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明清南曲曲谱简编·引子【二】(大石·商调·越调·双调)
说 明
一、本编采用明清传奇所用之南曲曲牌,按宫调排列。罕用曲牌不列。明清
传奇所用之北曲曲牌,可参阅《元曲鉴赏辞典》附录《元北曲谱简编》。
二、每一曲牌列正格或常用体式。旧谱慢词、近词归入引子、过曲。不录曲
词,仅标字声和韵叶,并加新式标点。其中顿号“、”仅为标明句法结构。
每曲略加说明。
三、南曲衬字“衬不过三”,衬字宜少,可在板密处加衬字,用“○”号标出。亦
可不加衬字。
四、南曲仄声分上去入三声。须用上去、去上声处特作说明。原谱入作平处
一律标平声,特用黑体以醒目。原谱可平可仄处标“×”,连标“×”处,须
调平仄。
五、每曲首次韵位用“韵”表示,叶韵处用“叶”表示,可叶可不叶和暗韵处特
作说明。
六、南曲之【前腔换头】,选常用的曲牌列出。常用体式选择列出【又一体】。
七、南曲之赚曲,俗称【不是路】,为过曲之间的过渡之曲,不入套。各宫调之
赚曲虽有【本宫赚】,大多以本宫调过曲变化而成;各宫调之赚曲虽有名
目,亦调平仄,然少有变化。本编不列。
八、南曲之尾曲,俗称【尾声】,又称【十二时】,各宫调【尾声】各有名目,然有一定之规律,以七字句为主,三句十二板。各宫调【尾声】,须调平仄,可加衬字,首句可作六字折腰句,第二句亦可作六字句,惟重末句平煞、仄煞之区别。本编不列。
九、本编以沈谱系列的《南九宫谱》、《南词新谱》为依据,并参照《九宫正始》、《钦定曲谱》、《南词简谱》考订。
六、大石调
【东风第一技】
与词调同,叶韵平仄异。
平入平平,平平入上,×平×去平平(韵)。去平平入平平,平平去入平平(叶)。平平平上,×平去上去平平(叶)。上去平、入上平平,上平×上平平(叶)。
【玉楼春】
与词调同。
平平上去平平入(韵),去上平平平去入(叶)。○平平平去入平平,○去去上平平去入(叶)。
【念奴娇】
与词调同,无换头。第二句上一下四句法。
×平去上,去平平入入。平平平去(韵)。×去平平平上上,上去×平平上(叶)。×去平平,平平去上,平去平平上(叶)。平平平上,上平平去平去(叶)。
【少年游】
第六句上一下四句法。
平入平平(韵),去上平,平去平去(叶)。平平平,去×去上(叶)。上平平平去,平平上去,上平平、平平上去(叶)。
【又一体】
去上平平,平平上上(韵),平去上平平(叶)。上平上平,平平去去(叶),去去上平平(叶)。
七、商 调
【绕池游】
俗谓【绕地游】,误。第四、五句可对。首句、第四句第三、四字用上去声为妙。第三句上一下六句法。
平平上去(韵),去入平平上(叶),去平平上平平上(叶)。平平去上(叶),○○○×平平去(叶),去平平、平×去平(叶)。
【凤凰阁】
末句末二字作去平佳。第三句又一体改作六字折腰句法。第三句第四、五字,末句第一、二字用上去声,末句第二、三字用去上声,为妙。末句末二字用去平声佳,亦可仄煞。
平平平去(韵),去去平平××(叶)。去平平上去平平(叶),×去入平平去(叶)。去平平去(叶),上去上、平平上平(叶)。
【风马儿】
与越调【风马儿】不同。此调别体多。首句笫六、七字用平上声,末句用“去平平去平平”六字,亦可。亦有在首句后增六字折腰一句者,不叶韵。
×上平平去上平(韵),平平去、去平平(叶)。去平平、平去平平去(叶),平平入入,平上去平平(叶)。
【高阳台】
与词调同,换头不用亦可,换头略。第七句上一下六句法。
×上平平,平平上上,平××去平平(韵)。平上平平,×平×上平平(叶)。×平去上平平上,去去××去平平(叶)。上平平,×上平平,去×平×(叶)。
【忆秦娥】
与词调同。一名【秦楼月】。首句第三字可不用韵。
平平去(韵),×平×去平平去(叶)。平平去(叶),×平×去,×平平去(叶)。
【前腔换头】
首句、第四句末字俱可用去声。
平平×去平平入(韵),平平×上平平去(叶)。平平去(叶),×平平入,○○平平平去(叶)。
【二郎神慢】
与词调同。此调亦有用入声韵者,如《拜月亭记》。曲中作上去声、去上声处俱妙,前腔同。
平平去(韵),去去上、平平平上(叶)。去去上、平平平去上(叶),平平上、平平平去(叶)。平去平平平上上(叶),去去入、平平入去(叶)。平平去,平平去去,上上平平平去(叶)。
【前腔换头】
第八句上一下四句法。
平上(韵),平平上上,上平平去(叶)。去上去、平平平去上(叶),平上去、平平平去(叶)。去入平平平上去(叶),去平去、平平上去(叶)。去平去平平,去入平平,平平平去(叶)。
【逍遥乐】
第二句末三字可用“去平平”。
×上平平上(韵),平上平平平平上(叶),平平×去上平平(叶)。平平上上,去上平平,×上平半(叶)。
