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反脆弱》| 勇于尝试,勇于打破稳定,5种方法提升反脆弱能力《摘自索寂魁国际营销研究

2021-12-21 10:01 作者:索寂魁一北大特邀教授  | 我要投稿

你好,今天我们为你准备的书是《反脆弱》。

这本书的名字很有意思,探究什么是“反脆弱”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什么是脆弱?

比如:你的工作压力很大,如果你不努力,积蓄不多,又没什么副业收入,那么一旦失业,你的生活风险就很大。这是一种脆弱。

又比如:你或者你的孩子找工作,如果没有行业经验、人脉资源等综合能力,只凭着一腔热情或者只会吃苦,面试失败的风险就很大,这也叫一种脆弱。

我们面对这样那样的风险时,都会焦虑不安。很容易被风险打倒,被挫折击退,这都叫脆弱。

但那些实力强大、不畏惧风险的人,难道就是“反脆弱”了吗?

绝对不是。

今天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是:反脆弱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会的能力,当你实力尚弱的时候,很多条件都还不满足的时候,你同样要面对那些不确定的风险。

所以,你需要从风险中学习,在压力下崛起,因为挫折而变得更有经验、更坚韧、更强大。

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他多年来一直专注研究如何更好地应对并利用各种未知的风险,从而增值自我,拥有更从容、更有保障的生活。

这本《反脆弱》就是他经过长期思考和实践得到的重要成果。

下面就让我为你解读《反脆弱》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首先,你会学习到如何判断反脆弱?你将从了解事物的三种特性入手,用排除法学会识别反脆弱。

接着,我们将三个方面分析反脆弱的独特优势,实实在在感受反脆弱带给我们的好处。

最后,我们从实操入手,讲解提高反脆弱能力的四种方法。

这些方法步骤清晰,通俗易懂,可以帮我们快速练就反脆弱能力,不畏风险,越挫越勇,在不确定的未来之路上赢得人生的主动权。

事不宜迟,让我们马上开启今天的学习吧。

01

首先来了解下第一部分的内容,如何判断反脆弱?

要想判断事物是不是反脆弱,需要先了解事物的有三种特性:脆弱、强韧和反脆弱。

什么样的事物是脆弱的?

一般来说,容易受到损害、被毁掉的东西是脆弱的。

比如吃饭用的瓷碗瓷盘,虽然看上去很坚硬,但要是不小心掉地上就会摔碎。所以瓷碗瓷盘是易碎的,也是脆弱的。

但如果一样东西受到冲击后没有受到伤害,并且能很快恢复如初,那就是强韧的。

像竹子就是这样一种植物。虽然很容易被风吹弯,但它能顺着风向伏倒,不容易折断。

等风一停就能回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就可以说竹子具有强韧的特点。

而我们重点要说的反脆弱,其实是作者造出来的一个新词,说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当受到压力或者遭遇风险时,非但没有被摧毁,反而能从中学习成长,变得比原来更强更好。

说起来,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反脆弱现象其实还挺普遍的。

比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就是反脆弱的典型代表。

表面上看,草被大火烧光了。但土壤经过这么一烧变得更肥沃了,埋在土里的草根有了更多的养分,反而比之前长得还要茂盛。

再比如运动健身也是一样的道理。不管是进行跑步、游泳、跳绳还是其他项目,我们的肌肉组织、心肺器官都会受到一定的压力。

在不过度训练的情况下,组织和器官的自身功能将得到改善,免疫力也会相应提高。

也就是说,适量运动带来的压力非但没有损害健康,反而让身体更强壮,所以也是反脆弱的。

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反脆弱的呢?

辨别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看遭受冲击时,某种做法带来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

如果坏处多,好处少,那就不是反脆弱的;要是好处大于坏处,那就是反脆弱的。

不是反脆弱的行为,比如:熬夜。

熬夜可以说是大部分人的通病。不管是因为工作太忙不得不晚睡,还是为了看视频、玩游戏不舍得睡,熬夜都会让身体过度透支。

如果再加上各种外部压力的冲击,人就很容易生病甚至猝死。

换句话说,和带来的短暂快乐和回报相比,熬夜的坏处要多得多,因此这种行为不是反脆弱的。

再来看具备反脆弱的行为:储蓄。

储蓄对我们来说有很多好处:一来有利息拿,二来可以应急,不至于在意外来临时慌了手脚。相比之下,储蓄的坏处很小。最多就是少买几件衣服几个包。

所以说,储蓄对个人来说是好处大于坏处,这就是反脆弱。

我们知道了如何识别反脆弱,以后再遇到难题时,就想想怎样选择是利大于弊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被情绪左右,做出更有利自身的决定。

