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Ba.88(P.XI)“猞猁”战斗机



概述↓
类型:活塞重型战斗机/攻击机
权重:1.7
原产国:意大利
品牌:布雷达
设计师:安东尼奥·帕拉诺、朱塞佩·潘泽里
原型首飞时间:1936年10月
所属系列:Ba.88“猞猁”
同系列产量:149架
尺寸与重量↓
机长:10.75米
翼展:15.60米
机高:3.10米
机翼面积:33.34平方米
空重:4889千克
外挂量:300千克
最大实用重量:6324千克
理论翼载荷:146.64~189.68千克/平方米
机组规模:2人
动力配置↓
引擎数量:2台
引擎原产国:意大利
引擎品牌:比亚乔
引擎类型:14缸双层星形气冷活塞发动机
引擎型号:P.XI.RC40
增压配置:无增压系统
引擎自重:735千克
怠速功率:4马力
海平面静功率:844马力(266.92~345.26马力/吨)
海平面加力功率:无加力功能
两千米静功率:919马力(290.64~375.95马力/吨)
五千米静功率:988马力(312.46~404.17马力/吨)
八千米静功率:634马力(200.51~259.36马力/吨)
平飞速度↓
海平面极速:409千米/小时
最大速度:490千米/小时(5600米)
气动临界:0.73马赫
爬升能力↓
实用升限:9800米
2000-爬升率:9.75米/秒
2000~5000爬升率:8.85米/秒
5000~8000爬升率:5.41米/秒
格斗性能↓
回转时间:25.0秒
低空转弯半径:315米
低空垂直机动直径:524米
稳盘过载:2.2G
最大过载:9.7/-6.2G
失速临界速度:173千米/小时
理论最大滚转率:79±17度/秒
起降性能与地面机动性↓
起飞滑跑距离:450米
着陆滑跑距离:290米
起落架损坏速度:262千米/小时
最小起飞速度:156千米/小时
起落架布局:后三点
起落架构型:全机轮
滑行转弯半径:9.89米
停放仰角:10.3度
续航力↓
油箱分布:机枪手舱后1具,发动机短舱内侧各3具,发动机短舱尾部各1具
内油量:341~1136千克
最大静油耗:9.57千克/分钟(每台4.79千克/分钟)
通算续航时间:35分36秒~118分42秒
理论航程:1608千米
作战半径:480千米
结构强度↓
解体临界速度:713千米/小时
副翼锁舵临界:360千米/小时
升降舵锁舵临界:400千米/小时
转向舵锁舵临界:320千米/小时
襟翼档位:关闭-起飞-着陆
襟翼各档位损坏速度(不包括关闭档位):388-283千米/小时
武器配置↓
一级武器组:3挺12.7毫米布雷达SAFAT型机枪(机头1250发),单管射速700发/分钟,最大穿深18毫米
二级武器组:1挺7.7毫米布雷达SAFAT型机枪(机背500发),单管射速900发/分钟,最大穿深13毫米
前方投射量:1.170千克/秒
总投射量:1.320千克/秒
可载航弹1:GP-100型航弹,弹重100.000千克,装药当量50.600千克TNT
可载航弹2:GP-50型航弹,弹重59.000千克,装药当量29.200千克TNT
载弹配置1:GP-100型航弹X3(总重300.000千克)
载弹配置2:GP-50型航弹X3(总重177.000千克)
防护措施↓
油箱配备自封内衬及手动灭火系统
评价↓
该型飞机为意大利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发的重型战斗机,尺寸与重量适中,具有相对良好的动力特性,敏捷度对于同类战机而言尚可,其最大的缺陷在于缺乏防护能力以及火力偏弱,因此该机难以有效拦截任何以自卫火力较强为特色的轰炸机,只适合重点针对俯冲轰炸机等轻型对地机种。在外观方面,该机动力舱粗大,机头较为尖锐,机尾近似H形,携带航弹时须将机身下部的舱盖开启,并以半埋式构型进行安装。


↑注:作为参照物的机型为道格拉斯DC-6A型民航货运机,长32.18米,翼展35.81米,机高8.66米,机翼面积135.90平方米,空重20803千克,满载重量486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