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贝/嘉晚饭】 我的妈妈乃琳03
前文
1
在贝拉的晚会上,乃琳对着自己哭过之后,嘉然就一直有点琢磨不透这个她心中的坏女人了。
时间又慢悠悠地一天天过去,嘉然对乃琳依旧没有放下戒备,但是却慢慢适应了对方的性格和习惯。
甚至,嘉然很快就猜到了对方的本质。
乃琳的洞察力不去当刑警都非常可惜,所以她看穿别人一般靠理性的观察和思考,嘉然没有这项技能,但是她的直觉准的不能再准。
所以嘉然的直觉是,乃琳和她是一类人,这个世界上很稀少的一类人。
有这么一种人,你可以看到他们欢笑他们悲伤,他们知情达理人情练达,但是如果你的直觉很强的话,你就会感觉到他们的外在表现并没有非常强的内心驱动。
这个世界对于这种人来说,其实就仿佛一滩死水,仿佛乏味儿冗长的游戏,他们的情绪难以感受到探索的欣喜和惊讶,甚至爱,都难以感受到。
嘉然没有完整读过红楼梦,但是她明白书中的薛宝钗大致就是这样的人。
乃琳也是,她也是。
2
所以王嘉然其实对于乃琳这些天的关心和照顾感觉很正常,因为她明白乃琳需要有一个温柔大姐姐的人设,无论她内心如何想,她是一定会这么做的。
但是嘉然惊讶的是,为什么乃琳会因为自己哭了呢?那种悲伤的情绪绝对不是一直表演。
也许是同病相怜吧,嘉然有点自嘲地想,毕竟这种拥有这种漠视情绪漠视爱的人格可不是什么好事。
那乃琳对于王贝拉是不是真心的呢?王贝拉喜欢乃琳这是肯定的,但是嘉然看不透乃琳的心思,毕竟她和嘉然这种人根本就不能通过行为来判断心思。
嘉然托起了下巴出神了好一会儿,也没有得到答案。一个感受不到爱的人会爱上别人吗?其实,这是有可能的,嘉然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比,别发呆了,一起回家吧!”就在嘉然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打断了她。
3
枝江路上的夕阳把落日最后的余晖洒在宽阔的路面上,留下两个蹦蹦跳跳的影子。
嘉然此时有点说不出话,主要还是被向晚那个“蚝喜欢泥”的冷笑话噎到了,明明万里无云,但还是被麻得感觉下雨了。
嘉然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见向晚的时候,其实就已经绷不住了,“大头大头,下雨不愁,别人有伞,我有大头”,当时向晚这句开场白让嘉然直接呆在了原地好久,但是心底里莫名的有一种很开心的情绪。
是那种真正的很开心,不需要伪装。
当然其实向晚的头并不算大,只不过很炫的双马尾显得比较大而已。向晚真正大的,是一种处事的态度。
她很能传递自己的情绪,很能感染身边的人,而她的心思时而木头时而敏感,但无论如何,她总能给嘉然传达出自己内心此刻最真切的想法。
这一点,和嘉然完全相反。
但是为什么自己却会被向晚不知不觉地吸引呢?明明是性格完全相反的两个人。也许是向晚给了自己安全感,嘉然想,也许是一种羡慕。
就像小月亮羡慕小太阳。
由于过往经历的原因,嘉然知道自己永远拥有不了向晚的性格,但是这不妨碍她去寻找可以互补自己性格的人。
走着走着,嘉然停下了脚步。
向晚后知后觉地走出了一大段才反应过来,“怎么啦然然?”
嘉然明白了乃琳为什么喜欢贝拉。
4
曾经的乃琳是一个律师,一个很成功也很失败的律师。
成功在于她很能洞悉原告被告群众甚至是法官的想法,能洞悉手上材料里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这让她的职业生涯一开始顺风顺水无限光明。
失败在于她在最重要的一次辩护为了维护结果正义,甚至想用一些违法的手段来对抗冰冷的程序正义。但是最终因为最亲密的同事和朋友的背刺,输掉了那场辩护,甚至差点面临牢狱之灾。
其实,乃琳在好友的背叛之前,已经靠本能发现了很多不正常的漏洞,她本可以提前预警。
但是她欺骗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信任对方。
... ...
在那之后乃琳离开了律师的工作,倒是没有说心中有太多的怨恨,只是有一种疲惫感,和她这个年龄极不相称的疲惫感,这种疲惫感让她很长时间都不愿意社交,渐渐变成了一个宅女。
直到乃琳遇见了王贝拉。
拥有那种活泼乐观积极的性格的人一定很多,但是乃琳知道,自己遇到的是最好的,而自己的判断,从来没有出错过。
5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日子应该就这么一天天过去吧,乃琳觉得嘉然需要有一个明白她内心想法的人在身边,而嘉然也把乃琳不归类于坏女人,而是琢磨不透的女人。
但是乃琳知道似乎有什么要打破这种平静的生活,在普通人看来祥和的每一天,乃琳可以靠天赋发现一些异样的东西。
一些包含恶意的东西。
比如,连续两天出现在了嘉然家里楼下的,那个带着鸭舌帽的陌生男子。
这其实很难发觉,乃琳注意到这个人也有一定的运气和直觉。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人在跟踪嘉然。
借着回家的机会,乃琳装作路过从那个男子身边经过,虽然鸭舌帽遮住了他的半边脸,但是乃琳还是从余光中看清了他的样子。
从男子身边擦肩而过之后,乃琳的瞳孔骤然放大。
那是她之前接手过案子里的被告,而算时间,他应该还在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