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朋友二十六

我有一个朋友,她今天二十六岁了。
四年了,我以这样的方式陪她长大了四岁。
这一年总有些事让她平静的生活变得满是波澜,我的言辞很难概括她的痛苦,我总能回忆起她撑不住时问我的话:这条路一定要走下去么?逃跑的人一定软弱么?看着彼时糟糕的她我不知如何安慰,只能模糊的告诉她,人这一生要翻过很多山,只有翻过一座才能看到下一座。她又绝望的问:“我一定要看到下一座山吗?不看又能如何呢?”我了解她,此时的她需要一个叫做“信念”的东西支撑,我赶紧告诉她:“其实啊,人生的剧本你早就在天堂看过了,你选择这个剧本是因为你觉得这一生有你认为值得的地方吧!”
她曾经说,不喜也就不悲了。这几年她试着不喜,跟自己较劲似得把快乐压在心底,却没能学会不悲。面对变故她看上去处理的井井有条却总夹杂着慌乱与糊涂。她问我为什么要难为自己。我怕她懊恼于自己的决定,却也只是提醒她前些年经历的事情。看着她陷入那段回忆,我拍拍她,意在告诉她:过去了,会好的。我怕她因往事伤感,也怕她忘记往事的教训重蹈覆辙。我清楚她想要什么,不过就是面对繁芜丛杂时稳定的心态,我会陪着她找到那份从容。
即便生活如此,若是别人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她总是不假思索的说,凑合活着吧!我听到后笑笑不说话,因为我知道若是我问她最近过得怎么样,她总会先回忆近期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我她的感受。她在我面前是真实的,她会把不愿意同旁人分享的伤感毫无保留的告诉我,我也总愿意拥抱她,告诉她其实本可以不必悲伤。这是我能为她做的最多的事情:我站在她身后,给她撑一把小花伞,让她淋了满身雨后有个宁静的地方哭诉,让她哭诉时可以看到美丽的小花,如果她还有心情去观察的话。
即便周身不太平她也总能帮别人做出选择,果断且勇敢,可面对自己选择时又总是犹豫不决。她说,她愿意尽自己所有智慧去帮助别人。可是自己遇到困难又总是退缩,是啊,身在泥潭的人怎么能救得出自己呢?她始终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哲学,很多事情不施于人就只能施于自己了。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她自己要承担很多旁人不知道的事,其中的委屈也只能放在心里。哀怨积累到一定程度总会爆发,她的爆发也只是渐渐的学着凌厉起来。她终于明白了,身在泥潭的人也救不出别人啊!
这些年我看着她身边换了人,也看着她换了性子,她不说我也知道,她害怕这些改变。害怕之下的这几年她走得总是犹豫,幸运的是摇摆之间仿佛她也寻得了自己的方向。不到最后一刻谁都说不清当年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她选择的这个剧本到底值得的地方在哪里。所以我会鼓励她走下去,继续去翻越面前的那座山,去期待下一座山,毕竟只有翻过一座才能看到下一座。
二十二岁那一年她接二连三经历挫败,我希望二十三岁的她能坚强、成熟,能学会爱人,也能值得被爱。二十三岁那一年她收获改变,也在短暂的逃避中寻得快乐,我希望二十四的她能继续寻找生命的出口。二十四岁那一年的她同社会的虚与委蛇做抗争,我希望二十五岁的她能寻得自由,初心不改。
二十五岁这一年的她没能实现“去跑、去跳,去欢腾、去笑闹,去看落日余晖,去逐涟漪海浪”的自由,但她在困难中更加坚强,也在困难中看到了苦苦寻找的生命的出口。
希望她能永远心向光明、不惧黑暗,也希望她在寻找生命出口的路上岁岁欢愉、万事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