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 影评系列之“我也来改改剧”
小说《封神演义》影视化改编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我看了这个问题主创的亲自答,我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呀,这是在诸多宣发之中的一股清流。
大家心里都特别清楚封神演义原文是什么样子,就IP这四个字特别好看而已,但是你细扒那个叙事逻辑,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散。
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人物之间缺少关联,心理描写毫无逻辑,突然之间就天女散花到处斗法。
观众爱看的是什么?就是神仙斗法,可是神仙斗法是超级特效场面,在缺乏叙事支撑的情况下撑不起完整的电影。
神仙为什么会斗法,自己也不清楚,天命是一只无形的手,冥冥之中控制了所有人,每一个人的行动都缺少逻辑,他仿佛就是为了完成天命这一幅延绵不绝的画卷而进行的。
现在我说就遵照原著来拍,那不得拍的很散,有啥意思呢?
用一句不太礼貌的话来说,那就是《封神第一部》真的在遵照原著拍,至少“散”的内核体现的很好。

但是封神榜的故事是一个超级无敌大IP,以他的一个基础神话脉络的存在,可以串联起各种各样不同的神话人物,甚至你还可以拉出西游记的东西来讲。
不过谈到IP核心,有一部电视剧已经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那就是《宝莲灯》。
宝莲灯的真正主角肯定不是沉香,而是二郎神杨戬,是我心目中最最完美的二郎神,扮演者是焦恩俊。
它的核心主题就是天条,王母要用天条封印三圣母需要标志人,神之间不能通婚,围绕这个东西串联起了各种各样的故事,里面有西游记,有封神榜,有沉香,有红孩儿……要啥有啥玉鼎真人还扮演了菩提祖师。
《宝莲灯》把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的非常完整,除了刘彦昌…不知道他在那个地方到底起了什么作用,线索人物吗?
整个宝莲灯的故事,要家庭有家庭,要权谋有权谋,要神仙斗法也有神仙斗法,而且是那种智商特别在线,能够被人反复咀嚼的恋爱故事。
杨戬和敖寸心的情感变化,放到现在的知乎都是很好的问题,以及能够从中找到夫妻、恋人,以及重回朋友的相处关系。
敖寸心对杨戬的一见倾心,结婚之后的歇斯底里,离婚之后为了杨戬奋不顾身牺牲自己,真是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
更重要的是她的扮演者林湘萍还出演了《宝莲灯》里沉香的“娃娃亲”情侣丁香,虽然是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大的系列中以不同的角色出现,基本上观众可以分得很清楚,完全不会串。
说回宝莲灯IP,王母在里面动用天条这一概念,强行把天条变成了天命,其实就是规避了天命的强决定论,如果一切都是天命所为,那里面的角色人物动机和关系都会变得非常机械降神。但是围绕天条这个概念就完全不同了,有很多种方向的哲学反思可以细细来聊。
要看神仙打架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各种特效法术到处乱飞,杨戬和三叉戟都还有一段故事呢。
当然由于电视剧的体量非常的丰富,可以在极其宽松的环境里,把这些人物关系一一给梳理清楚了。
电影最多最多就三个钟头,我不知道拍得再长之后,其他观众能不能接受,反正我的膀胱绝对无法忍受。
讲道理,封神演义应该出九部,如果真的是对标魔戒/星球大战的话,正片出三部、后传出三部、前传出三部呀。
在我的理解里,前传应该演到姬发回到西岐为止,就是这部电影第一部的结尾。
正传就从闻仲太师出征开始,演到闻太师兵败绝龙岭结束。
后传就是绝龙岭之后的故事,直到殷寿自焚摘星楼完。
也就是说封神电影的第一部其实应该用三部电影的体量来重新塑造对于封神演义这个IP的描述——如果能够像星球大战那样自然就更好。
可是问题就在这儿,因为封神演义的IP是有着非常厚重的文学记录,而星球大战则是一个独立的版权。

我不说这个电影,讲另外两个动画。
一个是《哪吒传奇》,一个是《封神榜传奇》。
你看动画在这方面就有很大的优势,费用都会比拍成电影电视剧要低很多。
《哪吒传奇》自然是以哪吒为中心来讲述整个故事,把哪吒的各种点完美的串了起来,而且他的反派是石矶娘娘和申公豹。
雷震子的出场要早很多,哪吒他身边还有一个超级可爱的好朋友,叫做小猪熊。
当然这种用可爱吉祥物作为角色的一种辅助衬托,其实是非常迪士尼的一个做法。早年《花木兰》里,木兰就有一个吉祥物木须龙。《狮子王》里还有彭彭和丁满呢。后来《怪盗joker》,joker身边还有小八呢。
进入到封神演义的剧情,也就是后半部。视角发生了一点点偏移,以二郎神杨戬作为切入,讲了他和山鬼妹妹的故事。但是里面也有爱情,在故事的倒数第2集,杨戬和山鬼还变成两只鸟飞走了。
《封神榜传奇》就更加离谱了,哪吒一开始就和桃花妹妹是青梅竹马,在讨伐商纣成功之后,他们都没有要官职,两个人手牵着手去给山区的孩子当老师了。
你说这个改编是不是在乱编?是不是你觉得过去的制作人视野还更加超前,现在越来越保守了?
没有办法呀,你看现在这个片拍出来稍微搞得先锋一点,观众的整个思想都是非常偏保守的,就直接说了不喜欢,没有那种可以接受多元化改变的态度了。
至于原因是什么,还能因为什么,时代的眼泪呗。

