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供养型关系,断了吧

2023-06-27 22:48 作者:真观之智  | 我要投稿

以我三十多年不长不短的人生经验来看,和朋友之间大抵有四种互动,一起玩、一起学、一起聊、一起走。一起走倒不是说非得一起共事,而是你愿意在你们一起在世的这短短几十年互相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时不时出现。不同缘分深浅的朋友可能都同时有这四种互动,但缘分深浅你多少都会有点自己的判断和推进。

通常来讲认识一个人都是因为他的某个优点、特点撞到了你的需求上,聊的来、玩的来或者值得学,但能不能一起走,是由前面三件事儿接触下来所呈现的为人处事决定。为人是他如何待你、待他人,处事是做事的发心、方法,通过这些我们能判断是不是一路人,来决定这个人是当朋友还是“朋友”。



中年人的友谊更贵重 

十几二十岁的人为了所谓合群、热闹、新奇或个性喜欢一群人一起吵吵闹闹,但也容易在这种吵吵闹闹的关系里潜移默化的改变了自己的思维、习性、价值标准。有人会因为所谓的社交需要染上恶习;有人会因为所谓的情谊、义气模糊道德;有人会为了融入,聊着自己分明看不上、看不懂、看不见的肤浅话题。但观察自己还有身边和自己类似的朋友发现内心越自足,越成熟,就越不愿意随便交友。年轻的时候交一个朋友的成本很低,一起玩玩游戏、打个球,聊点热门的话题,吃几次饭,喝个酒,一起挥洒一下释放不掉的青春和荷尔蒙,朋友就交的差不多了。而人到中年,选择和什么样的人相处的成本就变的很高,需要从工作、事业、家庭的焦头烂额中抽出时间来见、来聊、来陪的除了有所求的“朋友”,就一定得是因缘很深的朋友。



青年到中年,别管年轻的时再热闹非凡,能从玩伴、学友、倾诉对象成为朋友的人算下来并不多,因为光是能在各自修行这么多年还在同一个认知、价值观下对话的人本身就少之又少。心理成熟的中年朋友之间通常不再会为所谓的融入、面子、身份去硬聊自己可能并不感兴趣也不甚了解的豪车、名表、资产、秘闻,来凸显财力、实力,因为他们更清楚这些和对方观念认知不一致的自以为的彰显除了把关系推远,毫无价值。《论语》有云,“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道,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其实交什么样的朋友,大部分人从小最基础的教育我们心里都有数,只是因为自己所强加的身不由己、和自己的欲望驱使让自己一步步,把本源的良知观念逐渐轻贱,渐行渐远。


 长久的友谊是动态平衡 

如果说认知观念都还投缘,那通常淡了、远了的原因也就一个,你从一个平等的交流者、陪伴者变成了一个单方面的供养者。所谓供养关系并不止供养父母家庭场景里才有供养,你生活中的任何关系都处于一个动态的供养平衡之中。花时间、精力、金钱为了陪伴朋友是一种供养;倾听、安慰、鼓励、支持、开导给你情绪能量是一种供养;分享自己的资源、平台、关系愿意帮你成事儿也是一种供养;你希望他给你提供帮助撑场面、做背书是种供养。在融洽的平衡中,每种供养都应该是各取所需,达到一种双方能承受的平衡才能延续,在你们初见般的欣喜热情褪去之后这种关系若要长久,就需要你们双方来保持平衡、来经营。


友谊如瓶中水,当一方只知道从里面舀水,而双方都不给里面添水的时候,情分自然也就干了。假如一方只从里面舀水你却为了这个瓶子不空,还一直把自己的这点水往里倒,那无疑就是对自己的一种消耗。你说我提醒一下让对方也倒点水进来?没必要,此时你们的交互模型早已形成,而他能这么做原因也无外乎三个,要么自己不缺你这瓶水,要么认为自己身处关系高位理所当然;要么成长于众星捧月或极度匮乏的环境让他没什么共情能力只懂得如何索取,没学过怎么给予。一个互动模式形成要改变很难,改变一个成人的思考、行为模式更难,所以这种关系在你没能力处理时,劝你暂且放下,毕竟有这个心力不如多维护一些还在给你们的瓶子里添水的朋友们,或者更好的修炼自己。


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对于你愿意维护的那些你真正欣赏、喜爱的朋友,如果他不取用你们这瓶水,不用继续添,溢出来也只会让人轻贱,觉得你取之不尽。如果他一直在取用,却从不添水,即使你再欣赏、喜爱,也不能再添,因为人心不足,总有一天,你会再也添不够他要的水,直到无水可倒。



  自查 

想检查一下周围的关系可以看看下面几项,或者有没有类似的场景,超过五项你就需要检查检查自己是不是已经造就了一段供养关系:


1.滔滔不绝讲自己的观点、理念、真知灼见而不管对方的反应是否愿意听。

2.不清楚对方的价值偏好强烈的表达自己对他人、社会现象的评价判断。

3.理所当然的长期让对方买单,让对方为自己提供便利。

4.自认为身处关系高位,就对对方的情绪和诉求毫不在乎认为都得让自己满意。

5.无意识的抬高自己的能力、实力、但是当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却从不会出现。

6.认为都是朋友,而索取你的知识、专业、资源、技能,而从不回报。

7.当一方提出自己诉求、建议的时候没有沟通被强行曲解、用情绪回应事情。

8.永远要求朋友只支持自己,不论对错、合乎情理与否。

9.不评估对方处境、现状、能否办到只提自己诉求,强人所难。

10.为了打压用语言、行为贬损你的兴趣、喜好、热情,长期传递否定。

11.只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来帮你分析判断你的处境、问题。

12.有意无意贬损你身边的其他关系。

13.喜怒无常,情绪激烈,遇事很难跳脱情绪客观沟通。



人非圣贤,有几个能真出淤泥而不染,修为不够,你又有几两真心能割肉喂鹰。存善念、结善缘,是创造你行善事的条件,才有可能得善果。而在这种供养关系中消耗自己能量、福报,必然增加你造恶业的几率。如果你暂时没能力应对这种关系,还是默默远离,若有机缘再续不迟。


持续结缘


供养型关系,断了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