八、越 调
【霜天晓角】
与词调同。应用两叠。
平平上去(韵),平去平平去(叶)。去上平平上上(叶),平平去,去平平(叶)。
【前腔换头】
首句二字应叶仄声。
上平(韵),平去平(叶),去罕平上上(叶)。去平平平上上(叶),平平去,上平平(叶)。
【金蕉叶】
首句必用叠语,第二、三三句必对。首句笫一、三字,第三句第六字用去声:第二句第六字、末句第六字用上声字,为妙。
去平去平(韵),上平平、平平上平(叶)。上平去、平平去平(叶),去平平、平平上上(叶)。
【杏花天】
平平×去平平上(韵),去平平、平平去平(叶)。×平上上平平去,×上入、平平去平(叶)。
【祝英台近】
与词调同。凡引子皆曰慢词,过曲皆曰近词。此曲应曰【祝英台慢】,因出自词调,原曰【祝英台近】,毋敢妄改。
入平平,平去上,平去上平上(韵)。×入平平,×上去平去(叶)。上平上去平平,平平平去,上平去、平平平去(叶)。
九、双 调
【捣练子】
第三句若用“仄仄平平仄仄平”,便成词调。
平入去,去平平(韵),入平入去入平去(叶)。去上平平平去上(叶),平平平上上平平(叶)。
【又一体】
第三句叶平韵。末句为六字句。
平入入,去平平(韵),平平平去去平平(叶)。入去平平平入去(叶),去入入去平平(叶)。
【真珠帘】
此系古调。第二句三字可作“上平平”。第二、四、六句末字不叶韵亦可,第五句作上一下四句法。第八句二字叠前句末二字。时调略变,不用叠句,第三句改为七字句作上三下四句法,末二句四字句前增一句三字句。
平平去上平入去(韵),去平上(叶),去入平平平上(叶)。平去去平平(叶),上去平平上(叶)。上去平平平上上(叶),去入去、平平平去(叶),平去(叶)。○平平平入,平平平上(叶)。
【花心动】
此系时调。按古本止有前六句,时调续后五句。第二句作上一下四句法。笫六句有作六字句者。第七句前四字用“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俱可。
×上平平(韵),去平平平去,去平平平(叶)。×上去平,平去平平,上平去、入平平上(叶)。入去平平平平上(叶),平平去、平平平上(叶)。上去平(叶),○平平平上,去入平平(叶)。
【谒金门】
与词调同。
平去去(韵),平去×平平去(叶)。平去平平平去上(叶),去平平入去(叶)。
【前腔换头】
上去平平入上(韵)。入入×平平去(叶)。×入平平平去去(叶),上平平上去(叶)。
【惜奴矫】
第四句不用韵亦可。第五句有作五字句者。
上上平平,去平×、平平去(韵),去平平、平平去上(叶)。去去平平(叶),上平平上(叶)。平去(叶),上去入、平平去去(叶)。
【宝鼎现】
此系古调。或谓【宝鼎儿】,误。第八句作上一下六句法。时调首句作四字句,第六句作八字句,末二句作五字、四字、四字三句。
上平平去上,平平平上,平平平去(韵)。平上去、平平平去,平去平、平平平去(叶)。去上。平平平上入(时),上入平平去去(卧)。去去去平平平去,平去平平平去(叶)。
【金珑璁】
此调第五句以下作前腔。
平平平去上(韵),○○×去平平(叶)。平入去,上平平(叶)。平平平上去(叶),×平×入平平(叶)。平去入,上平平(叶)。
【风入松】
沈谱题【风入松慢】。第二句作“入去上平平”五字句亦可。
平平去上去平平(韵),平上平平(叶)。去平平上平平去(叶),平平去、平平平去(叶)。×去去平×上,平平平去平平(叶)。
【夜行船】
第三句用韵亦可。
平入平平平去上(韵),平平去、去上平平(叶)。平上平平,平平平入(叶),×去土平平去(叶)。
【夜游湖】
或谓【夜游朝】,误。首句作上三下四句法,第二句后四字作“仄平仄平”,此即与【夜行船】区别处。坊本将第二句后四字改作“去上平平”,类同【夜行船】。非。作者不可不审,唱者不可不知。
平上平、平平去去(韵),○○平平去、去平上平(叶)。去入平平,平平入上,平。上上平平去(叶)。
【贺圣朝】
末句作上一下四句法。
上平平上平平(韵),平平平去平平(叶)。上。平平去去平平(叶),去平入平平(叶)。
【秋蕊香】
旧谱谓【秋蕊叶】,误。沈谱以衬字作正字,第二句作“平平入、去入平平”,末句作“入去上、平平去上”。
去上平平平去(韵),平平○去入平平(叶)。入上平平去平去(叶),入去○平平○上(叶)。
【梅花引】
与词调同,无换头。第五句末字改作平声,第七句三字改作平上去声,尤妙。
平平上入去平平(韵),去平平(叶),去平平(叶)。平上平平,平入去平去(叶)。去入平平平去上,去平去,上平。去入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