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类比推理

2020-03-10 17:39 作者:管综逻辑百宝箱  | 我要投稿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属性上也相似的推理。其一般形式是:

A(类)对象具有属性a、b、c、d,

B(类)对象也具有属性a、b、c,

B(类)对象(可能)也具有属性d。

例如,17世纪的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通过把光和声进行比较,发现两者在一系列属性上都相似,如两者都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等属性,而已知声在本质上呈现一种波动,因而推出光也应是一种波动。惠更斯由此提出了光的波动理论。

“再如,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对我国的地质结构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调查研究后发现,我国东北松辽平原的地质结构与中亚细亚的地质结构极其相似。他推断,既然中亚细亚蕴藏大量的石油,那么,我国的松辽平原也很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后来,大庆油田的开发证明了李四光的推断是正确的。

并且,在下面的论证中也使用了类比推理:

我们应该看到,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与其他行星,如木星、土星、火星、水星、金星,都很相似。尽管这些行星跟太阳的距离都不相同,但它们与地球一样,都是围绕太阳运行,从太阳取光;其中数个行星与地球一样,绕轴心自转,这等于说,它们也有日夜之分。此外,其中有些行星有卫星,这些卫星与月亮一样,都在没有阳光的时候给这些行星光线。这些行星都与地球一样,其活动受万有引力支配。鉴于这种种相似,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星球上也有各式各样的生物存在,尽管我们暂时无法确证这一点。

类比推理能够使人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获得创造性的启发或灵感,从而找到解决难题之道。但它是一种或然性推理,其前提的真不足以确保结论真,即使前提真,结论也可能为假。因为事物之间固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差别存在。于是,从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地方相似,就不能必然地推出它们在另外的地方仍相似。

类比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两个或两类事物之间相似属性的数量,“它们之间相似方面的相关性,它们之间不相似方面的相关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它们的已知相同属性与推出属性之间的相关程度:其相关程度越高,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大;其相关程度越低,类比结论的可靠性越小。两者之间成正比。”

“人们通常把违背常识、结论明显为假的类比称为“不当类比”“机械类比”或“荒唐类比”。

例如:“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时可以看x光片,律师在为被告辩护时可以查看辩护书,建筑师在盖房子时可以对照设计图,教师备课可以看各种参考书,为什么独独不允许学生在考试时看教科书及其相关的材料?”

“婚前性行为可以说势在必行。无论如何,在买鞋之前,你总不能不让人先试一下鞋。”

再如,欧洲中世纪有神学家论证说,宇宙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一个和谐整体,正如钟表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一个和谐整体一样,而钟表有一个制造者——钟表匠,所以宇宙也有一个创造者,这就是上帝。

“需要指出的是,类比推理可以用来反驳一个无效的推理论证形式,办法是以其治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即用与他类似的推理论证形式去推出他本人不愿接受的结论,从而说明该形式的荒谬与无效。

例如,假如有人推理说:“如果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那么,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是商品。”你可以这样去反驳他:“按照你的逻辑,如果所有的人都是动物,那么,所有的动物都是人吗?”

如果有人这样给自己找理由:“所有想出国的人都要学好外语,我又不想出国,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你可以这样来反驳他:“按你的逻辑,所有想出国的人都要吃饭,你又不想出国,所以你也不必吃饭。那么,你靠什么活下去呢?难道想饿死不成?!”


选自《逻辑学十五讲》-陈波


类比推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