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辨逐爱而生的「松子」与 ESFP
前期我很容易把现实中类似《被讨厌的松子的一生》里的「松子」的人们,当作ESFP。 见过真正的ESFP後,「松子」是「松子」,ESFP是ESFP,不能混为一谈。
现实中的「松子」们渴望认可,渴望掌声,喜欢人们的视线聚焦在自己身上,缺乏边界感,漠视自我与他人权益的界线(奉献一切去求不被抛弃)和现实中的边界(校规/法律/合约/人与人之间的共识),犯错时总希望规则为自己网开一面。
原因是缺乏「父爱」让「松子」不敬畏和不尊重规则,缺乏「母爱」让「松子」渴望认可、偏爱和包容。
缺乏「父爱」,即是没有一个有稳定规则的养育者。一个有稳定规则的养育者,只要你违规,Ta必然看见并给予相应的给果。例如,说好了小学9:30 要睡觉,就会关灯,每天如此;考试要到努力加上达到8成分数以上(不一定 8 成,视乎孩子的吸收能力,好资质的孩子 9 成,中等就7成),没有努力并没有考到,铁定被骂,没有例外,没有网开一面。
缺乏「母爱」,不曾得到过心甘情愿的无条件的爱、包容和认可,从而透过外界规则/他人规则为自己破例,而感到被偏爱。为了别人的一句「你是最好的伴侣/人」,奉献全部。为了不被抛弃,工作环境/上司/朋友/伴侣/家人再坏,「松子」很难主动断舍离不好的人事物。同时,「松子」也会向身边的人提出过界的要求,别人为自己破例,证明自己是被偏爱。
这成为恶性循环,没有自我边界,向别人提出过界的要求,别人会推开「松子」。没有自我边界,渣渣向「松子」提出过界的要求,「松子」照单全收,别人越发不尊重不自爱的人。
未认识到真正的esfp 前,我把所有的「松子」都当成esfp,因为Ta 们喜欢表现自己,外向。认识到真正的esfp后,非常能够区分到「松子」和esfp。 esfp 的爱美、爱艺术表演,是发自内心享受化妆和表演的过程,非常自爱,不会追逐别人认同的目光,不会甩不掉渣渣的人事物,美和表演是目的。 「松子」要的是别人认同的目光,美和表演是手段,认可/不被抛弃才是目的。
我很好奇,世界上有没有后天靠自己改变了命运的「松子」,欢迎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告诉我。我很好奇,谷燕是如何同时给予谷爱凌父爱与母爱,印象中如果只有一个养育者,通常先扮演父爱,会更有效地教育。谷燕真的可以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