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质疑自己」的勇气

2023-07-14 21:30 作者:若终有一天  | 我要投稿

前言:

聊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说,可以通过理解自己的感受,检查自身的状态和所持有的观念。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敢质疑自己,不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当做「正确」


只有存在这个步骤,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检查自身状态。


我在昨天文章中举的例子是短视频,假设小A目前持有的观念是“短视频不是好东西,刷短视频是浪费时间”,然后小A因为无聊所以偶然点开了短视频APP,等小A回过神来后,他已经刷了半小时的短视频。


因为小A认为短视频不是好东西,又因为小A明知道这不是好东西却在上面使用了半小时的时间,所以小A产生了不好的感受:可能是自责,也可能是挫败,也可能是对自己没有自控力的懊恼。


当小A通过他此时的感受,检查他的状态时——他必须敢质疑自己的观点、观念、想法,才能做到有效的自我检查


小A的不良感受是因为他持有「短视频不是好东西」这个观点导致的,想消除这种不良感受,小A需要重新检查这个观点:它真的正确吗?它的正确性有多少呢?它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与短视频有关的所有场景吗?


说是检查观点,其实是思考「这个观点,会不会是错的?」


想做出这种思考的比较困难的,因为只有有勇气质疑自身的人,才敢朝着「我的想法,不一定正确」的方向前进。


有这种勇气,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才有机会见到自身在观念方面的疏漏


因为你首先要承认自己可能不正确,你的目光才能收纳那些指向你可能不正确的信息。而如果你习惯了默认自己正确,你会有意无意地无视那些指向你可能不正确的信息——这种现象叫做「证实性偏差」,也叫做“选择性失明”。


敢承认自己不正确,有勇气主动搜寻那些可能证明自己不正确的信息…通过这样的过程,我们可以慢慢形成第二种观点。


我们的第一个观点是:短视频不是好东西。


这个观点是基于我们个人的经历、经验和各种看法而形成的(后面暂时称作观点1)。


当我们有勇气搜寻其他信息时,我们是暂时忘记观点1以及与它有关的一切经历、经验、看法,以“不问旧事”的态度重新搜集信息、重新观察和思考「什么是短视频,它的特点是什么」这些问题。


我们的旧经历、经验、看法和观点1依然存在,不过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它们的影响,通过重新收集信息的方式建立了观点2


我们对观点2的思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撼动观点1的地位,就像当小A暂时放下对短视频的个人主观看法后,他可以通过询问各种人使用短视频的经验和感受,来形成对短视频的新看法。


当他发现短视频对很多辛苦的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解压途径时,这个支持「短视频有用」的信息就会冲击他的旧观点「短视频不是好东西」。


小A没必要彻底的放弃观点1,但观点2对观点1的冲击,可以使小A意识到短视频并不是毫无用处,不是彻头彻尾的无用APP


意识到这些,小A基于观点1而产生的不良感受就会得到缓解。


但就像上面说的一样,这一步虽然重要,却不容易做到


因为主动的质疑自己、主动的不认为自己绝对正确——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妨碍自信心,会影响自己对自己的自信。


很多人的自信心是建立在「自己正确」的基础上的,对这些人来说质疑自己的正确性,其实就是动摇自己的自信心的根基:如果自己要承认自己的想法观点观念不一定正确,那自己还能拥有自信吗?


可以有


在我看来,信心的根基应当是对规律的理解、对自己的信心。


理解规律,不等于绝对正确的理解规律,能比较正确的理解规律,就已经很不错了。能用后续的时间慢慢精进对规律的理解,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自信应当建立在「比较正确的理解规律」这种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我绝对正确」的极端之上。


此外,对自己的信心,应当来源于「自身」


自身是一种完整的状态,你相信自己不是因为你在某方面格外优秀,而是即使你在A方面优秀,在其他方面都不怎么优秀,甚至在某些方面有各种缺点——你也仍然相信这样的自己、认可这样的自己


你相信与认可的,是自己这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自己的某一面。


你认可自己这个完整的人,就不会因为自己在某个方面的错误而失去这种认可;如果你只认可自己的某个优秀一面,那么假如某天这一面被证明不优秀,你就失去认可自己的空间了。


对完整的自己有信心,这样你就不会害怕质疑自己的某个方面、某个观念了


同理,当你对完整的自己有信心,即使别人质疑和嘲笑你的某个方面,你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认识并接纳完整的自己,这样你将拥有质疑自己的勇气。



我是若终有一天,今天是每日更新的第1094天!

觉得写的不错,就点个赞吧——据说专栏双击屏幕是一键三连~

看更多内容,请关注我~


「质疑自己」的勇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