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与我们的存在(施一公 2015年未来论坛创立大会上的演讲稿)

整理了2015年施一公教授在北京“未来论坛”创立大会的演讲文稿,删除了一些口语化的过渡语句以达行文流畅。
施一公,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任职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生命科学与医学院研究院院长,现(2023年)为西湖大学校长。

非常感谢组织者给我这个机会,我打头炮,下面有我的朋友饶毅和晓东分别讲述生命科学——也是最精彩的科学。我接到方方先生的邀请的时候,毫不犹豫接受了邀请。
未来论坛,“未来”这两个字对我来说非常passionate(富有激情的),非常exciting(令人兴奋的)。我小时候读所有关于未来预测的科普文章,觉得很激动人心,所以我想在我接下来的十分钟里面,我所能做的就是以我的眼光告诉大家,我对未来如何思考?我觉得这样一个“未来论坛”应该是集中在对未来的思考上:人类未来会面临什么?我们会遇到什么麻烦?什么困难?什么trouble(困难)?我们怎么样对付?我作为一个科学家,在从事了20年的科学研究以后,可能有一些更深层次一点的思考,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还是准备了一个幻灯片。
大家看几个数字:宇宙的年龄到现在为止已经138亿年,但你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宇宙半径是465亿光年,也就是说,宇宙的形成(如果真的来自Big Bang theory(大爆炸理论)的话),那么空间expansion(膨胀)的速度远远大于光在138亿年中可以travel(旅行)距离的两倍,这一点是不可思议的。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有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可以来解释。
在这138亿年的宇宙长河中,太阳系只存在了46亿年,大概是1/3的时间,其中地球上的生命大约是35亿年(如果我们从最简单的生命开始算起)。在35亿年里边,恐龙居然统治地球长达将近2亿年;我们人类,如果从看着像人、长得像人、直立行走,不过区区四、五十万年,而这里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只有5000年。
如果把宇宙史缩略为一个月的话,那么太阳系存在了十天,恐龙居然统治地球长达八个小时,人类看着像人、长得像人,只有一分钟,人类文明一秒钟。这一秒钟,人类已经给这个世界造成了不可思议的变化。
我们不用举600多年之前郑和下西洋的例子了,这在当时很了不起。
这个例子,1977年美国发射了Voyage I(旅行者1号)和Voyage II (旅行者2号)2颗宇宙深空探测卫星,在经历了三十几年飞行之后,travel了将近130个天文单位(将近210亿公里),已经到达了太阳系的边缘。你能想象吗?现在Voyage I每次给地球发来电磁信号,以光速传播到地球,需要18.5个小时,也就是说它已经又travel了很远、很远了。我们再过十年,不会再接触到Voyage I的信号,因为Voyage I会死掉,它的电池会死掉,但带着人类的文明,以各种形式记载的人类文明,会在2万年之后到达远处的第一颗行星。你们看没看过《Interstellar星际穿越》吗?我们的Voyage I正在实现星际穿越,可惜它没有找到虫洞wormhole。

这是2010年欧洲空间组织公布的宇宙的第一张全景图。这张全景图的中间有一条白线,从左到右,从左边起1/3处有一个白点儿,那就是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你知道宇宙有多浩渺吗?宇宙中有2000亿个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每一个银河系中大约有2000亿个像我们太阳系一样大的星系,在太阳系里面,地球其实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占的质量不到0.05%。在这样一个星球上,我们试图理解这个宇宙,我们试图谈论未来,我们试图理解我们周围看到的是什么、讲我们的IT和生命科学。

这是太阳,用一种特殊的外照相机拍下来的太阳,你看到的蓝绿色高达100万摄氏度。你想一想,为什么可有几千万度的高温,却又有绝对零度(-273.15度)?我觉得这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

彗星,我们在去年(2014年)第一次登上彗星,人类很了不起。(当然我们不是人类亲自上去,是我们的机器人上去,是我们的彗星探测器上去。)

这是从宇宙深空给北冰洋上空照相,如果你地理学的好,你能找到美国和俄罗斯。

这幅图像很美好,我觉得这是最美妙的一幅艺术图案,是阿波罗八号飞船在掠过远地点的时候,从月亮的另一侧给地球照相。你看到地球冉冉升起在一片白色的月球表面,这幅照片有一个很著名的英文名字叫Earth Raise地出,不叫月出,也不叫日出。
其实来自细胞和蛋白的美也非常美好。

