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这些常用在瓷器上的青料,看看你认识几种?
众所周知,青花瓷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的,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青料是常用于青花瓷器上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苏麻离青
苏麻离青,是烧瓷器的时候往上画的染料,通俗地说就是一种染色剂。
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钴,原产自波斯,元代传入中国,渐用于元青花的烧制,明代由于郑和七下西洋带回大量的苏麻离青矿料,遂大量用于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官窑瓷器烧制中。

石子青
广泛用于明中期青花瓷器制的国产料,产于瑞州诸处,也就是今天江西的高安、宜丰和上高一带,用它烧制的青花发色灰暗清淡,与之前浓艳明丽的苏麻离青和淡雅的平等青都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但明清两代民窑青花普遍采用此青料,所以在市场上,石青烧制的青花民窑器物十分常见。

平等清
亦称"陂塘青",流行于明代中期成化、弘治、正德三朝,特别是在成化弘治时期官窑民窑都在使用,共使用年限大约70年,呈色特点蓝中泛青灰,色泽淡雅,成色稳定。

头青
也称佛头青。回青料纯然一色,蓝中透紫。与苏麻离青,平等青色调不同。明代正德晚期,嘉靖,隆庆,万历景德镇御窑厂使用的一种进口原料。
多与石子青配制。回青中之最珍贵者,在某一时期,其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回青产于云南,可作烧制瓷器原料。明正德时已出现,嘉靖时成为当时青花的标志。

珠明料
明代末期始见,大量流行在崇祯、康熙。呈色特点为鲜明亮丽,色泽纯正。特别适合于勾线绘画人物,在康熙时用珠明料渲染山水可以分出浓淡层次,颜色青翠蓝艳,有“翠毛蓝”之称。

以上5种就是青花瓷器制作史上常用的青料,你是否都听说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