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首批9只公募REITS发售看,韭菜为什么是韭菜?

2021-05-31 15:47 作者:sengsong  | 我要投稿

最近,随着首批9只公募reits的发售,普通投资者大多持观望态度,机构却在大幅买买买…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周围的原类reits行业交流群(聚集了一众银行、券商、保险、地产、TMT等相关行业的教育背景不错的群友,理工硕博遍地走)内,大家要么在随波逐流地讲reits收益太差兴趣缺缺,要么还在问诸如收益率、交易方式等非常低级的问题(交易所公告、研报均可查)。

 

不由让我想起,韭菜何以为韭菜,大体是懒惰与赌性使然,

毕竟,整体水平已经超越99%的普通投资者的群友们尚且如此,普通人更加对于那些冗长的募集说明书黑人问号脸。


一千多页的募集说明书看了2份便开启了skip模式

今日发售,我针对1/9的某只重点买了几万块钱

(相信数据,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身体力行,先买为敬… 并忽悠我妈也买了

 

众所周知,不动产属于风险资产,我一直对reits这个投资品类比较关注,主要想对冲一下手贱风险…毕竟年化过6%已经是合格的投资水平了,超20%直接可以封神 


讲点不成熟的干货吧:

此次发售的中国reits和普遍共识意义上的国际reits还是有较大差异的

 

架构(涉及监管及灵活性):

国内 三层(基金层-ABS层-SPV层)

国外 基本都是一层

 

税收(涉及整体收益率):

中国 无特定税收优惠

国外 有特定税收优惠

 

底层资产(涉及预期收益判断):

中国  单一基础设施(风险集中+收入来源单一)为主

国外  权益类多元房地产(运营收入+留存投资收益+资产增值)为主


后续操作依据:

公允价值判断,估算净值的套利空间

 

这就是为什么看了两份募集说明书就差不多跳过的原因,总体来说这批reits都不复杂,不用仔细去看架构去做复杂的宏观假设

况且我对委托代理机制深有体会,所以对于运营能力要求较高的资产类别都没考虑,而且这九个项目里有我一看财报就皱眉的项目,预计可能个别项目未来某一时点会在二级市场跌成狗


 

最后的p.s. 蚂蚁还是比较良心的,我看蚂蚁代理的那几个都是相对更靠谱一些的

(本文特意选在认购结束后发出)


从首批9只公募REITS发售看,韭菜为什么是韭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