大家看到的这个夏威夷海滩,你能想象吗,这完全是用各种颜色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传染了大肠杆菌之后,用细菌(大肠杆菌)画出来的一幅图像。我们可以标记细胞,写出钱永健钱实验室(Tsien LAB)。(当然了,我们的钱永健先生很开心,在几年之前这个GFP的应用获得诺贝尔。)我们可以用GFP来标记果蝇、研究药物代谢,而像我这样的结构生物学家还可以解出结构来。

这是绿色荧光蛋白的空间三维结构。我对绿色荧光蛋白情有独钟,(可能你们在座的不知道,)因为它发光的这个基团来自于三个氨基酸的缩写正好是施一公SYG——Serine(丝氨酸)、Tyrosine(酪氨酸)、Glycine(甘氨酸)。在高度舒适的情况下,这三个氨基酸化学反应,产生了人类已知的第一个非外源性的有机发光基团。我来预测一下,我觉得在地球上存在不少于100万种这样的有机发光基团,而我们只知道其中的不到十个。
我们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发掘不出来。为啥发掘不出来?很难发掘出来?(你不需要去听饶毅的脑科学,也不用去听IT,我们永远赶不上。)因为我们在已知世界里,用已知的手段去探索未知,而我们所谓的未知,都是已知世界里还没有看到的东西。在我们的已知世界之外,有很多东西我们不知道。(我在最后一个幻灯片里面会告诉大家。)
你可以用绿色荧光蛋白来画出人类进化树,可以做一些random arts(随机艺术),你可以给爱因斯坦来照相,不是画像。(我不解释细节了。)


你也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原子、电子之外是什么?(你自己想一想。我一会儿还会讲到时间的尺度。)

这样一个漫漫黄沙的照片,你可能觉得是撒哈拉大沙漠,实际上从左到右不过区区一毫米,这是高度纯化的蛋白质遇到沉淀剂以后沉淀出来的你看到的黄沙。(当然我们需要在显微镜下看这样一个照片。)

这是溶菌酶在40毫克每毫升,在PH4.6条件下快速结晶的情况。我们每两分钟照一副图像,每秒钟放出来,你们看到一些晶体快速长大,这样的晶体具有强大的衍射X射线的功能。(我等会回过头来谈)X射线,它只不过是一种光而已,只不过像可见光一样的电磁波而已,和我们的眼睛能感受到的东西是一类东西。

我们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蛋白的晶体形式存在,没有一张照片是Photoshop里创造出来的,全是自然的照片。你不觉得中间这张照片特别像纽约的empire state building(帝国大厦),而且生长于废墟之上。


我的学生管这幅像叫凤凰涅槃,像吗?这张照片叫玉兔呈祥。
我们把六棱柱的晶体放在X射线的中央,不断的改变晶体的位置,会演示出一幅一幅漂亮的衍射图案;我们通过计算机分析可以得到大家前面看到的电子云密度图,也就是我们看到空间每一个原子周围,它的电子云如何分布,以此我们可以各搭建模型,一个漂亮的分子模型就是这样产生的。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结构生物学。
(我可能讲的太具体了,我来收一收吧。)

这是我们人类第一次看到我们所有遗传物质的根本——一个基本单元叫Nucleosome核小体。在座的每一位,你的基本遗传单元都是146个碱基对,包裹八个主蛋白所形成的这样一个核小体。

