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随笔]
许久未出门的我,今天被母亲一把薅出了家门,去干她最常做的事:赶集。 集市,是一个百家经营,互换有无的交易市场,参与其中的行为,就叫赶集。 集市在山东的热闹程度,绝不亚于庙会,所以对于很多人来说,绝对是凑热闹的好地方。当然,里面并不包括我。 我从小就是个疲懒性子,绝不愿意去看热闹。而今天,母亲赶集为什么要拉着我去,哈,我只是个无辜的陪衬。只因为我提了一嘴,想买一个新书柜,母亲就兴奋的早早喊我起床。哦,我好后悔,我为什么要多嘴。 去就去吧,幸而从家到集市的车程并不远,仅十几分钟就能到。 当你站在路口放眼望去,就会看到集市上的车流如烟而人云似水,这个小县城因为一个集市,被塞的满满当当,好一幅精美绝伦的市井烟火图。 甫一入集市,但只听见各种各样的吆喝充斥入耳。左手那边儿在喊:“糖—葫芦儿哎—”,右手那边儿在喊:“新出的—芹菜咯—”,而往前方十米卖的是布匹床单衣裳,往后方十米卖的是猪牛羊肉海鲜鱼品。 熙熙攘攘的人群围绕着这一大片摊铺,在这里,你能看到老头儿老太太为了几块钱而争论不休,也能看到小孩儿吵着要冰糖葫芦儿、冰淇淋亦或者是炒冰。 有那么几对儿情侣手牵着手,细细的选着手链儿,旁边儿还有几位正值青春年纪的女孩儿在挑选并不是很亮眼的衣裳,她们的讨论声似雀儿一般叽叽喳喳的响,透着一股子活力。 在手链饰品的铺子前面,有位老人家挑了一个粉色的发卡,夹在了头发已然花白的老伴儿头上,于是老伴儿有些害羞的笑了。我看着这幅光景,不禁有些羡慕。 就这么逛啊,逛,我手中的家什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沉,直到母亲逛足了瘾,我方能在车子的座椅上喘息。 “书柜相好了,有空就开三轮儿车来拉。”父亲如是说着。我已是累的懒得开口,只是瘫坐着点点头。 有很多人觉得集市很热闹,也有很多人觉得集市很好。但请允许我在这里表达一下我的不喜欢:“人真的好多,好挤,也真的好吵。” 赶集很好,我希望下次不要去了…… 三月五日晴,赶集小记,累的一批的我,顿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