我们解释了反脆弱的概念,也简单了解了识别反脆弱的方法。

02

下面就进入第二部分内容的解读,说一说反脆弱会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们将从降低损失、加强抗压能力、更好地成长三个方面分析反脆弱的独特优势。

首先,反脆弱能减少重大风险事件带来的影响。

虽然重大风险事件出现的频率不高,但我们很难预测这类事件什么时候会出现。一旦出现,对我们的生活将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这种难以预测又具有巨大冲击力的罕见事件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黑天鹅”事件。

因为早在17世纪前,欧洲人从没有见过黑天鹅,以为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

直到他们来到澳洲后,发现原来天鹅还有黑色的。

这个事实击溃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固有观念,引起极大的心理冲击。后来,人们就用黑天鹅来形容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

黑天鹅事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比如:2008年南方的雪灾,还有2011年日本的“311”地震,都是百年一遇的黑天鹅事件,不但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也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

必须承认的是,黑天鹅事件无法完全避免。但因为无法预测发生的时间,我们经常选择忽视它们的存在。

这么一来,相应的防范措施也就比较薄弱。一旦该类事件爆发,人们的生命财产就很容易遭受巨额损失。

然而,如果我们具备较强的反脆弱能力,就可以降低影响,减少损失。

比如:买保险这件事。

我们常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每个人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天灾人祸。

这时候,如果你提前购买了保险,那么一旦遇到车祸、生病等意外事件,就可以通过保险挽回一些损失。

特别是不幸患上重病时,至少不用因为没钱耽误治疗的时机。

某种程度上,保险让我们具备更强的反脆弱能力,当遭遇无法预测的黑天鹅事件时,能减轻由此带来的损失。

除了减少损失,反脆弱还能增强我们的抗压能力。

再次面对相同的压力时,拥有反脆弱能力的人,抗压性会强得多。缺少这种能力的人,每次都被打击,每次都容易被击垮。

假设有这么一对双胞胎。哥哥一直在银行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每月收入都差不多。弟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赚多赚少全看生意好不好。

表面上看,哥哥的收入似乎比弟弟更稳定。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觉。收入更稳定的其实是弟弟。

其中的奥秘就在于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是反脆弱的,而银行职员是脆弱的。

哥哥虽然收入稳定,但他无法保证永远都有这么多收入。如果哪天经济环境不好了,哥哥的收入就会下滑。

要是他过了35岁突然失业,就很难再找到一份差不多的工作,生活会出现很大变数。所以哥哥的职业是脆弱的。

开出租的弟弟就不一样了。他常年开车,对路况很熟。就算经济哪天不景气了,总还是有人要打车的。

只要他还愿意继续干,就有收入,而且也差不到哪儿去。

因此出租车司机这个职业是有很强的反脆弱性的,弟弟基本不用担心失业的问题。

所以说,反脆弱能力强的人,拥有更强的抗压能力。

这也给我们一个启发,在选择发展方向时,最重要的不是看这份工作是否有面子,要看它是不是具备反脆弱性。

像医生、作家、木匠、水电工这些职业,都属于反脆弱一类。

相比之下,公司职员的工作看着冬暖夏凉,但他们的收入随时可能因为外部环境的冲击变成零,是比较脆弱的。

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学习不同技能,除主业外再赚取一到两种副业收入,提升稳定赚钱的能力。这样就能拥有更多的反脆弱性,提高抗压能力。

以上就是反脆弱带给我们的第二大优势,帮助提高自身的抗压性。

反脆弱带来的第三大好处是帮助我们从错误中学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错误不是无可挽回的严重错误,而是工作和生活中比较小的,还能挽回、补救的错误。

如果我们拥有反脆弱的能力,会促使我们更多地关注导致错误的原因,思考以后怎么改进。

如果是缺少反脆弱性的人,会把注意力放在错误带来的痛苦中,害怕、厌恶犯错,也谈不上从错误中学习。

说到从错误中学习,首要的一点就是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找原因,想办法改进。

学外语就是如此。我们都知道,要想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就得听说读写全面推进。

而要做到这一点,最佳的学习方式就是将自己抛入说外语的环境中,逼着自己开口。

在有压力和紧张感的情况下,你为了问路,为了找厕所都不得不和当地人交流。

这个时候,你只能抛掉害怕犯错的想法,一门心思考虑怎么说别人才听得懂。

也许一开始你的表达会错误百出,但说得多了,就会逐渐得到纠正,越说越好,也就等于从反复的错误中进行学习。

除了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我们也可以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少走弯路,成为更好的自己。