这是我自己的实验室(在回到清华以后第一次看到),一个凋亡小体,一个细胞在凋亡之前形成的一个结构。(当然了,我想这里边就不做科普了。)我也不讲我们人类如何改变世界,通过一些药物的发现让人的寿命得到延长;我也没有时间去讲干细胞。
(因为我时间已经到了,所以,我想最后两张幻灯片我给你发挥一下。我多用两分钟时间讲一讲)
我们人类为什么很难、甚至是不可能了解已知世界之外的一些东西?是因为我们现在做的手段问题。我告诉大家,我们现在了解的世界不是客观的。大家一定觉得说施一公怎么在台上胡说八道,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是这样。
我首先给你说几个大家已经知道的现事实。
第一条,你能用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能感受到的能量存在形式,加在一起,只不过是我们这个宇宙空间4%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96%,你既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但它是客观存在。在96%里边绝大部分是能量存在形式(暗能量),但是有23%是叫暗物质dark matter。你知道吗?我给你一个事实:当我在这儿演讲的时候,你坐在下面听,大量的、成吨重的暗物质在你的身体,穿身而过。(你没有听错,你觉得我在瞎说吗?我告诉你是事实。)这和我们的物理原理是违背的,因为物理说两个物质不能在同一个空间存在,成吨重的暗物质怎么可能穿过你的脑袋、身体,穿身而过?原因非常简单,暗物质和我们人体没有强相互作用,没有电磁力,它只有弱相互作用(还是预测的),它只有万有引力。如果说没有电磁力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所有的感知。我们对世界所有的感知,从现在到未来,都离不开电磁力,包括你看到我是电磁相互作用。
我们的所谓的五种感官,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我告诉你从生物角度是什么东西。
嗅觉凭的是olfactory receptor(嗅觉受体),不过区区400种,functional olfactory receptor(有功能性的嗅觉受体)很简单,400种蛋白。触觉很简单,100多种ionic channel(离子通道)和GPCR(G蛋白偶联受体)。味觉更是如此,离子通道蛋白和受体不过是几十种。这三种感官加在一起,区区600种蛋白就take care(照顾、搞定)了。听觉需要声波,也就是需要空气,需要有气体的地方,而宇宙的平均密度是每四立方米一个氢原子,宇宙中的存在形式你是听不到的。我们只是在地球上可以有声波,靠中耳的一个小型的结构,你可以听到声音。听觉对我们感知世界其实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感知世界靠的是什么呢?最主要的靠的是视觉,叫眼见为实。什么叫视觉呢?视觉很简单,是视网膜细胞对电磁波的感受,而且很窄的一个波段。多窄?390纳米到700纳米,窄的不能再窄了。你意识到了吗?X射线也是电磁波,这个波段太短,人类看不到。
我challenge(怀疑、挑战)一下,有没有这样的being(存在形式),不叫biological being(生物存在形式),就叫being,可以看到电磁波?当然有,我们无法理解,但我相信一定有,是我的预测,也是我的预言。你无法看到,因为我们太渺小。
我们在biological being(生物存在形式)之间,也能找到一些远高于人类(视觉能力)的东西,比如说蜜蜂。蜜蜂可以看到近紫外,可以看到远紫外,看到紫外。你以为蜜蜂采蜜是看到鲜花?它看不到鲜花,它是看到了紫外,看到花蕊的紫外。你别小看金鱼,金鱼可以看到远红外,可以看到近紫外。其实这些生物,它的感知世界和我们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你敢保证两个人之间对红色的感觉是一样的吗?我认为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看到的完全是主观世界,没有所谓的客观世界,It doesn't exist(不存在客观世界),OK?
我们凭借这么简单的、加在一起不超过1000种蛋白的一个生物体去感知世界,你告诉我哪来的客观世界?我觉得我们challenge(挑战)的未来就是如何用很有限的、已知手段内的一些方法,去感知、去探索已知世界之外的东西。我们如何去做?我觉得是我们的challenge。
这是我们人类五种感官的限制。
最后一分钟,我说一说,时空定义的限制和信息的限制。
我今天在这儿演讲,你认为我演讲完了以后信息消失了吗?没有。因为很简单,如果在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我走路的话,如果你超光速追踪,如果你看过Interstellar(《星际穿越》)的话,你一定可以看到我十年之前的演讲,一定可以看到。加了个屋顶,这个时代的存在形式,一定不会消失。You are guaranteed this is true(我向你保证这是真的)。但怎么存在形式?这种存在形式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觉得我们需要去探讨。这是未来,That is the future of physics(这是物理学的未来)。
包括时空,我们有时间吗?你说有?对不起,我觉得一定是没有的。(我的最后一个幻灯片,你看是一个warm hole(虫洞)的一张照片。)

其实没有时间概念。宇宙中从来不存在时间,时间就是运动。从Big Bang(宇宙大爆炸)开始,我们定义(当然我们在地球上)一年,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叫一年。它是运动,它不是时间。一天,是地球自转。一天24小时,我们管它叫时间。
地球上本来没有时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我们现在想象的虚无缥缈的纬度,不是这样的。时间是一个 dimension (维度),是一个运动的dimension,是一个空间的dimension。时间就是空间。我觉得爱因斯坦在100年之前就已经理解得很精深了,只可惜现在我还是在试图理解爱因斯坦怎么想的。
My final words is: the future is very exciting. It takes all the excitement and all the passion to explore the future。I wish the future for a great success. Thank you. (我最后的话是:未来令人兴奋不已!让我们用所有的兴奋、所有的热情去开拓未来。祝愿我们有一个伟大成功的未来。)
网上视频参考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R4y1x7Ss/?vd_source=1292950214bf45a53a077367d14b5f9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