如果是我来讲封神第一部的话,我大概可能也许会这么说:
首先,姬发和妲己要组CP,他们两个应该是一对少年青梅竹马的情侣。
但是由于质子规定,姬发不得不去往朝歌,妲己约好要等他归来。殷寿与姬昌年少相识,情义深重,于是殷寿约定以姬发做自己义子,引来其他质子不满,埋下伏笔。
没想到父亲苏护在无意中解开了被狐狸精的封印,被附身要做大英雄,唤醒了内心的欲望,要成为天下的王,所以“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殷寿带领质子前往冀州,质子苏全孝出阵劝降,因为苏护被附身,城池飞来乱箭,殷寿挺身阻挡背上中了数箭,差点殒命,最后乱箭也射死了苏全孝。
由此触发“以父弑子”、“以臣反君”的悖行,天命开始转动。昆仑山十二道人发觉,遂动用女娲补天的几块顽石封锁天命。
顽石之力重新形成法力,压制了狐狸精,被重回封印,丧失护身法力,从苏护身上脱离。
苏护清醒过来,发现自己身处冀州城上,已被攻破。
妲己在战火中与姬发相遇重逢,姬发为罪臣之女辩护,希望与妲己长相守,殷寿最后慨然同意。
班师回朝途中,路过骷髅山白骨洞,此处正是顽石之一所在,镇压着狐狸精。
殷寿前往拜谒,随意留下笔墨——真的就随意,没有任何觊觎女娲之心。没想到笔墨竟然无意中乱了封印的咒语,狐狸精突破封印而出,邪祟之心也将顽石幻化人形,名为石矶。
五处顽石缺失一处,天命之轮开始重新转动。
壁口写着:此时如果不用一位女身献祭自己封印顽石的入口。那么天地就会生出异象,四方都会出现粮食欠收,河水浑浊,孩童早夭的怪象。此时,远在西岐的姬昌已经通过占卜得知,但他发现事件有异样,飞鸽传书给殷寿。
妲己诀别姬发与殷寿,献身自我封印顽石。
未曾想这竟然是狐狸精的阴谋,她故意留下这段话,就是为了寻找附身之体。此后狐狸精附身妲己,洗去相关记忆,获得自由。
但狐狸精万没想到,这正是通天教主的阴谋。
他在天命动荡之时,窥得通天叫即将全员陨落之未来,通天教主想要逆天改命,首要条件就是获得女娲留下的顽石,并且让顽石压制自己在法阵内,永生不得恢复法力,才能救下众人。
所以通天教主准备牺牲自己,换取教众生路。而顽石其实一直都被白狐一族封印,正传到这一世九尾白狐身上。
所以通天教主设局分离了白狐,掌握了顽石,并把石矶收于麾下。未曾想天命早已启动,此后人间将陷入战火。
石矶才是天命的人间体,她知道若是被白狐重新封印,就会重回无常混沌,所以洗脑白狐,将其变为单纯的报恩之福瑞。
在她的错误记忆里,救她之人就是殷寿,而非苏护,所以她要报恩,也让殷寿成为天下的王。
于是白狐借妲己之身,当面牛头人姬发,委身殷寿。其他质子,如崇应彪之人更是离间二人关系。众人都不知昨夜发生何事,此时殷寿收到姬昌来信……满腹狐疑回到朝歌,故事重回时间线。
但是,周喆直突然从梦中惊醒,他发现是MOSS布的一个局,是一个三体游戏,想把他困在文王姬昌的体内不得逃出。
是的,冥冥之中的封神榜天命其实并不存在,正是moss在最高的维度监控着整个世界。
所谓封神榜可以吸取死人之魂魄,变得更加强大的设定,其实就是boss在通过数字生命的增加,不断增长自己的力量。
而妲己正是被莫斯控制并长大之后的图丫丫,而通天教主,万万没想到竟然是马兆。
周喆直为何知道此事,因为他在是姬昌的时候,得到了从殷寿传来的飞鸽传书,里面的信息就是真相。他能占卜未来并不是能力,而是因为他的人间体周喆直/李雪健早已年迈,从而带来听力受损,莫斯用“健全人”的标准控制这具躯体,百密一疏。
也就是说,正是因为受损的听力和身躯,让姬昌拥有了一些可以向外看见自己是周喆直的信息。
此时,故事戛然而止。
不知这样如何?

所以我想乌尔善导演也是希望跳出封神演义原著的那个非常拧巴的结构,以新的逻辑去重新串起整个故事,只不过第一部感觉好像不太尽如人意的样子。
这么说吧,如果第二部闻仲班师回朝和西岐各路神仙斗法,这大场面讲的特别精彩的话……同时还能够收回第1部的一些伏笔和错漏。
我想观众也会愿意再给一个机会,就像虽然《大闹天竺》那么烂,但王宝强终于靠《八角笼中》掰回一局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