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人集体“吃土”,三北防护林,建成什么样了?

[[三维地图看世界]]
绿色是森林
黄色是荒漠
两者对立
有我无他
但在中国境内
这一片荒漠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它有了新的名字
三北防护林
1949年
新中国成立后
当时的三北是指东北
华北西北的统称
后来三北行政区撤销
今天的三北泛指一个地理概念
三北防护林工程东西横跨近9000里
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
总规划期限73年
分三个阶段
八期工程进行
地图上的绿色是第一阶段
1978年到1985年
目前已建设完毕
蓝色是第二阶段
1986年至2000年
目前也已建设完毕
红色是第三阶段
2001年到2050年
目前还在进行中
中国荒漠面积巨大
仅三北地区就有八大沙漠
四大沙地
所以在20年前困扰北方很多城市的不是雾霾
而是沙尘暴
像2006年4月
北京下了两场沙尘暴
总时长100小时
沙子总量超过30万吨
满城近代黄金价以1500万北京人口计算
平均下来每人可以分到20kg的沙土
拉高镜头
我们再看除了北俱沙漠
三北工程还担负着内保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南户北京天津等要地的重要任务
然而截止到2017年
该工程总投入548亿元
还不及京沪高铁总投入的1/4
因为三北防护林真不是拿钱砸就能解决的
他更需要的是人
比如塞罕坝
曾经是清朝的皇家猎苑
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本侵略者的掠夺式采伐
塞罕坝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
1962年
369个
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来到这里
在当地植树58年
如今的塞罕坝已经水草丰沛
森林茂密
成为国家森林公园
还有黄河环抱下的毛乌素沙漠
80%的面积得到治理
水土不再流失
黄河年输沙量足足减少了400000000吨
在以殷羽真为代表的造林英雄的努力下
靖边西北这片沙漠在1985年还是一片沙漠
经过几十年努力
如今已成为林地
我们拉近镜头
这些黑绿色的区域就是一片片枝繁叶茂的林园
毛乌素沙漠中间这一块是光伏发电系统
林园南面则是一大块耕地
要产业有产业
要耕地有耕地
这些都得益于三北防护林的建设
当然三北防护林并不仅仅是造林
黄河北面乌梁素海是一个重要的湖泊
因为它的东西两面是河套平原的前套和后套
2012年
乌梁素海面积仅为60年前的1/4
专家预测
10~20年内或将消失
后经大力治理
目前乌梁素海面积稳定在293平方公里
再往西
居延海在荒漠中部熠熠生辉
居延海有东西两大湖泊
而且居延海还是一个移动湖泊
它的位置忽东忽西
忽南忽北
湖面时大时小时时变化
当年北京沙尘暴爆发后
专家媒体塑封而上
一路向西追查封杀之源
人们追到内蒙古额济纳旗时
发现历史上有名的居延海已经干涸
湖底一片沙砾
广袤的居盐绿洲已全部沙化
大片胡杨林枯死
满目昏黄景象终于真相
大白风起
额济纳沙洛
北京城经过科学的保护
2002年7月
黑河水首次流入东居沿海
2003年9月
首次流入干涸42年的西居沿海
2017年
居延海达到100年来最大的面积
66.3平方公里
堪称奇迹
这是黄河沿岸城市
中卫1984年
中尉还在沙漠的包围下苦苦挣扎
经过几十年的植树造林
西北方向绿化面积不断向沙漠进攻
正北方向中卫正在规划新的绿化带
正西方向光伏产业也不断向沙漠延伸
变化大的还有延安
20世纪末
延安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
高达2.88万平方千米
每年流入黄河泥沙2.58亿吨
约占入黄泥沙总量的1/6
山不抗风
地不保水
老百姓辛苦1年
颗粒无收
1999年
延安迎难而上
延安市的植被覆盖度
2000年还是46%
不到一半
2010年达到68.2%
2017年飙升至81.3%
延安的山川大地都被绿色覆盖
黄土高原也已经从荒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
最近几年
沙尘暴这个词大家很少在听到
像2023年4月
北京沙尘暴再次出现
但追击根源你会发现
本轮沙尘暴是拜蒙古高压所赐
4月十日
蒙古草原发生大火
让本来干燥的地面更容易卷起扬尘
加上强大的下沉气流
西北风卷起漫天黄沙
扑向了北京城
有人说
荒漠化是人类进程的终结者
但中国的三北防护林却让人类看到另一种可能
1979年到2023年
40多年的时间里
无数个植树英雄与黄沙战斗了一辈子
树木郁郁葱葱
遍布城市
谁还记得这里曾经黄沙满天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谁还记得这里曾经寸草不生
沙漠变绿洲
逆天改命
三北防护林
中国人正在用信念谱写人定胜天的传奇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