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0,2023年10大成就(之三之四)
2023年10大成就,第3位,国内30城市游 贵阳,昆明,南宁,金华,义乌 横店,苏州,无锡,北京,天津 石家庄,楚雄,香格里拉,昌都,林芝 拉萨,日喀则,兰州,武威,张掖 哈密,乌鲁木齐,广州,重庆,温州 入选条件:至少都留一晚,纯粹乘车路过不算,反复到过的城市(如昆明去了3次)只算一次 回忆是个很有趣味的东西,它会美化一些,篡改一些,夸张一些,我以为会有30多个城市,结果就是上面这堆了。其实如果算上国外的那堆是可以超过30个的。 与第4位比起来,第3名的胜出主要是因为它的不可复刻。很难想象以后还会有机会再复刻一年去30多个城市的经历了。我不是全职的旅游up主,也不是什么富二代,这个东西还是挺烧钱的。如果没有这个旅游上瘾,尤其是出国游,我这一年零三个月间隔期间的收入是差不多打平生活的。这一路走过来,少说也是挖了个四个w的坑待填。 总体来说,可以把上面这25个城市分成几组: 过年组:贵阳、昆明、南宁(过年21天,算是自己给自己放寒假) 金义线:金华、义乌、横店(奔着小商品市场跟横店大神们去的) 京津冀:北京、天津、石家庄(考察工作,但可惜最后撤项) 出云入藏:楚雄、香格里拉、昌都、林芝、拉萨、日喀则(从泰国回来,意犹未尽,决定继续) 出甘入疆:兰州、武威、张掖、哈密、乌鲁木齐(从中东回来,想再试试) 其他的就归其他。 与以前散点为主,或者最多精准到“东北游”(几年前暑假去过沈阳、长春)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开始在一个省里面的连走几个城市。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着下一步搞“环省游”,很可能是这回寒假,以广东开始,我想着除了广州、深圳,再加上至少清远、海陆丰,如果还有时间,可以再加,总之还没具体做计划。 至于去过这么多城市留下了什么印象,除了千城一面,当然具体下来每个地方都可以说上几笔。例如北京住的全季奥体店,每晚500块是真的贵;比方日喀则所辖的边城吉隆,中尼边境。故事还没完,我觉得自己的旅行才刚开始。而从去年8月开始的碎碎念还可以被带到更多的地方去。 2023年10大成就,第3位,国内30个城市游,上榜理由: 一年30城,今生恐难再复制 成就指数:四星半 影响指数:四星 2023年10大成就,第4位,现代希伯来语突破 故事要从2月初在云南过年时接到这个任务开始,UCL的一个学生问我能不能辅导她。如果说间隔年之初,2023年春节前主要的任务是拉丁语那边,那么过年后就是现代希伯来语这头了。 其实刚接这份工作我是真觉得压力山大。古希伯来语从头开始讲讲基础语法啥的还没啥问题,现代希伯来语那头,别指望我能多么流利。但好在学生刚开始的时候也确实啥都不会的样子,登场破万象,搭上手就觉得自己把自己吓死的成分颇高。 在一个学期的时间里,我们大概做了相当于北大引进版的头两册的内容。这次是真的逼迫着自己把现代希伯来语给整了整。虽然也还只是个advanced beginner的水平,但比起以前在深圳时期,水平是有质的提升的。而学生那边其实也有非常明显的变化,从刚开始的吊车尾,到后来成为全班前列,给她辅导也逐渐发现她越走越快。从几近放弃的摆烂到后来能够学的下去,还不错啦。 第4位的现代希伯来语高于第5位的古希伯来语,并不是硬核程度增加了多少。相反,我觉得后者的翻译其实更硬核。但毕竟后者翻译也才进行了不到一半,所以打了点折扣。而就像是之前提到的,毕竟到春季学期末,大约五月底六月初,现代希伯来语是每天最让我感到压力的日常。说“折磨”了我一个学期也不为过。接棒拉丁语,成为定义今年上半年的一条主线。 2023年10大成就,第4位,现代希伯来语突破,上榜理由: 压力之后还是压力,它定义了间隔年的半壁江山 成就指数:四星 影响指数: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