发呆或打游戏地消磨“临刑”前仅剩的光阴。我被假象欺骗。那些学习思想和方法视频或许是一种麻痹剂,在给你打鸡血让你相信无论时间有多短你都有机会的同时,给你灌输大量很可能就不适用于你的方法?
回过头去向,他们是做视频的,现在已经不是学生了,你能指望他们给出更符合现在学生情况的建议吗?他们或许有人躬身从事教育事业,很有经验,但你想想你的那些老师难道比学生更了解学生吗?他们给的都是普遍存在的现状,这会让你觉得他很有洞察力,一语中的。然而他视频中的解决方案却也是泛泛而谈。比方说,生病同一种症状,解决方法怎么可能一样?可针对不同学生的解决方案又往往是他们的付费内容。(我没买过,不做评价)所以请你想一想,你所观看的学习视频到底给你带了什么?5分钟的一腔热血,还是源源不断的希望?
一点建议
1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给自己定制个性化学习方案,记住“学习”,“学”指模仿,“习”指实践。
1.1 不要盲目相信任何学习方法和技巧,只有自己去用去试才能知道。
1.2 问优秀学长学姐他们的学习方法。他们至少和你一个学校,学习风气什么的都彼此清楚一些,这点比那些视频强。
1.3 一切方案基于自身。你需要找到方法知道自己薄弱的地方(比如,看错题),你需要知道如何衡量一个学习任务的投产比(你投入的时间精力和你实际收益的比值,一个极端例子:可能有个东西你不会,但它考试出现概率极低,而且就算出现也占分很少,那么你花了一天弄懂就相当于浪费一天时间,这就是投产比过大,收效甚微)当你会衡量投产比的时候你就应当应该以什么次序去学什么内容(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去学),这时候才轮到学习方法。你需要找到适合自身能力、课程内容和难度等的学习方法,当然也需要经过你对它投产比的检验判断它是否适合你。最简单的方式是在你以前的学习方法上改进,去观察询问班内或别的班学霸是有些学习上的事是怎么做,取长补短。这一段我想告诉你,学习方法没那么重要到要命,最要命的是你一直在错误的方向上做自我感动的假努力,高考后仰天长叹“我尽力了”。
2 如果你感到焦虑、绝望、痛苦,试着变勇敢,去改变。“生活中只有三种选择:改变、接受或者离开。最遭的情况是坐在那里希望自己改变却没有改变,希望自己离开却没离开,同时对一切没有完全接受。”身处绝境,不做改变等同于等死,做出改变才会有新的可能。在感到必须做出改变时,尝试做一些极端的事,尽量不要给自己余地。只要自己还有退路,就会被自己恐惧担忧的情绪控制而一直妥协。(具体的极端程度需要自己把控,原则就是没有退路)
关于玩手机的问题,你最好确保你学校、学习都不需要再用到手机,然后让你自己永远拿不到手机,如果实在有事可以考虑在必要时用家长手机。至于代偿的问题,我相信如果你拿不到任何电子设备,痛苦一阵子也就习惯了。电子设备太容易分散你的注意力,又能给你带来愉悦感,对于大部分人,想循序渐进地戒掉几乎不可能(毕竟没有像戒毒所解毒那样的监管,你也没有那样强的意志力)。
3 当你在学校学习十分痛苦焦虑时,我不建议回家,除非你已经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案,并至少持续坚持了一个月(虚数,坚持了越久越好)。对于大部分普通生,在学校你有保底的学习时长,在家可能就是耍手机看电脑的无底洞了。
—————————————————————————————————————————
正文结束,杂谈开始:
Q:你个失败者凭啥说这些?
A:“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拉里佩奇或是谢尔盖布林不会研发搜索引擎,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巨人的工具》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
“前车倒了千千辆,后车过了亦如然……”——《水浒传》
Q:你的建议不也是和视频一样的大道理吗?
A:“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本意在点拨你们自己寻找到学海的出路,而不是让你们总走别人的老路。老路过去走的通,现在不一定走的通。“世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
Q:为啥不做成视频?
A:专栏文章只推给真正的有缘人。大部分学习方法类视频上放的东西无非毫不相干风景或电影片段,完全没有必要,视频是数字媒体时代最擅长的剥削人们注意力的形式之一。而且阅读的知识吸收率和效率都高于听讲(显然眼睛看比别人嘴巴动快)。我自然知道做视频才有机会火,火了就可以用收费咨询的方式割韭菜。如果我有一天想挣钱,自然会去做视频,然后把自己的理念不断炒冷饭一样一直换个皮囊发一次。至少现在,我不愿意。
这篇我只说了一点点东西,我或许还会再写一些,有缘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