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做普通人,那是你不知道有多爽!普通人如何快乐?

我今天想讲的观点就是喜欢自己身上那些普通又独特的点,这或许是普通人的乐活之道。
不知道你觉得什么事情才值得自己为之骄傲和开心?
我会因为自己写了两本言情小说而骄傲,写的小说没什么人看,
加起来收藏没有1000人,
更别说靠他们赚到1毛钱了。
可我就是喜欢告诉别人,我写过小说,我喜欢这样的自己。
你会在闲暇时间弹钢琴,会吹二胡、骑马、做菜,
你当然也可以喜欢自己身上的这些点。
很多人可能没有办法这样思考,
因为大多数人受到的都是打压式教育、
功利性教育。
耳边总有一个声音回响,
有人比你优秀,
有人还压在你头上,
这些都是没用的。
别觉得自己有多牛,
你是好学生,
这些可能早就内化于心了。
即使现在没人提醒,
你也会在内心旁白里做那个打压自己的人,
不断告诉自己还不够快、
还不够高、
还不够坚强,
这不算什么。
可是身后如果就是奥运会,
你作为运动员也不可能永远在比赛状态。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用尽了力气也不可能挤进从劲的赛场。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到了接受自己没有关怀,
是个普通人的时候了。
很多人可能不喜欢普通人这个身份,
因为听着太没有特色了、
太平庸了、
太不厉害了。
我明明不努力也可以做个普通人,
要是做个普通人,
那我从前的万般努力算什么算笑话吗?
当然不算了,亲爱的,
你听我慢慢讲,
你当然可以努力去挑战,不断去突破,
永远做那个人群中的丹顶鹤。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你要明白,自己也是在发自内心的快乐的,而不是自我剥削。
明明自己已经想要吐了,
还告诉自己不能停下来,
你必须保持永远的高光,
永远高昂的头颅,
生怕自己的王冠会掉下来弄脏了。
你接受不了自己在从前的隧道中取得了成绩,
现在之后更多的赛道中并不能遥遥领先,甚至位居人下。
其实我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你释怀这种落差,
但是我想说一句话,
你可以不放过生活,
可是不能不放过自己。
你会这么做当然不是因为你愚不可及,
是因为我们这个社会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教会你去达到他的评价标准,
是更强势的规则定义者。
你如果不去跟着追逐,
去削尖了脑袋,
抢到社会规定的合格证,
就会遭到一定的排挤和打压,
随时而来生存的风险就会增大。
这样一看,
谁也不敢拿自己冒险对吧。
可是对一部分来说,
一生都太端着只崇拜社会光环是一种危险。
你拿自己的所有心力奔跑,
透支生命力达成一个社会标签,
却完全没有考虑标签之外的细节,
可那才是让你更饱满丰盈的东西。
你存在的意义仿佛就是拿到更多的title,
你是那个不停追逐金币的地铁跑酷工具人。
可是我们都知道,人终究不是无知无觉、麻木的工具,
你终究会思考自己做这些是为了什么。
而一旦会回过头去看,
发现自己其实只握着一些冰冷的标签,
却没有更多的意义感和温度,
你会作何感想?
倘若你知道自己并不真正喜欢这些,
只是因为社会生存需要,
因为他在大多数人那里看起来是闪闪发光,
可是这些却不能让你的内心充盈,
让你心里的湖波光粼粼。
那么在步入生活的下一阶段,
你仍然拼命追逐的这些东西只会摧毁你,
因为它更多是社会赋予的意义,
而没有你自己的意义,
你终究要活你自己。
我认为人在社会之外要找到自己定义的意义,
两者各占一定比例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生活。
因为你即使社会的人也是自己充满小细节的你。
社会框架确实是你的底色,这个谁也摆脱不了。
可是社会大框架之外的颜色也是你作画的颜料,
两者合一才是一幅落款为你名字的画卷。
成年之后,
你才是自己的第一负责人,
要学会做自己的总设计师,
在大骨架上雕上属于自己的画。
在我眼里,
普通人这个词没有什么不好的,
可能是因为我学社会学看多了普通人甚至弱势群体的故事,
我更关注个人的平凡趣事。
我喜欢会钓鱼的大爷,
会种花的阿姨、
能跟客人热情聊聊天的烧烤摊老板娘,
他们是普通人,
可是他们每一个都不一样,
他们有自己的特点,
并不是社会规定的。
阿姨不需要考证,
老板娘不需要颁奖,
他们自己就是裁判和领奖者。
我关注了一个博主,
专门在村里钓鱼的,
他既不是打着北大标签的高学历精英,
也不是什么颜值多高的美人,
但就是讨我喜欢、讨几百万人。
喜欢取悦自己、
肯定自己、
喜欢自己、
称赞自己,
到底需要多大的成本、
多重的奖项才可以。
如果你因为自己的社会定义不够就自卑,
就告诉自己什么都不配,
不管不顾的厌弃自己,
那么你又将错过对自己第二次的肯定。
生活不只有有社会,
也有个体自己当你错过了社会意义,
请别忘记构建自己的意义,
去喜欢那些普通又不普通的点你会做老鸭汤,会做排骨,
这也是一件有意义值得拿出来说的事情,为什么不呢?
这个社会上有几亿人不会做饭,
更不会做好吃的排骨,
这不就是有意思吗?
或许你还不知道,
豆瓣有个炸厨房小组,
他们不懈努力做出来的食物却仿佛边踢 做饭3年归来人是恐怖分子,
你或许会打压自己,
可是也有几亿人会做菜,
还做得比你好,
这有什么好讲的,
这有什么好开心的。
可是亲爱的,这个地球上他人太多了,
早就没有新鲜事了。
北大每年都有人考上,诺贝尔每次都有人拿奖,
可是干嘛呢你就是会做菜、
会写字,
是普通又不同,
你不会在自己的圈子里做菜。
遇见那都是王刚,
写字遇见的都是填印章这样的你为什么不喜欢?
再说了,
遇见又怎样比烂偶尔也是一种特色,
烂到极致简直比精到极致还特别这样的,
你还不觉得自己挺好的吧。
社会对个人已经够挑剔了,
恨不得你18般武艺。
公司只拿4700,
你还要怎样打压自己?
你要是真喜欢给自己挑刺儿,
这边建议你去应聘西厨鱼肉挑刺专员,发挥专长。
亲爱的,记得人活在世有两套系统,
社会与个人灵活运用,
社会意义那套行不通了,别死磕了,
去找自己的意。
反之也一样,
人要学会灵活,
学会取悦自己的生活,
如此一来,走得通、走得久、
走得有馒头快乐,
何尝不是一种独特人生,
毕竟别人无法1比1复刻。
我真的好爱我朋友身上这种普通与普通的点,
我超爱会织毛线包的闺蜜,
会画简笔画的另一个闺蜜,她们需要什么高大上的学历证明吗?
需要拿什么奖傍身才能让我喜欢吗?
也不太需要的,
我喜欢的是真实点滴荧光汇聚的她们。
完美的青春属于神明,
我们都是普通人,
这是我最近的一点感悟,
我认真讲讲,
你随便听听。
家人们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