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顺理想国】色拉叙马修斯VS苏格拉底
论正义:其二
——色拉叙马霍斯(L);苏格拉底(S)
L: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1】
这是色拉叙马霍斯对正义的定义。那么何谓强者?苏格拉底提出了疑问。
S:运动健将比我们健壮,吃牛肉有利于他的性格,那么这种食物对我们这些比他弱的人也是有益的,因此也是正义的吗?------【2】
如果色拉叙马霍斯所说的强者包括运动健将的话,那么根据他的定义,牛肉就是运动健将的利益。相对地,普通人吃牛肉就是侵犯了强者的利益,就是不正义的。这显然是错误的。色拉叙马霍斯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对【1】进行了补充。
L:任何城邦的掌权者都是统治者,每个统治者都按照自己的利益制定法律。每个统治者都宣布,正义和道德就是对统治者自己有利;而每个统治者将那些违背他们利益的人当作罪犯和犯错者加以惩罚----------------------------------------------------------【3】
色拉叙马霍斯补充道,“强者”即“城邦的统治者”。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即统治者的利益。因而,被统治者应该无条件服从统治者。很显然,城邦的统治者也会犯错,这时候也需要无条件服从吗?苏格拉底提出了质疑。
S:你同样主张服从统治者是正确的?----------------------【4】
L:是的,我是这样想的----------------------------------【5】
S、L(苏格拉底提出,色拉叙马霍斯同意的观点):每个城邦的统治者都会犯错,他们立法时,有时候会做得不对,当立法有问题时,法律会对他们不利-----------------------------------------【6】
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反驳说:“你不应该让人无条件服从。”而是用他高明的引导式提问技巧,顺着对方的观点进行反驳:“错误的立法会损害统治者的利益。”这显然与色拉叙马霍斯在【3】中提出的“统治者用法律维护自己利益”相违背。同时也与他提出的正义的定义相违背。
S:你也说他们的臣民必须遵守所立的任何法律。那么你的论证思路中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观点,为了强者的利益做事,并不比反其道而行之,即损害他们的利益更为正当---------------------------【7】
既然色拉叙马霍斯认为,正义即统治者的利益,而错误的法律会损害统治者利益,那么为了正义,这种情况下,应当不服从统治者错误的法律。因而【5】的观点是错误的。
L:接下来有一段比较混乱的争吵。色拉叙马霍斯与苏格拉底的对话中有许多大段大段地表达一层含义的语言。本文都会进行提炼概括。总之色拉叙马霍斯对其定义进行了第二次修补,即“统治者”被称为“统治者”,已经说明这个人在运用权力方面不会犯错误。即他的“严格意义下的统治者”包含了其不会犯错的含义。同样地,医生在医术方面,船长在管理水手方面也不会犯错。只要其被称为医生和船长。对此,苏格拉底不与反驳,而是顺着这层意思继续提问-------------【8】
S:接着又是一大段对话,总结起来,苏格拉底的意思是:既然医术、马术、统治者在其专业领域内是完美无缺的,那么他们便不用考虑自身利益。在完美无缺的基础上,医生考虑的是病人的利益,马术考虑的是马的利益。那么统治者当然考虑的也是臣民的利益。这样,正义的定义便被完全颠倒了。“强者的利益”:强者即统治者,利益即臣民的利益------------------------------------------------【9】
L:色拉叙马霍斯也说了几大段话,总结起来为:苏格拉底将正义理解为考虑他人利益,而不考虑自身利益。而现实是,不正义的人往往获利更多,正义的人却往往一无所获---------------------【10】
S:色拉叙马霍斯已经自相矛盾了。既然已经承认,强者是不会犯错的,是完美无缺,因而不用考虑自身利益的。那么为什么这里又说强者会一心为自己谋取利益呢?----------------------------【11】
S:色拉叙马霍斯对强者的定义已经偏离了他原本的定义,虽然原本的定义,即强者在相关领域内不会犯错,本身就是错误的,因此即使偏离,也更接近事实。那么苏格拉底就获利这件事而言,给出自己的解释。即“每个人掌握自己专业分工的技艺外,都共同掌握着赚钱的技艺。专业分工的技艺为其他对象谋利,并在此过程中,利用赚钱的技艺为自己谋利。”-------------------------------------【12】
S:苏格拉底此时已经占据上风,因此“夹带私货”,给出自己关于正义的人和统治者的另一个观点。苏格拉底认为,正义的人不屑于当统治者。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权力带来的金钱和名誉。只有为了防止比自己不正义的人统治自己,才被迫接受权力--------------------【13】
对于“正义是强者的利益”这一观点,二人暂时讨论到这里,开始讨论起其他问题。
L:不正义是善,即仁慈善良、机警聪明等。正义则是它的反面,是受过教育的傻瓜-------------------------------------------【14】
L、S:一个正义的人不打算或希望自身处在另一个正义之人优越的位置上,而只是想比一个不正义的人优越。而一个不正义的人,无论对方是谁,都想使自己处在比对方更优越的位置之上------------【15】
色拉叙马霍斯之所以会接受这个观点,是因为他说过,不正义的人会处处为自己谋利,而处于比对方更优越的地位上,符合这一特性。而正义之人,那群“受过教育的傻瓜”,则不懂这些,不会想着处于同类的上面,只要比自己的对立面,即不正义的人优越就好。
L、S:在音乐领域,懂音乐的人比不懂音乐的人聪明。在医术领域,懂医术的人比不懂医术的人聪明。而音乐家在调音时,不是为了超过另一个音乐家,而是想胜过不懂音乐的人。医生在饮食方面也不是想超过另一个医生,而是想胜过不懂医术的人------------------【16】
这里可以结合色拉叙马霍斯关于“强者”的定义,即音乐家和医生在相关领域是完美无缺的,那么也没办法超过另一个音乐家和医生。
结合【15】和【16】,聪明的人的想法更接近正义的人的想法,因而正义的人才是聪明善良的,不正义的人才是无知与邪恶的----【17】
苏格拉底这里的类比显然不够严谨,然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苏格拉底反驳别人时,基本使用的都是别人的想法,苏格拉底指出别人思想里的矛盾之处,从而反驳别人,无疑比将自己对立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更有说服力。关于正义、不正义与善恶的关系,二人暂时讨论到这里。有了“正义的人才是聪明善良的,不正义的人才是无知与邪恶的”这一观点,苏格拉底乘胜追击,将其他两个遗留争议迎刃而解了。
L:不正义的人比正义的人更加强有力-----------------------【18】
根据【17】的结论,这一说法显然是错的。但是苏格拉底不用这么抽象的方法证明,而是用了更加具体的方法。
L、S:一个不正义的城邦会入侵另一个城邦----------------【19】
S:一个更强大的城邦需要正义维持强大---------------------【20】
依旧是基于【17】的结论。正义是聪明善良,比起不正义的无知邪恶,显然只有正义才能维持强大。至于后面的内容,类似的,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只有依靠正义才能保持强大和谐。
L:正义之人的生活没有不义之人的生活幸福美好-----------【21】
L、S:眼睛、耳朵、修枝刀、心智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即他们独有的品质。只有这些品质不被损害,人们才能更好地生活,而显然只有聪明善良的正义之人才能确保品质不被损害,因而才能更好生活--【22】