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的哲学和哲学的原理
新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有多种定义,典型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事物的相互关系,对应的哲学研究对象是事物的关系,非典型的研究对象是科学事物存在、运动和变化的抽象化原理,对应的哲学研究对象是事物存在、运动和变化的抽象化原理。科学哲学既以科学事物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科学哲学是科学事物关系学,对应的哲学以一般事物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哲学是一般事物关系学;也以科学事物的原理为研究对象,科学哲学是科学事物的原理学,对应的哲学是以一般事物的原理为研究对象,哲学是一般事物的原理学。新科学哲学的典型研究对象和非典型研究对象适合科学哲学价值论的等效原理。
从研究对象定义的新科学哲学有很多种,新科学哲学可以是科学事物的关系学,可以是科学事物的原理学,还可以是科学事物的效用学,即:新科学哲学是有关科学事物效用或性能的理论科学,对应的新哲学则是有关事物效用或性能的理论科学。关系学、原理学和效用学的“三大特征”是新科学哲学区别于其它科学哲学的主要特征,也是对应的新哲学区别于其它哲学的主要标志。科学哲学的新旧之分适合科学哲学的相对性原理,旧的科学哲学曾经是“新”科学哲学,新的科学哲学将是“旧”科学哲学,科学和科学哲学的新旧形态适合科学哲学等效性的对应原理或对应性的等效原理。
什么是新科学哲学的第一性原理或等效原理?举一个计时的例子,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每年转过一圈,既可以把地球在太阳椭圆轨道的最东点或最西点作为一年的起点,也可以把地球在太阳椭圆轨道的最南点或最北点作为一年的起点,从地球运动“位置定时”的参考点衡量,以地球公转轨道的最东瑞或最西端和以地球公转轨道的最南端或最北端作为“一年计时”的基准点没有实质的区别。
两种或多种地球的“位置计时”适合科学哲学等效性的相对性原理或相对性的等效原理。北京位于国际标准时区的“东八区”,北京时间是世界东八区的报时系统,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巴黎时间、纽约时间、东京时间的换算关系适合时间哲学格林威治时间统一论或标准论的等效关系。格林威治时间充当世界的标准时间好似目前的美元充当了世界货币。

举一个结构或体系的例子,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地球自身也产生自转,地球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自转一周是一天,除了地球人类文化中心主义的考量以外,天文学家也考虑了非人类文化中心主义的记时方式,比如:月球自转一周的“一天”,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一年”等,天文学家把地球时间设定为“宇宙时间”好似他们把格林威治时间设定为“地球时间”,宇宙时间和地球时间的设定方式适合时间哲学逻辑轮的等效原理。
从天体运行稳定性所依据的力学原理进行衡量,月球的自转和不自转不影响月球公转的稳定性,地球的自转和不自转也不影响地球公转的稳定性。地月系结构的稳定性与月球的自转和不自转无关,地日系结构的稳定性与地球的自转和不自转无关。事物的无关性在科学哲学上表现为无差异原理和不可区分原理,而无差异和不可区分原理只是科学哲学等效原理的两种表现形式。
月球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公转与地月系的结构和稳定性无关,地球顺时针和逆时针的公转与地日系的结构和稳定性无关,事物的无关性在科学哲学上抽象为无差异性和不可区分性的等效原理。月球和地球顺时针和逆时针自转的不确定性证明了,可以从哲学的等效原理直接推导哲学的测不准原理或不确定性原理,这是等效原理作为科学哲学“第一性原理”的基本含义。月球或卫星公转运动和地球或行星公转运动的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测不准性或不确定性抽象为科学哲学的测不准原理或不确定性原理。
可以把科学哲学的原理分为静态和动态的两种类型,等效原理相当于静态的转换原理,转换原理相当于静态的等效原理。当甲事物转化为乙事物或乙事物转化为甲事物时,甲乙事物既表现为动态的转换关系,也表现为静态的等效关系,比如: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通过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化学组合和水分子既适合动态的转化原理,也适合静态的等效原理。一般而言,当甲事物和乙事物适合动态的转换关系时,甲乙两种事物也适合静态的等效关系。
正向关系成立,反向关系不一定成立,或者反向关系成立,正向关系不一定成立。当甲事物和乙事物适合静态的等效关系时,甲乙两种事物不一定适合动态的转换关系,可能适合,可能不适合,当甲乙两种事物也适合动态的转化关系时,甲事物和乙事物的正向转换性和反向转换性适合科学哲学的对应性原理;当甲乙两种事物不适合动态的转化关系时,甲事物和乙事物的正向转换性和反向转换性适合科学哲学的对应性破缺原理。比如: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复合成一个水分子,正向性转换关系成立;一个水分子分解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反向性的转换关系也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