比如:航空业之所以事故发生率降得这么低,也是因为它具有反脆弱性。

航空业非常善于总结教训,依靠分析飞机失事的原因,不断完善飞机的操作系统和各项管理规定,让下一次的飞行更安全。

对每一家航空公司来说,他们可以从其他失事飞机的惨痛教训中共享信息、不断复盘,获得警醒和改进,不需要把每种错误都犯一遍。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块内容:反脆弱带给我们哪些好处。

它不但能减少重大风险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还能提高我们的抗压能力,并督促我们向错误学习,变得越来越好。

03

既然反脆弱可以带来那么多好处,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拥有并强化这种能力呢?

下面就让我为你一一介绍训练反脆弱能力的四种方法。

首先是放慢脚步,不要只做加法,要学会做减法。

这个方法很简单。不要被内心的欲望主宰,也不要急于求成。尽量放慢生活节奏,回到最简单、最舒服的生活状态。

当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时,换个角度想一想:舍弃这个欲望会怎样?是不是压力会变小,活得更轻松呢?如果压力小了,是不是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这就是做减法。会做减法的人,可以去除很多不必要的烦恼,心态更好,活得也更快乐。

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我们都有可能遇到的感冒疾病。

得了感冒,我们会出现头晕、鼻塞、喉咙痛等各种症状。为了减轻这种不舒服的感觉,让自己好受些,很多人都会选择立刻吃药,甚至打针。

但要知道,如果动不动就吃药打针,我们自身的免疫力就会越来越低。

这个时候,如果能反向思考,不做加法做减法,也就是先想想:如果不吃药也不打点滴,可不可以让免疫系统自己处理?

普通感冒通常一两个礼拜就可以自行恢复。在这过程中,免疫系统经受住了考验,会变得更强,也就具备了反脆弱能力。

第二个例子是“断舍离”。

这种生活方式其实也是鼓励做减法,不是加法。

它让我们舍弃过多的欲望,倡导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出行少开车,少坐电梯,平时少喝饮料和酒。

欲望少了,我们就不会被它牵着鼻子走,也不容易陷入互相攀比的陷阱让自己活得不开心。

心情好了,身体也会变好,更不容易生病,反脆弱的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以上是第一种训练反脆弱的方法——做减法。

下面我们说说第二种:可以通过多预备几个备选项来降低风险带来的冲击,获得反脆弱的能力。

这种做法听上去有点浪费时间和精力。但细想一想,在大自然中,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很多这样的案例。

你看,正常人都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吧。这其实就是进化给我们准备的备选方案。

你可以假设下,如果一只眼睛失明了,还有另一只眼睛可以看东西;如果一只耳朵聋了还有一只耳朵能听声音。就连鼻子虽然只有一个,但也是分左右鼻孔的。

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冗余,说好听点就是多准备几个备用选项。

当出现紧急状况时,备用项可以派上大用场,无形中增强了我们反脆弱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方法建立良好的消费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更多反脆弱的能力。

比如: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赚的钱不够用,一不小心就成了月光族。有的甚至要靠透支信用卡等手段才能撑到发工资的那一天。

要是一旦遭遇意外需要用钱时,没有备用资金,生活很可能变得混乱不堪。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不提倡过度负债和消费的原因。

但如果你能充分运用设置备选项的方法,平时就养成存钱的习惯,比如每个月一发工资就先存一部分,那么当你遇到大事急需用钱时,就不会措手不及。

除了存款,其它理财收入、房租收入、副业收入也属于备选方案。

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说你已经树立了合理适度的消费观,获得了较强的反脆弱能力。

好,说完了第二个增强反脆弱能力的方法,我们再来看第三种方法,学会把重心放在零风险或者低风险的事上,控制高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我们都知道,高风险往往对应高收益。

如果一味追求高收益,就可能因为承受不住相应的风险造成悲剧。偏偏风险又是很难预测的。

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努力将潜在的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要做到这一点,学会运用杠铃策略帮助自己做决定就至关重要了。

什么是杠铃策略呢?

