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二十五)皎然《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的深入

2022-08-05 19:24 作者:轻语-Echo  | 我要投稿

一、诗僧皎然,本姓谢,字清昼,晚字昼,谢灵运十世孙。著《诗式》,以提示品式为主,《诗议》以评议格律为主。皎然诗论的中心、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在论诗歌的意境创造和已经透露出诗境和禅境合一端倪的诗歌美学理想方面。

  1. 皎然认识到诗歌的情和境是不可分离的。境中含情,情由境发。“所谓缘境不尽曰情”,强调诗中之情蕴于境中,是由诗人所创造的诗境来体现的。

  2. 皎然最理想的诗歌审美境界,是创造一个清新秀丽、真思沓冥的诗歌艺术境界,来展现佛家寂静空灵的内心境界。皎然认为,诗和禅是可以互相促进、和谐统一的,禅境对诗境的含蓄深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皎然认为能否创造诗禅合一的诗境,是决定诗歌艺术水平高下的关键。他对诗境的要求是“高”和“逸”,是诗境和禅境合一的审美理想的体现。

  1. 诗境创造应当由人工之至极而达到天工之至妙,须经苦思而臻自然。在意境构思过程中,常常需要依靠诗人的灵感,出现“意静神王,佳句纵横”的状况。这是平素积累在神思兴旺时的一种爆发。意境看起来有如天成,不思而得,但它实是诗人经历苦思、至难至险,方始获得的一种成果。

  2. 由此可见,皎然是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的作用。

三、皎然对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1. 诗境要“采奇于象外”,强调诗歌意境于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之外,必须使人联想起许多更为丰富的象外之奇境。

  2. 气腾势飞,具有动态之美。皎然论诗首重一个“势”字,要求诗歌意境具有一种飞动之势,给人以神气腾涌,栩栩如生之感。

  3. 真率自然,天生化成,无人为造作痕迹。

四、皎然论诗虽然也有某些儒家思想,但从《诗式》的主要内容及皎然的有关论述来看,主要还是受佛学和庄学的影响。所以他的审美理想重在诗境和禅境的统一,以真率自然为最高标准。在创作上,重视“神诣”,强调“天机”,在方法上持佛家的“中道论”,不走极端,要求适度,采用不偏不倚的观点来评论文学。皎然还提出了文学发展上的“复”与“变”,非常强调创新,但并不否定传统。

五、刘禹锡:“义得而言丧”,诗歌意境具有“得意忘言”之妙。“境生于象外”,此种诗歌意境的创造需要诗人有虚静的精神状态,所以许多具备空静心态的诗僧常常善于创造含蓄深远的诗歌意境。


(二十五)皎然《诗式》与诗歌意境特征探讨的深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