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ALL旧闻】“神曲”的“消失”
据多人统计,2021年11月19日16时49分,cosMo@暴走P的《初音未来的消失》(初音ミクの消失)在Niconico上获得了1000万播放量,成为了第七个“VOCALOID神话曲”,用时4792日20时53分。回顾这4792天,一个《消失》的标签在以百度等平台流传了大半个10年代,这个标签就是“神曲”。
所谓“神曲”是什么时候怎么被用来称呼《消失》的?据人民网报道,“神曲”一词大约出现在2010年,“在音乐界”最初是对《忐忑》等“没有神一般的实力是唱不好”的歌曲的统称,后来经过“商业运作”等手段,逐渐开始流行*。而百度贴吧上《初音未来的消失》被称为“神曲”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此时,“初音ミク吧”的吧友已经把2008年的《初音未来的消失》和同年的《圆周率之歌》、2007年的《“甩葱歌”》称为“初音未来三大神曲”。在百度知道上一个对“初音未来三大神曲”的提问中,有位名为“重度罗莉控”的人在2011年做出了这样的回答:“只有在百度初音吧,因为有大量新人在进吧的时候总是提及甩葱、消失和圆周率,充满怨念的吧务组和部分老人就提出了‘三神曲’的说法,这个‘三神曲’的说法从来没有被承认过”^。可见最初的所谓“神曲”对仅仅是对新人理解的《消失》三首的一种调侃。

但是对于那些提出“神曲”的吧务组和“老人”来说,可能他们也无法想象的是,这个对“新人”的调侃却会在日后成为初音未来和三首的标签,直至数年后消失在时代中。
2011年,“神曲”这个概念开始凭借几个代表作品流行。同年,百度百科的“初音未来三大神曲”词条被创建,维基百科上关于初音未来的部分也出现了“三大神曲”的内容,百度上的词条在数年后被删除,维基百科的内容也被反复篡改。现存的搜狗百科词条于2012年创建,经过了数年的修订,还是有结构混乱,来源不明等问题。以现在的目光审视当年对百度、维基、搜狗等网络百科全书的编辑,只能说所谓“初音未来三大神曲”是“新人”们自发的失败尝试。

2017年,经过数年的“商业运作”,“神曲”的价值已经被发挥到极限。然而初音未来的所谓“神曲”似乎还有发挥的余地。手游《神无月》和初音未来联动时,前者大张旗鼓,在数家手游网站用“神曲”相关的字眼发了数篇通稿。然而每篇通稿的内容却大同小异,不少网站上的通稿甚至直接抄袭其他网站,甚至一字未改。这时,《神无月》的所谓“神曲”仅仅是以抄袭为能事的“商业运作”而已。这样的商业运作无疑将初音未来和“三大神曲”标签化了,即使是人们不再使用“神曲”一词,“神曲”依然被成为了初音及三首歌曲的标签。

2018年,三首歌曲中最晚出现的《圆周率之歌》也迎来了十周年,这一年,“初音未来三大神曲”从百度贴吧消失了。所谓“三大神曲”中《初音未来的消失》的下一次出现,还是在2019年暴走P入驻哔哩哔哩的时候,接着就是2年后的那第7个神话曲。至于所谓“三大神曲”的另外两首,除了被某些“考古学家”惊喜地再发现以外,恐怕已经被“消失”了。
参考:
*人民网.评乐坛神曲:音乐价值不是唯一意义(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3/1106/c172318-23451744.html).2013-11-06
^重度罗莉控.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253648824.html.2011-04-16
延伸阅读:




注:
本文中的文字部分,在知识共享 署名 4.0(CC BY 4.0)许可协议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图片仅为介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