杠铃大家都知道,是举重用的训练器材,分成左右两端。

作者用杠铃的两端比喻两种极端状态:一边是风险很低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状态,另一边是风险极高的状态。

所谓的杠铃策略,就是要我们把大部分的筹码放在风险低的一端,把极少部分放在风险高的另一端。这样就可以有效控制风险,拥有反脆弱的能力。

关于杠铃策略在生活中的运用,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理财。比如你有10万元积蓄,该怎么投资才更好呢?

如果按照杠铃策略来分配的话,你可以把其中的90%,也就是9万块存银行定期,或者买大额存单。这些钱出现损失的概率几乎为零,风险极低。

为了博取更高的收益,你可以拿剩下的1万块钱买股票。就算全部损失,你最多也就损失1万块。

也就是说,你把未知的风险变成了已知,控制住了高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无形中掌握了反脆弱的能力。

但如果你不采取杠铃策略,拿大部分钱买了风险和收益都适中的理财产品,那就会增加损失的可能性。

因为投入的本金较多,一旦亏损就不一定是一万块的事了。无法降低风险损失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反脆弱能力了。

除了理财,生活中可用到杠铃策略的地方还有很多,如何教育孩子就是其中之一。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像学走路不小心摔疼了,和同学闹矛盾被打了,考试没考好被批评了。

家长如果能运用杠铃策略,一方面不过度保护溺爱孩子,让孩子经受一些小的失败;

另一方面要保护孩子远离严重危险的伤害,比如告诉孩子不能玩火玩电,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灵活应用杠铃策略,既能锻炼孩子的心理素质,又能让孩子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尽早获得反脆弱的能力。

说完以上三种方法,最后要介绍的方法是让那些因为我们的付出而获利的人付出相应的成本,来提升我们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这话怎么说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你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己什么也不用干,是不是说明你的反脆弱能力很强?

反过来说,如果你付出了很多,但自己没得到多少回报,其他人却从中得益很多,是不是意味着你的反脆弱能力不足?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得益于我们付出的人也多尽一份力,这样双方的付出和收益才更对等,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反脆弱能力。

因为付出和得到不匹配的问题在很多家庭中比较明显。

很多女性朋友结婚生子后,不但要料理自己,还要照顾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承担大部分的家务活。如果她同时还要工作,那就会更辛苦,付出的也更多。

反观家中男主人的情况正好相反。如果男方只负责赚钱,很少帮着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重任;

因为有妻子和家人帮着解决了后顾之忧,他就可以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升职加薪的空间更大,经济优势也更明显。

那么男主人的反脆弱能力就越来越强,女主人的反脆弱能力就会越来越弱。

这样的差别平时也许没什么,最多也就是女的辛苦点多干点活,但一旦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男的因为付出少,得到多,遭受的损失也少。女性如果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做家务,相比而言更加被动和弱势。

所以聪明的女性都知道,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就得加强自身的反脆弱能力。可以想办法多鼓励另一半做做家务,带带孩子。

如果对方开始努力了但没达到你的要求,比如地扫得不干净,衣服晾得皱巴巴,千万别急着数落。

多一点耐心和赞美,会让对方更有动力参与进来。这样不但你自己更轻松,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婚姻的长久。

这就叫让那些因为我们的付出而获利的人付出相应的成本。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把如何获得反脆弱能力的四种方法讲完了。

通过多做减法、预备备选项、运用杠铃策略、平衡付出与回报的办法,我们就能有效加强自身的反脆弱能力。

04

下面我们再一起回顾下今天这本《反脆弱》的核心内容。

首先,我们介绍了反脆弱的概念。反脆弱意味着不但不会被巨大的压力和风险摧毁,还能从中受益成长,变得更强更好。

接着,我们了解了反脆弱能带来什么好处。

反脆弱可以减轻重大风险事件带来的不良影响,可以增强我们的抗压性,还可以帮助我们从错误中获得有利于改进的信息,变得越来越好。

最后,我们介绍了如何获得反脆弱能力的四种方法。

我们既可以通过做减法增强反脆弱能力,也可以通过准备多个备选项降低风险的冲击,还可以运用杠铃策略尽可能降低潜在损失。

可以让因为我们的多付出而获利更多的另一方也多付出、多投入,间接加强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对于第一次听到反脆弱这个概念的人来说,这是一种陌生又新鲜的说法,但它也是个很实用的概念。

在节奏越来越快的当今社会中,不妨试着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会对你的个人提升、家庭关系、工作发展都大有裨益。

这本书的学习就到这里,期待与你在下一本书中相遇,我们下次再见。


《反脆弱》| 勇于尝试,勇于打破稳定,5种方法提升反脆弱能力《摘自索寂魁国际营销研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