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德国观念论(3-2)——人类哲学史最精华的部分

2022-09-15 19:22 作者:实在界的马奎尔  | 我要投稿

3-2.德国观念论(German Idealism)

  • 代表费希特。费希特是德国观念论的核心,而康德则是德国观念论的起源。对于观念论史有几种叙述方式。一种是庸俗的观念论史,将观念论运动视为线性朝着某个方向发展的,从康德开始,到费希特,谢林,终止于黑格尔,而黑格尔则将前者的哲学都纳入自己哲学的体系环节当中;而第二种则是当前的观念论史,将观念论运动视为平行发展的,费希特,谢林以及黑格尔的哲学都旨在去解决康德哲学所引出的问题域(例如本体论证明不可能,物自体以及伦理与思维);海德格尔的观念论史是将整个问题域归入存在史(《观念论的困境》),而齐泽克则是讲观念论当做绝对否定性(主体性)的绽放,而在齐泽克看来,四位主要的观念论者中唯有黑格尔才将绝对否定性发展到了彻底,由此走向了唯物主义,这个物即一种绝对否定性不被观念所俘获,在符号化的尝试中会产生裂缝

  • 场域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对立被作为绝对设置者的自我/主体(Ich)调和形而下对应依赖自我性(ichheit)存在,而形而上对应不依赖于自我性的存在。而调和两者的绝对自我并不是我是“我”中的“我”(I am “I”),而是使得这个“是”得以可能的自我(ich)。这种作为绝对设置者的自我ich能够拟制出一种符号学空间,给予事物一个得以存在的本体论背景,在其中施加一种同一律(其中包含了超出实然/存在判断/本体论的东西)效力,使得即使不符合逻辑的事物也能在符号学系统中注册,占据位置。即作为绝对设置者的自我能够使得A=A(并不得出A存在),A=A意为如果A能够占据一个符号学位置,那么A就能占据一个符号学位置。因此,前一个A即自我ich使其能够占据符号学位置的事物,即事物的自我性,而第二个A则是使事物自身维持在这个符号学位置上事物的自身性

  • 本体论上是有限制无限制的对立。有限制一般自身(selbst ish即A)物对象的自身性会与有限自我A(等号左边的ich)的自我性产生关联,即A=A需要自我ich的自我性作为条件。而无限制超越性的,作为绝对设置者的自我(ich)自身与自我是直接重合的,ich=ch是无条件的,无需依赖自我性,去亲主体性以及亲自我拟制的符号学空间,因为这个符号学空间就是自我ich拟制出来的。ich=ich的机制是与A=A的机制是相同的。自我ichA设置符号学位置,而A的自身性对自身的位置进行维持;而自我ich给自己设置符号学位置,并且自我的自身性保持自我的符号学位置的持存,但是ich符号学位置的持存与A=A不同ich的持存是指给予使A得以存在的本体论背景并维持其位置的维持。因此ich=ich中的第一个ich有限的自我第二个自我则是使得A=A成立的符号效力X,是自我ich的自身性,即上文所说的能为所有事物拟制出使其得以存在并维持的本体论背景/符号学空间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L411H7sy?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2effa79339ef3bcb144795582fe6e76f

【主义主义】德国观念论(3-2)——人类哲学史最精华的部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