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连晒东西都是这么霸气!
“晾晒”一词与中国人有着难解难分的情缘,勤劳的中国人民总是愿意相信,经过暖阳烘烤过后的事物都蕴藏着无限的温暖和不可预测的新的生机。
一年成熟季,谷物丰收时。中国的农俗,自古就与“晾晒”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疆也不例外,甚至还另有一番“大”不同。
新疆位居大陆中心,这里全年超过2500小时的日照时间,为各种作物的自然风干创造了绝佳的条件。
每到收获季节,戈壁滩、田间地头的空地、房前屋后的平地上总是能看到身着迷彩、戴着草帽的农民们用手上的农具来来回回地推平高高低低的“小山堆”。
热烈喜庆的红
▲辣椒产地:新疆焉耆、哈密巴里坤县三塘湖镇、沙湾县安集海镇等地。
作为全国最大的干红椒生产基地,秋日的吐鲁番至库尔勒一线,自发形成的红辣椒晾晒场的壮观场景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红色绵延千里,可谓是“万里江山一片红”。
每年九月下旬,上万吨鲜红的辣椒集中在戈壁滩上晾晒。
戈壁是天然的大晒场,白天光照充足,地面和辣椒同时吸收热量,到了晚上,地面会利用白天储存的热量接着烘干辣椒。
经过一个月的烈日暴晒,鲜辣椒最终变成暗红的干辣椒。最终这些戈壁的礼物,会通过火车运往全国各地。它们带着戈壁的热情和辣度,携带着丝绸之路的记忆,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漫步在人们的味蕾之上。
除了辣椒之外,番茄在晾晒场中也占据着红色晾晒场的半壁江山。
▲番茄产地:焉耆、吐鲁番、库尔勒等地。
新疆是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但是番茄对于新疆作物家族来说,只是一个新来的移居者。
番茄在新疆的种植时间不过短短几十年,但是这里独特的日照条件和巨大的昼夜温差,已然使得这里的番茄具有了远销国内外的品质。
新疆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的枸杞个头稍大、籽少肉厚、颜色偏亮、营养价值高的特点。
红彤彤的枸杞晾晒满地,放眼望去尽是温暖和喜气洋洋,丰收的喜悦也从心底逐渐蔓延开来。
滋补佳品新疆红枣早已声名在外。
和田玉枣、喀什大枣、阿克苏红枣、若羌大枣……皮薄、肉厚、质地较密、色泽鲜亮、含糖量高等特点使得新疆的枣子备受内地人的喜爱。
新鲜的红枣本就无比清香甘甜,经过几十天的晾晒,失去了水分的红枣变得更加浓香纯郁,富含营养。
经过晾晒的红枣可以长存,等到冬天再取出洗净,煲一碗营养满满的银耳红枣粥,喝进肚子的瞬间,这个冬天的寒冷都被它驱散了。
含蓄温暖的黄
▲杏子产地:喀什英吉沙、阿克苏库车县、轮台县、伊犁等地。
麦金黄,杏初尝。新疆的甜蜜是热烈的,热烈到能够弥漫到空气中。
在杏干的晾晒场,深吸一口气,杏干的甜蜜会充盈至整个肺部,直击心底。
新疆的杏干独具风味,热烈的阳光能够最快地晒去水分、锁住杏干中的糖。这种甜蜜,是上天的馈赠。
▲图片来源:喀什兰干乡维吉达尼农民合作社
▲核桃产地:阿克苏、喀什、和田策勒等地。
核桃,又称胡桃。新疆的核桃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因而口感极佳。
新疆核桃果仁脆香可口,为滋补佳品;同时也是加工糖果、糕点的上乘原料。新疆的纸皮核桃因皮薄肉厚而广受赞誉。
玉米在新疆的粮食作物种植中的面积和产量仅次于小麦,除了少数几个地区的无霜期较短之外,玉米在新疆的土地上竞相生长。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玉米资源丰富的同时又做到了价格低廉,是发展玉米淀粉加工项目不可多得的条件。
▲图片来源:头条@单之蔷
健康自然的绿
本就是一绝的新疆葡萄在独特的阴房里经过自然阴干后,碧绿晶莹、形似纺缍,颗粒均匀、肉质细软、酸甜适口、滋味鲜美,并且营养丰富。
新鲜脆甜的葡萄固然好吃,但因皮薄而不耐运输保存,而通过晾晒阴干的葡萄干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使得全国人民都能品尝到这一人间美味。
纯净无暇的白
▲棉花产地:吐鲁番盆地、阿克苏、石河子、喀什、巴音郭楞等地。
作为棉花产量占全国84.5%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新疆借国家政策东风,促进白色产业由量向质转变,通过朵朵棉花托起扶贫致富梦。
曾经的棉花都是依靠五湖四海的采棉大军一朵朵摘下来的,但是随着机械化的推进,如今已经实现了90%以上的机械采摘率。
这里产出的棉花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优良,向来受到纺织行业的青睐,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棉花资源。

▲图片来源:兵团植保
鲜红、金黄、翠绿、雪白的自然色在天山南北大大小小的晒场上勾画出一幅五彩斑斓的丰收图卷。
阳光对作物的馈赠是持续的、永恒的,作物成熟后,人们继续用辛勤的汗水浇灌这片大地换取物资,如此轮回,人类得以长久生存。
晾晒,只是食物被端到饭桌前、衣物被穿在人身上的一个小小的步骤,但这其中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俗话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物资充足的今天,我们仍当对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常怀一颗敬畏之心。
-END-
本文由“我从新疆来”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了解熟悉而又陌生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